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器彻底沉寂时,时间已到晌午,窗外的天已经大亮,沙漠的晨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徐明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才惊觉自己从崩塌的古墓出来后,竟一刻没歇地扛到了现在。
浑身的尘土混着汗味,后背还残留着古墓里的阴冷,眼皮重得像灌了铅。
他转身看向生活区,傻鹿已经蜷在角落睡着了,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灰影趴在舱门旁,耳朵却竖着,依旧保持着警戒,见他看来,只是低低叫了一声。
徐明笑了笑,从储物格翻出干净的速干衣换上,又给傻鹿添了水和压缩饼干,给灰影添了水跟鹿肉干,自己则煮了碗热乎的脱水蔬菜汤,就着饼干草草填了肚子。
随后,他检查了一遍安全舱的能源,太阳能板正对着晨光蓄电,仪表盘显示电量充足,才放心躺在卧铺上。疲惫瞬间席卷而来,不知不觉就沉沉睡去。
这一觉睡得格外沉,直到傍晚时分才醒。窗外的太阳已经西斜,沙漠被染成暖橙色,风也小了许多。
徐明伸了个懒腰,精神好了大半,起身检查了通讯设备和应急物资,又给傻鹿准备好车前的牵引绳,接下来赶路,还得靠它拉车辅助发电。
灰影也醒了,前者凑过来蹭他的手心,然后绕着安全舱跑了一圈,确认外围无异常后才回来。徐明拍了拍方向盘:“明天一早,咱们去外围等他们。”
与此同时,第15批科考队正在连夜赶路。
下半夜的沙漠褪去了白日的燥热,只剩刺骨的寒风卷着细沙,拍打着第15批科考队的车队。
16辆车的车灯在黑暗中连成一条笔直的光带,像巨龙的脊背划破戈壁的沉寂,引擎的轰鸣在空旷的无人区里回荡,远远便能听见。
指挥车的驾驶舱内,精锐驾驶员专注地操控着方向盘,目光紧锁前方路况;陆沉坐在副驾位上,手里握着战术平板,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实时核对路线与队伍状态,副指挥则坐在后座,捧着笔记本随时待命。
突然,车载通讯器里传来一阵刺耳的“滋滋”声,打破了舱内的沉默,信号断断续续,却能清晰辨认出是李哲的声音。
“陆沉……滋滋……第15批科考队收到请回应!”
陆沉立刻按下应答键,声音沉稳:“收到,李队,正在赶往楼兰外围,一切正常。”
“有紧急情况……”李哲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时强时弱,“我们刚和……第12批科考队……建立短暂联系!”
驾驶舱里的几人瞬间精神一振,副指挥立刻掏出笔,笔尖悬在笔记本上。
“第12批科考队员还活着!”李哲的声音透着难掩的激动,“他们一共是三……滋滋——” 关键的数字突然被杂音吞没,只剩下尖锐的电流声,持续了足足三秒才恢复。
“队长徐明,……少有的能进入罗布泊深处……呆了一年,……活到现在的队伍!你们汇合后……强强联合,务必保障他们安全,一起进行接下来的行动!”
“三什么?李队,人数没听清!”陆沉急忙追问。
“滋滋——信号不稳……重复,第12批需特别对待……滋滋——” 通讯器里的声音越来越弱,最后彻底陷入沉寂,只留下“沙沙”的杂音。
陆沉皱着眉关掉通讯器,驾驶舱内的几人面面相觑。
“三?三个人?还是三十个人?”副指挥率先开口。
旁边的通讯兵摇头:“罗布泊深处可不是普通地方,上午飞鸟,下无走兽,昼夜温差能到几十度,沙丘下全是暗流沙,稍不留意就会陷进去。”
“三个人在这里活了一年?绝不可能!”一名护卫军官接口,语气笃定,
“极端环境、空间错乱,再加上可能存在的未知危险,没足够人手轮换警戒、应对突发状况,根本走不到深处核心区,更何况还存活了一年。我猜是三十人一倍以上,然后存留了三十人,这样才有底气在那种地方存活,这才合理。”
陆沉指尖敲击着战术平板,沉吟片刻:“不管是三还是三十,第12批科考队是目前唯一深入核心区的并且在罗布泊呆了一年的队伍,掌握的信息至关重要。传令下去,全体保持最高警惕,抵达汇合点后严阵以待,重点防范环境风险和时空异常,任何人不得擅自离队,务必确保与第12批队员顺利汇合。”
“是!”副指挥立刻通过对讲机传达命令。
车队继续在夜色中前行,车灯刺破黑暗,引擎的轰鸣与风声交织。车厢里没人再说话,但每个人都清楚,第12批科考队的出现,让这次任务多了关键变数,三十人的精锐队伍,再加上他们第15批科考队的配置,或许真能撕开楼兰的神秘面纱,找到古墓的秘密以及失踪者的下落。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时,车队放缓了速度,前方的戈壁滩越来越开阔,离预定汇合点,已经不远了。
而徐明早在一大早就启动了安全舱,提前抵达汇合点,这是一片开阔的戈壁,视野极佳,方便观察来车。
徐明把车停在一块巨石旁隐蔽起来,解开傻鹿的牵引绳让它休息,自己则靠在驾驶座上,盯着远处的公路,等待第15批科考队的身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