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粮行倒台,吴司正、钱员外郎等一干蠹虫落马,信州官场经历了一番彻骨寒风般的涤荡后,表面逐渐恢复了平静。然而,暗处的涟漪却未曾停歇。
周文焕因破获此等大案,政绩斐然,朝廷嘉奖的文书不日便至,擢升其品阶,赏赐颇丰。他在信州的威望一时无两。对于在此案中“表现突出”的苏承业,周文焕也未吝啬褒奖,不仅正式委以其河工司副主事之权责,更将疏通城南河道、重整部分漕运仓储等重要差事交由他督办,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要重用的信号。
苏承业愈发谨言慎行,他知道自己如今看似风光,实则站在了风口浪尖,不知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盼他行差踏错。他将全副精力投入到河工事务中,夙兴夜寐,力求将每件差事都办得滴水不漏,以实绩立身。
苏婉的咖啡坊,则在风波过后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期。先前那些因畏惧永丰粮行势力而观望的商人,如今纷纷主动寻求合作。有想代理咖啡销售的,有想入股咖啡坊的,也有想学习咖啡种植技术的。苏婉并未被眼前的繁华迷眼,她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合作者一一详谈,条件苛刻,尤其强调品质把控与苏记招牌的独立性,宁缺毋滥。
授艺济贫之事亦未停歇,反而规模有所扩大。柳娘的弟弟被铁柱设法救出后,柳娘对苏婉死心塌地,学习愈发刻苦,竟显露出不错的天赋,成了艺塾的助教。那猎户石猛,则成了咖啡坊名副其实的守护神,带着几个挑选出来的青壮学员,将安保打理得井井有条。
然而,苏婉心中清楚,危机并未完全解除。胡德贵虽因指使柳娘下药未遂、以及之前诸多劣迹被衙门收监,茗香阁也被查封,但他背后的关系网未必干净。更重要的是,永丰粮行案牵扯出的那位京城户部郎中,至今未见朝廷有进一步的动作,这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不知何时会落下。
这日,苏婉正在咖啡坊后院查看新一批咖啡豆的烘焙情况,娟子引着一位面生的中年文士走了进来。那人身着半旧青衫,气质儒雅,目光沉静。
“东家,这位宋先生,说是从江南游学至此,慕名而来,想与东家探讨些咖啡之事。”娟子回禀道。
苏婉心中微动,放下手中工具,客气地请那宋先生入内就座。
“宋先生远道而来,苏婉有失远迎。不知先生想探讨什么?”苏婉亲自奉上一杯清咖。
宋先生接过,并未立刻饮用,而是先观其色,再闻其香,动作娴熟,显然是个懂行的。他微微一笑:“苏东家客气。在下游历四方,于海外之物亦有些涉猎。这咖啡,在极西之地并非稀罕物,但其烘焙冲煮之法,却各有巧妙不同。观东家此处,器具虽简,手法却暗合精髓,尤其这香气……似是经过了特殊的发酵处理?”
苏婉心中一惊,此人竟一语道破了她借鉴前世经验、结合此世条件改良的轻微发酵工艺!她面上不动声色,笑道:“先生好眼力。不过是偶得古法,加以尝试罢了,不成体系,让先生见笑了。”
宋先生深深看了她一眼,也不再深究,转而品了一口咖啡,细细回味,赞道:“醇厚甘洌,苦中回甘,果酸清亮,火候恰到好处。苏东家年纪轻轻,于此道却有如此造诣,实在令人佩服。”他放下茶杯,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东家这咖啡虽好,却也引来了不少风波。如今看似雨过天晴,然则……树大终究招风啊。”
苏婉眸光微凝:“先生此言何意?”
宋先生淡然道:“并无他意,只是提醒东家,居安思危。有些风,并非起于青萍之末,而是来自……九重宫阙。”他指了指头顶,随即起身,“叨扰多时,在下告辞。望东家珍重。”
说完,他不等苏婉回应,便飘然而去。
苏婉站在原地,回味着那宋先生最后的话语,心中波澜骤起。“九重宫阙”?他是在暗示京城户部那边还会有动作?此人究竟是谁?是友是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一品豆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