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恂说,自从我将荷包送去,蜀王就经常打盹,有一次和蜀王妃聊着聊着就睡着了,气的蜀王妃好几日都不愿搭理蜀王。我将这件事告诉詹世清,他却说药效不应该这么强,对我来说无所谓,只要能让蜀王每天像这样迷迷糊糊的,自己安全就得了保障。比起东窗事发,自己现在更害怕东窗事发之前就被蜀王砍成臊子。”——李华《世子升职记》
这几日,李华每日早上练练书法,中午调戏调戏芍药,晚上欺负欺负詹涂焉,日子过得反而不如刚替换成世子那几日刺激,于是,他决定偷偷溜出王府,去街上逛逛。李华换上一身寻常服饰,将玉佩香囊尽数摘下,只从詹涂焉妆匣里“借”了几块碎银子揣在袖中。他带着郭晟摸到西角门,正要溜出去,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轻咳。
“世子这是要去哪儿啊?”詹涂焉站在廊下,似笑非笑。
李华做贼似的竖起手指:“嘘——我就去外面转一圈,申时前肯定回来。别告诉张恂,让他留下,他机灵,能应付蜀王妃查岗。”
詹涂焉生气的说道:“你知道不知道世子是被明令禁止不能私出王府,你这样会被圣上斥责的。”李华却不以为意的说道:“怕什么,我是世子,只要我不谋反,最大不过将我废成庶人,到时我去当羊倌,你就是羊倌娘子,要给我生一堆小羊倌。”
詹涂焉听了,脸色羞红。
李华趁着詹涂焉愣神的功夫,转身走了,只留气鼓鼓的詹涂焉。
李华来到西市,此时正值早市,人来人往往,好不热闹。有挑灯赶场的农夫、挑水的脚夫、卖柴的樵子、赶考的生员,都在这时候挤进这里的“朝市”。他们先不急着采买,而是找一处热气腾腾的,而是找一处热气腾腾的食摊,用一碗热食把夜寒和倦意都赶跑。李华也跟着一个脚夫,来到一家食摊,这家食摊已经人满为患,李华也不得已和那个脚夫拼桌。郭晟赶紧用衣袖给世子擦凳子,李华则表现的无所谓,大声喊道:“掌柜的,点菜。”
这时浑身大汗的掌柜来到李华身边,一边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一边问:“这位客官您要吃些什么。”李华想了想说道:“你看着上吧,最好把你们家点的最多的都给我上。”掌柜的仔细观察了两眼李郭二人,一眼就看出这二人绝非一般人,然后立刻招呼厨房先给李华他们先做。
不一会儿,桌面上就摆满李华的点的菜。李华拿起一个像粽子的,打开后咬了一口发现里面有肉沫,有萝卜丝,竟还吃出了椒盐风味,蛮不错的。李华把目光投向笼屉里的饼,咬了一口发现里面是肉沫,虽然不如上一个惊艳,但也还可以。李华又用筷子,从红彤彤的碗里夹了块豆腐,“哇,又麻又辣。”店里的人都不由自主的看向李华,纷纷掩嘴轻笑。这位锦衣公子吃得鼻尖冒汗,却还不住往辣碗里伸筷子,实在有趣。李华一边吃,一边招呼郭晟也吃,要不然都浪费了。郭晟心想:不用我,您也能吃完。
过了一会儿,李郭二人吃完结账,才几十文钱,真便宜。李华大摇大摆的走出食摊,来到街上。发现其实也没个啥,就是热闹。
这时郭晟提议说去看戏,李华正愁没去处,拉着郭晟就走。走了大老远,才找到一家会馆,正巧戏子刚上台,锣鼓点正敲得热闹。李华随手抛给门房一块碎银子,拉着郭晟就往二楼雅座钻。李华找了个靠窗的雅座,也开始看戏,却发现和自己印象中的差好多,自己听不明白,一旁的郭晟却看得津津有味。这时,楼下传来一阵马蹄,李华往下看去就见一个穿盔甲的将军和一个穿蓝袍的文官,后面还跟着几个穿盔甲的兵。李华也没过多在意,继续跟着郭晟看。
但看了没多久,李华就竟然睡着了,等醒来时,已经是快下午了。李华不禁问郭晟:“我睡了多久,你怎么不叫我?”郭晟惊慌的说道:“世子殿下,您睡了一个半时辰了,奴婢看得入迷,才忘记叫您。”李华一听,就要起身回家,让郭晟去结账。
郭晟结完账后,扶着腿麻的李华回王府,路上还给詹涂焉买了个小泥人,给芍药买了一盒胭脂,最后又给张恂买了一袋栗子,这才回了王府。
等到从侧门回到自己院子时,蜀王和蜀王妃,厉忠杜衡,寿阳郡主和南平郡主,甚至上午在楼上看到的那个将军和穿蓝袍的文官也在,满院肃然。那位蓝袍文官正捋着两撇修剪精致的胡须,一双狭长的丹凤眼似笑非笑地望过来。此人约莫三十出头,面容清癯如竹,他率先发难,严肃说道:“不知世子殿下能告诉臣您去哪儿了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世子去哪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