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孙祺已经开始自己的事业了,按老说法就是上班了,自己挣钱了,所以第一年一定要给个大红包。
至于红包会不会被叔婶拿去代为保管,那不是他要考虑的事,反正他小时候就没见过压岁钱长什么样。
三十那天,孙祺正在一条条编辑拜年短信,没注意时间,突然收到了神仙姐姐刘一非打来的国际长途电话。
刘一非提前算好了时差,先给家里长辈拜完年,才轮到孙祺这边,刚好是零点时刻。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自从上次刘一非飞往国外后,很长时间都没再联系孙祺。
在去机场的高速上,刘一非那番关于“人生哲理”的话,不管是出于听话的习惯,还是她内心演员梦想的驱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想法。
回到国内后,她仿佛变了一个人,重新展现出自己**女性的一面。
要知道,刘一非曾自比“女性则天地皆宽”。
再加上刚到国内,新学校、新环境需要安排适应,本身也很忙,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月。
没想到的是,孙祺竟然真的没有主动联系她。
她心里有些赌气,但春节这天还是没忍住,给孙祺打了电话。
整个过年期间,孙祺在东北老家待到了初五,之后返回帝都。
又用了两天时间准备,等到杨帆、刘师兄和助理小婷等部分剧组人员组成先头部队,大年初九正式出发,前往黔南。
都匀市位于黔南东部,历史悠久,虽然是山城,但交通便利,公路和铁路都很发达,气候宜人。
正月里平均气温已达10度左右,让从帝都南下的剧组成员感到非常舒适。
剧组入住的是一家三星级酒店,就在拍摄地西山大桥附近,紧邻剑江,可以俯瞰江景,环境很好。
这是杨帆按照孙祺的要求提前预定的,包下了整整两层。
既然剧组在城市里拍戏,有条件的话,就不必在住宿上节省。
大家跟着孙祺,大过年的出来工作,吃穿住行必须安排好,不能让大家心里凉了。
再说,预算也不是从这方面省出来的。
当天晚上,孙祺没有安排其他工作,让大家先休息,毕竟坐了一天的火车,大家都很累。
第二天,中影集团的负责人来了。
孙祺和杨帆一起去接他。
“哎呀,王主任。”
“哈哈,小孙导演。”
孙祺赶紧上前握手。
“别别别,还是叫小孙、小祺就行,更亲切些。”
“哈哈,好,好。”
孙祺没想到中影这边负责的人竟然是王博,按理说他是办公室副主任,这种制片工作不该他负责。
后来才知道,王博在制片部也有挂职,程序上没问题。
而且他来现场,方便沟通,毕竟办公室是韩三坪直接管的,和其他部门协调起来更顺畅。
“晚上我约了当地几位领导,你们跟我一起去见见,我帮你们搭个桥,把路铺好,剩下的拍摄就靠你们自己了。
我不能久留,集团那边还有事。”
“放心吧,王哥,我明白,谢谢您。”
能直接和相关部门接触再好不过。
虽然之前已经打过招呼,但县官不如现管,拍摄时任何一个环节被卡住或拖延,都够剧组受的。
有些事,喝顿酒就能解决,没必要绕弯子。
当天晚上,孙祺选了一家当地有名的饭店,请几位领导吃饭。
“小祺,这位是都云市文旅局的张局长,这位是都云市公安局的牛局长。”
“这位就是我们这部电影的导演,孙祺。”
晚上八点刚过,王博带着两位中年男子走进包间,做了介绍。
先介绍文旅局,是因为电影拍摄归他们管理,公安只是配合。
“张局长好,牛局长好。”
“小孙导演,你好。”
“哎呀,小孙导演真年轻有为。”
“哪里哪里,领导太客气了,请坐。”
人到齐后,饭局开始。
王博在席间不断找话题,活跃气氛,孙祺和杨帆也轮流接话,不让冷场,也不让酒杯空着。
“张局长,我代表《无名之辈》全体剧组敬您一杯,感谢您的支持。”
“哪里的话,这是我们的职责。
再说你们能在都云拍电影,也是对城市的一种宣传,我也该感谢你们。”
“哈哈哈……”
现在国内旅游业还不成熟,宣传手段有限,主要还得靠影视作品带动。
孙祺的剧组选择在都云拍摄,确实对当地旅游有帮助。
“牛局长,我们电影里有几个镜头需要警察协助,到时候还请您多关照。”
“小事一桩,只要是正面宣传,我们一定配合。”
酒桌上,大家频频碰杯,事情基本都谈妥了。
虽然还没到有求必应的地步,但两位局长当场拍胸脯,保证以后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找他们。
孙祺这顿酒喝得不少,效果却很明显。
接下来几天,剧组筹备顺利,拍摄地所在的街道、社区和相关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就连租的车辆也是通过交警部门介绍的,服务很可靠。
更让人放心的是,公安部门还专门派了两名民警随组执勤,防止有人干扰拍摄。
“小祺,准备工作差不多了,可以通知演员来报到了。”
“凡哥,今天几号了?”
连日奔波让孙祺忙得晕头转向。
“三月三号,正月十四。”
孙祺想了想:“这样吧,通知大家五号进组。
明天是元宵节,让大家在家过个团圆节。”
杨帆觉得说得对,不差这两天,便点头答应:“也好,让大家过个节。”
“对了,开机日子算过没有?”
“?还要算这个?”
“至少得看看黄历吧。”
“说得对。”
孙祺这才想起这事。
第一次全面负责剧组,事情太多,难免有疏漏,毕竟经验还不够。
杨帆从酒店拿了一本黄历:“你之前想定哪天?”
“三月十号,这天合适吗?”
杨帆翻着黄历皱了皱眉:“小祺,这天不宜开机。”说着凑近指着说:“你看这里写着,丁亥年癸卯月癸卯日,忌开业、破土、起基。”
他又翻了两页:“十二号怎么样?丁亥年癸卯月乙巳日,宜纳财、开业、开幕。
诸事顺利,百无禁忌。
最好选在庚辰时,就定这天?”
“行,庚辰时是几点?”
“早上七点到九点。”
“好,就这么定。”
对于择吉日的传统,孙祺一直很尊重。
他不是迷信的人,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沿用传统历法没什么不好,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有些事确实神奇,难以用科学解释。
三月五日,元宵节刚过,剧组演员全部到位。
“张伯、讯姐、毅哥、王老师”
“小祺、孙导演、导演……”
“欢迎各位加入《无名之辈》剧组。
今天大家先休息,三楼是演员房间,门上都有名字。
晚餐在酒店二楼宴会厅。
明天开始,会有本地方言老师来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尽快掌握。”
“影片将在三月十二日,也就是一周后正式开机。
这段时间主要是适应环境和学习方言。”
“我身边这位是制片人杨帆,这位是我的助理小婷。
如果找不到我,可以找他们。
好了,没有其他安排,大家早点休息吧。”
孙祺开了个简短的会,几分钟就结束了,随后安排大家回房休息。
演员们一个接一个地上楼,有的独自一人,有的带着助理。
“啧啧,还挺有派头。”
不用回头,孙祺就知道是杨密在说话。
“怎么,你有意见?”
“当导演就是不一样,架子都大了,见了面也不打个招呼,世风日下哦。”
杨密在一旁小声嘀咕着。
孙祺无奈地摇摇头,伸出一根手指。
“一顿饭,你定地方。”
“好嘞!”
杨密立刻笑开了花,拍了拍孙祺的肩膀,笑着拉着行李箱上楼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不仅演员们,连孙祺这个导演也跟着学起了当地方言。
以前看这部片子时,孙祺还以为是蜀地方言,后来仔细听才发现其实是黔地方言。
两种方言听起来很像,但细究起来差别不少。
一是口音:黔地方言比较平缓,蜀地方言节奏感更强。
二是用词:蜀地方言常用语气词“撒”,类似普通话的“呗”,而黔地方言多用“嘛”。
蜀地的“得嘛”在黔地很少用。
还有,蜀地说“啥子”,黔地说“哪样”。
另外,蜀地方言迭词较多,比如“杯杯儿”、“虫虫儿”,而黔地方言鼻音更重。
孙祺是东北人,好在语言天赋不错,学了几天已经能用当地方言交流了。
剧组从一开始满口普通话,到现在全员都像本地人一样,连酒店服务员都感到惊讶,觉得这些演员真厉害,说变就变。
3月12日,《无名之辈》举行了开机仪式。
现场来了二十多位记者,除了本地媒体,还有央视电影频道的记者和一些娱乐小报的记者。
不过这次记者们主要是冲着张果立和周讯来的,采访环节也主要围绕两人展开。
“张果立老师,您为什么选择出演这部电影?”
“首先是剧本打动了我,故事非常精彩。
同时我也很看好孙祺导演,相信这部作品会给观众带来惊喜。”
“周讯老师,您这次演什么角色?”
“我演的是一个高位截瘫的女主角。”周讯简单回答后便微笑着不再多说,显然不想透露太多。
主流媒体都在采访两位主演,只有几家小报记者找到了孙祺提问。
“孙导是怎么请到两位老师的?”
“靠诚意。”
“作为新人导演,您能带好整个剧组吗?”
面对这个问题,孙祺从容回应:“虽然我是第一次执导,但之前已经以编剧和副导演的身份参与过两部电影的创作。
感谢两位老师的信任,我也有信心完成好这部作品。”
杨帆适时出现打断采访:“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开机吉时到了,剧组要开始拍摄了。
我们准备了小礼品,请大家跟我来。”
开机仪式结束后,剧组立刻开始拍摄。
第一场戏是男主角马先勇在工地的场景。
这个落魄的保安替跑路的老板看守工地,与前来讨债的人发生冲突,借此展现角色的坚持性格。
张果立化好妆后,脸色蜡黄,胡茬斑白,穿着皱巴巴的保安制服,简直就像个失意的中年人。
孙祺正在指导替身演员:“被吊起来后可以适当挣扎,但要确保安全,动作别太激烈。”
“导演,这场戏我自己来吧,正好找找感觉。”张果立主动请缨。
孙祺回头,看到张果立站在一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