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程的火车上,她接到了老秦的电话。
“是不是回来了?”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一如既往的沉稳,听不出什么情绪。
“嗯,”她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马上又走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词。“这边……事情都办完了?”他问得含蓄,但何英洁明白他问的是什么。
她沉默着,车窗上映出自己平静却难掩疲惫的脸。良久,她才轻轻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经历过剧烈情绪震荡后的虚脱与透彻:“老秦,你知道吗?有些地方,有些人,就像一幅看上去很美的画。离得远了,觉得笔墨酣畅,气韵生动;可一旦凑近了,仔细端详,才能看清纸上的每一道裂痕,每一处勉强修补的痕迹,还有那永远无法融合的、底色上的分歧。”
电话那头,老秦也沉默了。只有电流的微响在彼此间流淌。许久,他才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带着一种洞悉世情、饱经沧桑后的了然与宽悯:“是啊,这古城里的老房子,远看都是岁月静好的风景,青瓦白墙,韵味十足。可住久了才知道,哪一处的房梁需要加固,哪一面的墙壁渗水,裂缝里又藏着多少潮湿的、见不得光的故事。人呐,说到底,也一样。”
这句平淡如水的话,却像最后一块稳稳落下的基石,垫在了何英洁那颗飘摇浮沉的心下。没有热烈的安慰,没有愤慨的声讨,只有一种深切的懂得和接纳。这种懂得,比任何同情都更能抚平伤痕,让她感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
她心如止水地回到外地加盟店,继续她未完成的工作。她将自己完全投入到忙碌中,用体力的疲惫来麻痹心灵的余痛。同事们见她如此拼命,只道是她敬业,唯有她自己清楚,这是唯一能让她不去反复咀嚼那份难堪与失望的方式。
某个加班的深夜,她回到寂静的宿舍,从行李箱最底层,取出了那幅她一直珍藏的、与苏然合作未完成的《水彩与水墨的对话》。她将它缓缓展开,平铺在狭小的书桌上。
灯光下,苏然用焦墨勾勒的古建筑骨架,依旧苍劲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古意”和“风骨”;而她点染其间的、捕捉晨昏光影的水彩,也依旧灵动鲜活,充满了“生活”的温度与“瞬间”的呼吸。它们并存于一张纸上,笔墨与色彩,曾经试图对话,试图融合。
她静静地凝视了很久很久。然后,她拿起一支最大的排笔,在水桶里蘸满了清水,提起,让笔尖饱含着清澈的水分,却并不蘸取任何颜色。
她开始用这支清水笔,一遍,又一遍,极其轻柔地、均匀地涂抹在画面上。起初,画纸只是颜色变深,渐渐地,水墨的线条边缘开始模糊、晕开,水彩的色块边界开始溶解、扩散。墨色与色彩,在水分的引导下,不由自主地交织、渗透,原本清晰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混沌的、悲伤的、失去了所有棱角和个性的灰。
她没有流泪,眼眶干涩。只是觉得心里某个曾经激烈挣扎、痛苦不堪的角落,随着画面上那一片灰色的最终形成,也彻底地、万籁俱寂地安静了下去。
“我终于明白了,”她在心里对自己说,声音清晰而冷静,“水墨追求的,是留白的意境,是超然物外的精神气韵;而水彩迷恋的,是光影的流动,是生命本身的饱满张力。它们或许可以短暂地并置,可以礼貌地对话,但骨子里,一个向往的是天空,一个扎根于大地。我们……就像茶与酒,本就不该用同一个的杯子,若硬要混在一处,谁也品不出真味,只会糟蹋了彼此。”
窗外,新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勾勒出陌生的天际线。而她,只是一个冷静的过客,不再试图融入,也不再感到失落。
在新城市加盟店的工作期满后,何英洁没有半分犹豫和彷徨,平静地办理了交接,收拾好行装,踏上了返回古城的归途。这一次的心境,与上次的逃离和后来的冲动返回,截然不同。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明晰,是一种认清方向后的笃定。
公司里一切如旧,忙碌而有序。她放下行李,径直走向老秦的办公室。门虚掩着,她轻轻敲了敲,然后推开。
老秦正伏在办公桌前,对着一份报表,眉头微蹙。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斜斜地照进来,恰好给他的鬓角,镀上了一层淡金色的、柔和的光晕。
他闻声抬起头,看到站在门口的她,眼中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惊讶,仿佛她只是完成了一次寻常的短期出差,而非经历了一场情感的劫波。他放下手中的笔,用那一贯沉稳的、听不出太多波澜的语调问:
“都处理好了?”
“都处理好了。”何英洁点头,声音同样平静。
她的目光掠过他那张堆满文件的办公桌,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那个她再熟悉不过的紫砂茶壶上——壶嘴正对着他手边最顺手的位置,里面是喝剩的、已经凉了的茶汤。她什么也没说,只是自然地走过去,拿起茶壶,走到饮水机旁,将凉茶倒掉,然后用温热的水流,细细地冲洗着壶壁和内胆,水声潺潺,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洗净茶壶,她用软布擦干壶身的水珠,然后打开他桌旁那个小茶柜,回头,用一种近乎日常的、理所当然的语气问:
“茉莉?”
老秦看着她这一连串流畅而自然的动作,脸上那惯常的严肃线条,终于柔和了下来,嘴角牵起一个微不可察,却足够温暖的弧度。他点了点头。
没有过多的话语,没有如释重负的叹息,甚至没有再多一句关于过去的询问。但就在这简单的对视,这平淡的一问一答,这日常的洗壶沏茶之间,一种深刻的懂得与安心的归属感,已经悄然落地。
何英洁终于彻悟,真正的温暖与归宿,从来不是雪中送炭那般戏剧性的激情燃烧,而是如同阳光渗透枝叶,如同溪流浸润泥土,是细水长流、无声无息却无处不在的陪伴与懂得。它就像这壶中即将重新冲泡的茉莉香片,不张扬,不浓烈,却能用最平凡、最持续的方式,幽幽地渗透进生活的每一处缝隙,给予生命最踏实、最恒久的滋养。
她为自己也斟了一杯,捧着温热的茶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下,打开电脑,屏幕的冷光亮起。她开始专注地撰写加盟店的工作总结报告,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出稳定而规律的声响。
窗外,冬季古城的天空经历了几番雨雪阴晴后,此刻,湛蓝如洗,澄澈明净,仿佛一切从未发生,又仿佛一切已悄然新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古城过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