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然带回来的消息,像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两人心中刚刚平静些许的湖面。淡金色的瞳孔,智慧的眼神,这远超他们对史前世界的想象。夜晚的篝火旁,气氛比之前任何一晚都要凝重。
“那不是野兽。”孟婷抱着膝盖,声音有些发紧,“它懂得利用落石,懂得隐藏和跟踪……它甚至可能拥有不亚于我们的智慧。”这个认知带来的恐惧,比面对剑齿虎时更加深邃。
程然默默地点了点头,用一根树枝拨弄着火堆,火星噼啪溅起。“它在观察我们,目的不明。但至少目前看来,没有表现出直接的攻击性。”他试图理性分析,安抚孟婷,也安抚自己,“我们得加快脚步了。必须拥有更强的自卫能力和更稳固的据点。”
那种使用“预判”能力后的昏沉感和记忆模糊,让他心生警惕。这能力似乎并非没有代价,不能轻易依赖。真正的力量,必须来源于切实的准备和自身的强大。
第二天,程然决定将制作远程武器提上日程。近战木矛风险太高,面对未知的威胁,尤其是可能具备智慧的威胁,距离就是生命。
他选择了一种木质坚硬且富有弹性的树木,用瑞士军刀费力地砍下一段粗细适中、笔直无疤的枝条。剥去树皮,仔细修整形状,两端刻出卡槽,一张粗糙的长弓雏形渐渐在他手中呈现。这个过程耗费了他大半天的时间,反复测试弓臂的弹性,确保不会轻易折断。
制作弓弦则遇到了麻烦。他尝试了手头几种柔韧的树皮纤维和细藤蔓,但不是强度不够,就是缺乏韧性,稍一用力就崩断。没有合适的弓弦,弓身再好也是废柴。
看着又一次崩断的藤蔓弦,程然眉头紧锁。孟婷在一旁看着,也帮不上忙,她对植物纤维的性能了解有限。
“也许……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特定的材料。”孟婷思索着说,“比如某种树皮内层的筋络,或者特定藤蔓的芯。”
程然吐出一口浊气,点了点头。材料的探索,又需要时间和运气。他将未完成的弓身小心收好,暂时将精力放回营地加固和食物储备上。
他利用收集来的木材,开始搭建一个离地约一米高的简易平台,既可以作为睡觉的地方,隔绝地面的湿气和爬虫,也可以在危急时作为一个小型了望台。孟婷则继续照料着她那一片小小的“试验田”,那些播下去的疑似小麦种子还没有动静,但她依旧每日浇水,细心观察。
下午,程然再次前往溪边取水,这一次他格外警惕,目光不断扫视着岩壁和丛林,但那双淡金色的眼睛并未出现,仿佛昨日的遭遇只是一场幻觉。然而,在返回途中,经过一片潮湿的洼地时,他脑中再次闪过一丝微弱的悸动,视线不由自主地偏向左侧一丛极其茂盛的、开着蓝色喇叭状花朵的植物。
这种感觉很微妙,并非危险的预警,更像是一种……指向?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拨开肥厚的叶片,他发现这种植物的茎秆异常坚韧,试着用刀割下一段,剥开外皮,里面是密密麻麻、极具韧性的白色纤维!
程然心中一动,尝试着将几股纤维搓捻在一起。形成的细绳不仅牢固,而且弹性十足!他用力拉扯,纤维绳只是微微延展,并未断裂。
就是它了!
他立刻采集了大量这种植物的茎秆,带回营地。孟婷看到这种新发现的纤维,也是又惊又喜,两人一起动手,将纤维剥离、晾晒、搓捻,最终得到了一根粗细均匀、充满韧性的弓弦。
当弓弦挂上弓臂的那一刻,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弓诞生了。程然试着空拉了几下,弓身发出令人满意的轻微呻吟,蓄势待发。
他削制了几根笔直的细木棍,前端用燧石仔细打磨出尖锐的箭头,制作了第一批箭矢。尽管没有羽毛稳定,精度会大打折扣,但在短距离内,依旧具备了可观的杀伤力。
黄昏时分,程然在营地外找了一棵粗大的树干作为靶子。他搭箭开弓,手臂肌肉贲张,瞄准,松手!
“嗖!”
箭矢离弦而去,笃的一声,深深钉入了树干,尾部剧烈震颤。
成功了!
程然和孟婷相视一笑,这是自发现陶器和小麦后,又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拥有了远程攻击能力,他们的安全感提升了一大截。
然而,就在程然准备射出第二箭,进一步测试弓箭性能时,一阵浓郁得反常的雾气,毫无征兆地从丛林深处弥漫开来,迅速笼罩了营地四周。能见度急剧下降,连近处的树木都变得影影绰绰。
与此同时,程然感到脑袋猛地一沉,那种使用能力后的昏沉感再次袭来,比前两次更明显一些。他晃了晃头,强行集中精神,警惕地望向雾气的源头。
在翻滚的灰白色雾气中,就在丛林边缘一棵巨树的阴影下,他再一次看到了那双眼睛!
淡金色的瞳孔,在迷蒙的雾气中仿佛自身在发光,冷静地、专注地凝视着他手中的弓,以及钉在树干上的那支箭。那目光中,审视的意味更浓,甚至……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类似“评估”的意味。
它看到了整个过程!看到了这种新式武器的诞生!
程然心中一凛,立刻举弓搭箭,对准了那个方向。
但雾气涌动,那双金色的眼睛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隐没在浓雾与黑暗之中,消失不见,只留下营地周围的死寂,和两人心中不断扩散的寒意。
它似乎对他们的一切进步,都了如指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史前岛主:从零开始的文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