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园园心动,但是看着有的屋子外面的石头堆砌的灶台有烟飘出来。
不好意思道,“这不耽误你做饭吗?”
周兰摆摆手,“没事,我和另一个吴知青合伙,每个人做一天饭,今天轮到她。”
见他们疑惑的样子,她解释道,“我们这里吃饭什么的,都是各做各的。”
“要是你们觉得每天做饭麻烦,可以和人合伙轮流做。”
“毕竟就一个人,一点饭菜,但是又不能不吃,合伙隔一天做一次轻松一点。”
听到她这么说,赵园园的心里放松了一点。
之前看空间攻略,找小说看的时候,看到小说里有的知青点睡大炕,吃大锅饭,整天吵吵闹闹的,她还在想怎么分出来呢,没想到来这里是住小单间。
就是那木条“墙”有点不严实。
人在外面是可以看到里面的。
然后她又问,“那我看到你们拿来围墙的东西是什么啊?”
“那是用稻草扎的帘子。”
如果有什么隐私的就放下来挡着。
如果觉得热又可以卷上去让风吹进屋里去,还亮堂。
“那这个去哪里换到啊?”
“帘子大队上的很多人都会编。”
“大队水田多,虽然交了公粮后,分不到多少精粮,但是最不缺的就是稻草。”
边说,她边指了指路边那些一堆一堆垒得十分规整,像个蒙古包一样的东西,说“收完的稻草,队里的人都收集起来垒成那样。”
“冬天没草的时候,可以用来喂牛马和羊。”
“这样还可以??粪。”
“平常哪家需要用稻草,可以去大队干部家说一下就可以去拿去如编席子或者垫床,比如我们那木条床,睡着硌人,可以拿一点铺上,再铺上席子,也还算舒适。”
“但是不能拿太多,比如之前有人拿太多,私自编了很多草席去卖,被抓了被罚了五十个工分不说,还被禁止那家人一年不可以用稻草。”
“然后,就规定了每人每年最多只能拿二十扎,如果想要多的,可以用公分换或者花钱买,也不贵,一个公分或者一分钱可以换三十扎,村里老手扎的稻草,一扎非常大,两扎都可以让床非常舒适了,三十扎可以用很久了。”
“当然,除了一些喜欢编草席的人家,别人也很少换。”
听她说了这么多,赵园园感觉这个人还能相处。
对她真诚道谢道,“谢谢周知青,那我去拿点东西,麻烦你带我去一下。”
“去吧,我等你。”
赵园园转身进房间,又用油纸包了一个苞谷馒头和一个白面馒头。
然后从空间里掏出锁扣和钉子,在门框上用在门口捡的石头把钉子钉好。
用锁锁上。
虽然目前这里给她的感觉挺好的。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然这些木条墙,给人一种并不是很结实的感觉,但是锁和不锁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毕竟这个年代很多人家都穷,大多都是用木条围屋子,但是很少有人拆家盗窃的。
弄完这些,她又去隔壁安漫漫的屋子里,对在皱着眉头发呆的她道,“我和周知青去换一些席子之类的东西,你要去吗?”
“去,谢谢你。”
安漫漫正愁这一看就咯人的木条床怎么睡呢,听到她的话,激动道。
然后她看着赵园园手上的油纸包,她也估摸着包了两个白面馒头。
虽然她不通什么人情世故,但是今天买吃的的东西的时候,她学着赵园园和秦彬,也给大队长包了两个白面馒头,她可以感觉到,大队长对她们肉眼可见的亲切。
回来的时候还让她们骑马。
她们一起走出去,看到等在外面的周兰,把油纸包递给她,“麻烦周知青了,你上工饿了吧,用来垫垫肚子。”
周兰客气推拒道,“不用,大家互帮互助。”
赵园园不想拉扯,直接塞给她。
周兰嘴上说着客气的话,但是心里挺开心的。
她当这个女知青点的负责人,别的什么大的好处没有。
但是每次来新知青了,她带着去换东西,有眼力见的都会给她一些东西。
还有木匠家和篾匠家见她带人去换东西,也会送她一些实用的小东西,小竹筐,小饭铲什么的。
而新知青给的则有时是什么糖,鸡蛋,饼干什么的,这次看着油纸包也是吃的。
在这里,有钱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要想买点东西,得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去社或转车去县里,上坡下坡的也累。
顶多能和养鸡的树民家换点鸡蛋,或者摘点野果吃。
所以时间久了是真的馋。
闻到甜的东西都能流口水。
“那个我能跟你们一起去看一下吗?”
刚才一直在旁边听着没出声的杨小草见她们准备走,怯怯的问道。
“当然可以啊,走吧一起。”
周兰是68年第一批下乡到这里的,下乡久了,周兰的眼力见也锻炼出来了。
今天来的这几个女知青,看着安漫漫家庭条件最好。
而赵园园能主动打听各种家具和送她吃的,肯定有点实力。
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穿这么旧。
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隐私,不好打听。
至于杨小草,看着胆小怯懦,其实是自卑,要么是家庭条件不怎么样,要么家庭地位不怎么样,估计没有什么钱。
所以对于杨小草没送东西,周兰也没有什其他的想法。
量力而行,如果她没有硬送,万一是人家的救命口粮她吃的也不安心。
就这样,她们跟着周兰又从另一条路,拐到刚才的大村子里面去。
村里里面大多是木条墙,茅草项盖的房子。
有的条件好一点的还会用木板围墙。
条件更好一点的,才有土坯房。
条件最好的,才是土墙房上面盖瓦片。
所以看到知青点的土墙房,他们就知道大队长很有心了。
好在南方不是很冷,纵使冬天,最多冻生病,没听说冻死人的。
勤快一点,多捡些柴,多编些草席挡风保暖,冬天也不是很难熬。
有的年冬天也只冷个十天半个月的。
这会儿家家都下工了,整个村子里炊烟袅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