评标室里烟雾缭绕,争论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争论的焦点,除了瑞科国际和新锐科创,现在又多了一家——“惠民建设”。
这家公司名不见经传,资质业绩平平,在十几家入围公司里毫不起眼。
但它的商务标报价一出来,所有人都愣住了。
“八亿七千万?”主持评审的专家组组长,来自省建筑设计院的老专家推了推眼镜,以为自己看错了,“同样的工程量和技术标准,国健报了十二亿五,瑞科报了十四亿二,康华报了十一亿三。惠民这个报价……连成本都不够吧?”
另一个来自医科大学的专家皱着眉头翻看惠民的建设方案:“方案写得倒是挺全,但都是泛泛而谈,关键技术和工艺细节语焉不详。这个报价,要么是恶意低价抢标,要么就是根本没打算按标准做,准备后期拼命增项或者偷工减料。”
“话不能这么说。”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来自某咨询公司的专家开口了,他姓吴,是之前就比较倾向新锐科创的两位专家之一,“招标文件明确说了,最低价不是中标唯一依据,但也不能排斥合理低价。惠民建设这个报价,确实低于市场常规水平,但我们也要看到企业可能通过优化管理、技术创新实现的成本节约。不能一味怀疑企业的诚意嘛。”
支持康华的那位老专家立刻反驳:“老吴,你也是老评审了。这种低于成本价百分之三十的报价,能叫合理低价?这叫自杀式报价!他们拿什么优化管理?用什么技术创新?方案里根本看不出来!这就是典型的低价中标、后期扯皮的套路!这种公司要是中标,项目绝对烂尾!”
吴专家扶了扶眼镜,语气有些不悦:“李老,我们评审要客观,不能凭经验臆测。既然招标文件没有明确规定报价下限,我们就应该按照现有评分体系来打分。惠民建设的报价分肯定是最高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报价分高有什么用?”李老气得敲桌子,“到时候干一半干不下去了,或者质量一塌糊涂,损失的还是国家!我们这是建公共卫生体系,是救命用的,不是菜市场买菜,谁便宜给谁!”
“程序正义也很重要!”吴专家声音也提高了,“如果我们因为怀疑就否定一个最低价,那还要招标程序干什么?直接指定算了!”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其他几位专家也分成了两派,有的支持严格审核低价风险,有的则认为应按既定规则打分。
林杰坐在监督席上,一直沉默地听着。
他知道,这个“惠民建设”的出现,绝不是偶然。
它就像一条鲶鱼,被故意扔进来搅浑水的。
要么是某些人用来打压其他竞争对手的工具,要么就是背后有恃无恐,笃定自己中标后能有办法把价格做上去。
他看了一眼那位吴专家,此人言辞凿凿强调程序,但眼神闪烁,似乎有些底气不足。
韩志军提醒过的“省里某个常委的线”,会不会就应在此人身上?
“各位专家,”林杰终于开口,声音不大,但让激烈的争论暂时平息下来,“大家的意见都有道理。既要尊重招标规则,也要防范潜在风险。对于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报价,且可能低于其个别成本的,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评标委员会应当要求该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他看向代理机构负责人:“请立刻通知惠民建设,限他们两小时内,提交其报价的成本构成详细分析、拟采用的主要材料设备品牌型号及采购渠道证明、以及能够支撑此报价的管理优化和技术创新具体说明。如果无法提供合理解释和证明材料,其投标将被视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按无效标处理。”
吴专家立刻说:“林主任,这是不是太苛刻了?两个小时,他们可能准备不及……”
林杰打断他:“吴专家,如果连成本构成都说不清楚,他们凭什么敢报这个价?我们是评审,不是猜谜。必须要有依据。”
命令下达,评标室暂时安静下来。
不到两小时,惠民建设的“说明材料”送来了。
薄薄几页纸,成本分析粗陋不堪,很多关键项直接写着“市场询价”或“内部核定”,拿不出任何采购合同或询价单证明。
所谓的“技术创新”更是空洞的口号,没有任何实质内容。
专家组再次开会。
李老拿着那几张纸,气得手抖:“这叫什么说明?这分明是敷衍!是挑衅!”
吴专家脸色也不太好看,但还是硬着头皮说:“虽然……虽然简单了点,但至少他们做出了回应。我们是否可以考虑……”
“不用考虑了。”林杰直接拿起那份说明材料,对专家组说,“事实很清楚,惠民建设无法为其超低报价提供合理证明和支撑材料。根据规定,建议认定其投标为无效标。请各位专家表决。”
最终表决,七位专家,五位同意认定为无效标,两位弃权。
惠民建设出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