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的脚步愈发逼近,气温跌破了零下三十五度,帐篷内壁的冰层越结越厚。
即便凑近火盆,也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从脚底往上窜。
帐篷里的火盆早已不敢彻夜燃烧,只有每天早晚各点燃两小时取暖。
人们裹着层层厚薄衣物,依旧冻得瑟瑟发抖。
公共物资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除了所剩无几的压缩饼干。
仅剩的五袋大米成了众人最后的生存希望,被锁在公共帐篷的铁皮柜里。
每天定量熬成稀粥,勉强维持生命。
不安的情绪像瘟疫般在安置点蔓延开来。
这天清晨,李哥在整理柴火堆时。
发现原本码得整整齐齐的木柴少了大半捆。
地面上还留着一小段拖拽的痕迹,一直到一个角落的小帐篷。
“谁偷的站出来!”李哥怒声喝道。
目光扫过围观的人群。
“现在物资这么紧张,偷拿集体的东西,就是断大家的活路!”
这话瞬间惊醒了刚起身的人们。
原本就沉寂的安置点立刻被焦虑的议论声填满。
“肯定是赵三干的!除了他谁还敢这么明目张胆!”有人立刻指向赵三的帐篷。
上次分配物资时他就公然叫嚣要抛弃老人,平日里也总爱占小便宜。
赵三闻讯冲了出来,梗着脖子反驳:“别血口喷人!我没偷柴火!”
“你们是不是看我不顺眼,故意栽赃嫁祸?”
他眼珠一转,反而倒打一耙。
“说不定是有人偷了物资嫁祸给我,比如……藏着掖着搞小动作的人!”
有人说道:“那拖曳的痕迹就是到你的帐篷。明摆着。”
赵三却丝毫不以为然,梗着脖子反驳:“我偷东西怎么了?”
“你们藏着掖着搞小动作,指不定私藏了多少好东西!”
“我要是不拿点,迟早得饿死在这儿!”
他的话像一颗火星,点燃了人群中积压的不满。
有人小声附和:“就是,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把好东西都分了自己人?”
徐建国脸色铁青,上前一步揪住赵三的衣领。
“之前就警告过你,破坏集体规矩就按规矩办!”
所谓的规矩,就是将破坏者驱逐出安置点。
可赵三死死抱住旁边的柱子,撒泼打滚。
“我不走!出去就是死!”
“况且你们谁没藏点私!”
就在这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群顿时炸开锅。
徐明的妈妈林秀兰突然惊呼一声:“不好!大米也少了一袋!”
众人齐刷刷看向公共帐篷角落的铁皮柜。
林秀兰正颤抖着拉开柜门。
里面原本码放整齐的五袋大米,如今只剩四袋孤零零地躺着。
“这袋米够大家熬五天稀粥,谁这么狠心!”张婶急得眼圈发红。
下意识地看向赵三:“赵三,是不是你干的?”
“不是我!”赵三急得跳脚。
“我偷柴火我承认,但是大米不是我偷的!”
“再说大米那么重,我偷了藏哪儿?肯定是别人干的!”
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赵三的帐篷狭小,确实藏不下一整袋大米。
人群的怀疑目光又开始涣散。
“会不会是邻镇的人偷偷进来了?”有人猜测。
“不可能!守夜的人没发现异常,肯定是咱们自己人干的!”另一人反驳。
赵三这时又跳着脚在人群中煽风点火。
“我就说有人藏私吧!现在好了,连大米都敢偷!”
“再这样下去,大家都得饿死!”
他的话引发了更多人的附和,人群渐渐变得躁动。
徐建国深吸一口气:“所有人待在原地,李哥、徐明,跟我逐个帐篷搜查!”
林秀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她悄悄拉了拉徐建国的衣袖,示意他到帐篷角落说话。
“别搜了。”她压低声音,眼眶泛红。
“是赵婶偷的,她孙女病得厉害,她也是走投无路了。”
徐建国愣住了,随即眉头紧锁。
“走投无路也不能偷公共物资!这是几十号人的命!”
“我知道,可揭发她又能怎么样?”林秀兰的声音带着哽咽。
“把她赶走?她和她孙女出去就是死。”
“或者把米抢回来,她孙女可能撑不了几天了。”
她顿了顿,又说。
“这事我没亲眼看见,只是猜测,要是真搜出来,赵婶就彻底没活路了。”
“不如……就当是被老鼠叼走了,我们把剩下的米保管好,以后多派人盯着就是。”
徐建国沉默了。
他看着人群中焦急万分的赵婶,又想起那个病弱的孩子。
最终重重叹了口气。
他转身对众人说:“可能是我记错了数量,之前清点时或许就少了一袋。”
“大家别再猜忌了,剩下的物资我会亲自保管,每天公开清点,绝不会再出问题。”
人群中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但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
赵三得意地笑了笑。
可经此一事,人心彻底散了。
接下来的几天,偷拿物资的事情屡禁不止。
有人偷粮食,有人偷柴火。
甚至有人把公共的棉手套藏进自己的帐篷。
人们之间互相提防。
原本用来交流的帐篷角落变得冷清。
取而代之的是私下的抱怨和猜忌。
寒夜再次降临,安置点的灯火比以往更加昏暗。
徐明守在火盆边。
听着帐篷外呼啸的寒风。
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不知名的嘶吼。
心里清楚,黑暗正在一点点吞噬这个小小的安置点。
而他们,或许很快就要被迫做出更残酷的选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