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盛典那震耳欲聋的“秦王万岁”欢呼声,如同最美味的醇酒,尚在唇齿间留香,却在嬴政的心湖中,投下了一颗不大不小、却足以泛起涟漪的石子。
“秦王……”
夜深人静,他独自站在咸阳宫最高的露台上,俯瞰着这座已然沉睡、却依旧能感受到其庞大脉搏的黑色帝都。这两个字,在他舌尖反复咀嚼,曾经代表着他生来的使命与荣耀,如今,却隐隐感到一丝……局促,甚至……轻了。
王?那是什么?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是与他刚刚扫灭的齐王建、楚王负刍、燕王喜并列的称号!他嬴政,横扫六合,囊括宇内,缔造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帝国,其功业,岂是那些据守一隅、最终被他碾为齑粉的“王”所能比拟的?再用“秦王”之称,岂不是将自己又拉回到了那个诸侯并立的旧时代?与那些手下败将并列?
不!绝不!
他需要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响彻云霄、足以震慑古今、匹配他这旷世功业的称号!这个名字,要如同他建立的帝国一样,前无古人,后……他暂时不允许有来者!
这个念头,在盛典的余晖中迅速生根发芽,变得无比坚定。
次日清晨,例行的朝会便笼罩在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氛围中。百官们还沉浸在昨日庆典的兴奋与疲惫中,却见御座之上的皇帝陛下,面色沉静,目光扫过众人,并未如常商议具体政务,而是抛出了一个看似抽象,却关乎帝国根本的问题。
“诸卿,”嬴政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昨日盛典,万民欢呼,朕心甚慰。然,朕静夜思之,‘王’之一号,源于周室分封,乃诸侯之称谓。如今,六王已毕,四海归一,朕统御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再用旧号,恐名不副实,亦难以彰显朕与诸卿共创之伟业,更无以垂范后世。”
他微微停顿,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殿下群臣:“今日召诸卿前来,便是要议一议,该用何等尊号,方能匹配这亘古未有之局面?诸卿皆饱学之士,可博采古今,畅所欲言,为朕,亦为这新生的帝国,拟定一个合适的称号。”
皇帝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瞬间在朝堂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和……一丝茫然。
换称号?这可不是小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尤其是君主称号,关乎国体,关乎法统,关乎天地神人的认可!
一时间,殿内议论纷纷。有老成持重者觉得“秦王”沿用已久,骤然更改恐非吉兆;有善于揣摩者立刻意识到这是讨好陛下的绝佳机会;更有博学之士开始飞快地在脑海中搜索上古三坟五典,试图从故纸堆里找出一个配得上陛下功业的古老尊称。
接下来的几天,丞相府、御史大夫府以及博士官署(掌管图书典籍、通晓古今的学者机构)几乎灯火通明。竹简、帛书被翻得哗哗作响,博学宿儒们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
有人说,上古有“后”之称,如夏后氏,代表君主,但似乎不够威严;
有人说,商周称“王”或“天子”,陛下功业远超三代,不宜沿用;
还有人提出一些生僻的古国君主称号,听起来古怪又拗口,直接被否决。
讨论的核心,逐渐聚焦到了那些传说中比“王”更古老、更神圣的称号上——三皇五帝。
经过数日的激烈辩论和深入研究,以廷尉李斯为首(他虽非博士,但学识渊博,深得嬴政信任,且善于总结和引导舆论)的几位核心重臣,终于整理出了一套相对成熟、且引经据典的方案。
这一日,他们联名上奏,请求在偏殿向皇帝单独禀报。
嬴政准奏。
在只有几位心腹重臣在场的偏殿中,李斯手持笏板,躬身奏对,语气恭敬而自信:
“陛下,臣等奉旨,与博士官诸位饱学之士,遍览古籍,考究上古,反复商议,一致认为,陛下之功,上超三皇,下盖五帝,确非‘王’号所能容纳!”
他先定了调子,然后开始详细阐述:“臣等考察古籍,昔者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时,其直辖之地不过方圆千里,其外的诸侯,或来朝贡,或叛离不服,天子并不能有效制御。此乃上古封建之弊也。”
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充满了颂扬:“然,今日陛下!奋起神威,兴正义之师,诛灭残暴贼寇,平定天下大乱!将四海之内,尽数划分为郡县,由中央直接管辖!法令出于一统,政令畅通无阻!此等伟业,自上古以来,从未有过!即便是三皇五帝再生,其功业也远不及陛下之万一!”
这一通马屁,拍得有理有据,令人舒畅。嬴政端坐其上,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李斯见陛下受用,精神更振,抛出了他们商议的核心建议:“臣等谨与诸位博士反复斟酌,考究古籍记载,上古有‘三皇’之说,曰:天皇、地皇、泰皇(也称人皇)。其中,以‘泰皇’最为尊贵,最为崇高!”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嬴政:“臣等冒死恳请,陛下应去‘王’号,更尊号为——‘泰皇’!陛下之命称为‘制’,陛下之令称为‘诏’,陛下自称曰‘朕’!以此彰显陛下至高无上、与天皇地皇并尊之神圣地位!”
“泰皇”!
这个称号,取自上古传说中最尊贵的“三皇”之首,意在将嬴政拔高到与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始祖神只并列的地位,不可谓不崇高,不可谓不尊贵!李斯等人显然是下了功夫,试图用一个古老而神圣的符号,来为崭新的帝国权力加冕。
殿内一片寂静,王绾等其他重臣也纷纷点头,认为此议甚佳,等待着陛下的决断。
嬴政沉默着。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的扶手,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宫殿的穹顶,在与那些传说中的上古圣王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泰皇……”他缓缓重复着这两个字,似乎在品味其中的意味。
李斯等人的建议,他听明白了。将他比作三皇,尤其是最尊贵的泰皇,确实是极大的尊崇。但是……“皇”之一字,虽显崇高,却总感觉带着些许虚无缥缈的神话色彩,与他所建立的、实实在在的、法令森严的庞大帝国,似乎还隔着一层纱。
他要的,不仅仅是神圣,更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超越一切、掌控一切的实质权力!
他的脑海中,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了“三皇”与“五帝”。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代表开创,象征至高无上的地位;五帝(黄帝、颛顼等)代表治理,象征泽被天下的功业。
他嬴政,既完成了亘古未有的开创(统一天下),又要进行前所未有的大一统治理!何不……
一个石破天惊的念头,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绪!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爆射,那是一种混合着极度自信与创造者狂喜的光芒!
“诸卿之议,甚善!”嬴政开口了,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然,‘泰皇’之称,虽贵,犹有不足!”
他站起身,在御阶前缓缓踱步,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石坠地:
“上古有‘三皇’,曰天皇、地皇、泰皇,其功在开创,其位在至高!”
“上古亦有‘五帝’,曰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其功在治理,其德在泽被!”
他停下脚步,目光扫过被他的气势所慑的众臣,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宣告神谕:
“朕之功业,既兼有‘三皇’之开创与至高!”
“朕之德泽,亦超越‘五帝’之治理与教化!”
“故,朕取‘三皇’之‘皇’!采‘五帝’之‘帝’!”
“合二者为一,创此亘古未有之尊号——”
“皇!帝!”
“皇帝”二字,如同惊雷,炸响在偏殿之中!
李斯、王绾等重臣全都惊呆了!他们张大了嘴巴,几乎能塞进一个鸡蛋!皇帝?!将“皇”与“帝”结合?这是古籍中从未有过的组合!这是超越了所有上古传说的、全新的创造!
嬴政看着臣下震惊的表情,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带着一丝傲然的笑容。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不要沿袭旧称,他要创造历史!
“朕,即为这开天辟地之第一位皇帝!”嬴政的声音带着一种开创新纪元的豪情,“可称——‘始皇帝’!”
“朕之江山,当传之万世!自朕之后,以数计之,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朕命为‘制’,朕令为‘诏’,朕自称‘朕’!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连珠炮般发出,彻底奠定了这个崭新称号的权威与内涵。
李斯等人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立刻俯身下拜,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陛下圣明!‘皇帝’之号,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实乃天授!臣等谨遵圣意!”
“皇帝”!
这个由嬴政独创的称号,从此,将不再是神话传说中的符号,而是成为了中国未来两千余年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专称,深深地烙印在了历史的长卷之上。
一个名号的确立,象征着旧时代的彻底终结,也预示着一种全新的、高度集权的帝国治理模式,即将拉开它波澜壮阔,也争议纷纭的序幕。
而在那“皇帝”光芒万丈的新名号之下,一个更加现实、也更加棘手的问题,正等待着这位始皇帝和他的臣子们去解决——如何真正统治这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是沿用旧制,分封子弟?还是……彻底革新,推行郡县?
一场关乎帝国命运的更加激烈的辩论,已在弦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下一帝秦始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