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月余的精心筹备,“苏记咖啡坊”终于在暮春一个晴朗的吉日,于信州城南临河街悄然开业。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没有喧哗的舞狮,只在素雅的青砖门楣上挂了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字体清俊,乃是托周老夫人情面,请一位告老还乡的翰林所题。
开业前,苏婉通过云锦阁林夫人,向之前对咖啡表示过兴趣的官绅、文士以及信得过的老主顾们,派发了雅致的请柬。开业当日,虽不至摩肩接踵,但前来道贺的宾客亦是络绎不绝,多是衣着体面、气质儒雅之辈。
咖啡坊内,窗明几净。一楼散座以竹帘稍作隔断,桌上铺着靛蓝扎染棉布,摆放着素净的白瓷茶具和一小瓶应季的栀子花。二楼则设了几间更为私密的雅室。空气中弥漫着浓郁而纯粹的咖啡香气,与窗外飘来的淡淡河水气息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
身着统一棉布衣裙、头包同色方巾的女侍者们,训练有素地引导宾客入座,送上以细棉麻制成的简易菜单,上面清晰列着“清咖”、“甘咖”、“乳咖”、“玉桂暖香”、“琥珀坚仁”等几种基础咖啡饮品,并附有简短的风味描述。同时也提供甜叶菊茶和几样精致的佐咖啡点心,如咖啡糖杏仁糕、坚果酥饼等。
苏婉今日一身月白襦裙,发髻简约,只簪了一支珍珠发钗,亲自在店内照应。她言语得体,笑容温婉,向好奇的宾客介绍着咖啡的种种,并示范手冲咖啡的过程。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专注的神情,以及随之弥漫开的愈发浓郁的香气,本身便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不少宾客是首次在云锦阁之外的地方见到咖啡,更是第一次亲眼目睹其冲煮过程,皆感新奇。品尝之后,风味与在云锦阁所饮大致无二,但在这专为咖啡营造的静谧空间里细品,似乎更添几分意趣。
“苏东家这咖啡坊,倒是别具一格,清雅脱俗。”一位身着儒衫的老者捻须赞道,“在此处品此奇饮,观河景,听风吟,倒是比在那喧闹茶楼更得几分闲趣。”
“张老先生过奖了。”苏婉谦逊回应,“咖啡风味独特,需静心细品,晚辈不过是提供一个合适的场所罢了。”
另一位与苏承业同衙的低阶官员也前来道贺,言语间对苏承业多有奉承,显然也是听闻了安王收礼的风声。苏婉应对得体,既不显得过于热络,也未失礼数。
开业首日,生意比预想的还要好些。不仅预定的宾客大多到场,一些被香气和独特装潢吸引的路人,也好奇地进来尝试。虽然对咖啡的味道评价不一,但整体反响颇为积极。
然而,表面的热闹之下,苏婉并未放松警惕。她注意到,对面街角新开的一家名为“清韵茶轩”的铺子,似乎总有人隔着竹帘向咖啡坊内窥视。铁柱也来报,发现胡德贵的账房曾在咖啡坊附近出现过。
“姑娘,看来那胡德贵还是不死心。”娟子有些担忧地低语。
苏婉看着窗外潺潺的河水,目光沉静:“他不敢明着来,但暗地里的小动作绝不会少。告诉店里的所有人,打起精神,尤其是食材原料的进出、器皿的洁净,务必小心再小心,绝不能给人任何可乘之机。”
她知道,开业顺利只是第一步。胡德贵等人暂时蛰伏,是因为安王那若有若无的威慑。但这威慑能持续多久?一旦他们确认安王并不会真正为苏家出头,或者找到了更隐蔽的动手方式,危机便会立刻降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一品豆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