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副厂长也跟着附和:“是啊!之前聂洛夫他们把核心技术捂得严严实实,咱们想学都没机会,现在有了这些,咱们自己也能搞研发了!”
杨厂长兴奋了好一会儿,才想起什么似的,拍了拍陈大力的肩膀:“大力,你放心,厂里肯定不会亏待你!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要是让聂洛夫他们察觉到不对劲,那可就麻烦了。等他们完成援助任务离开,你的奖励和提拔,厂里一定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陈大力笑着摇摇头:“杨厂长,您客气了。我这么做,也是希望咱们厂能越来越好,以后咱们自己的技术硬了,就不用总看别人脸色了。”
他这话既显得谦虚,又表了态,让在场的几位领导都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杨厂长点点头,越发觉得陈大力是个可塑之才。
不仅能力强,还不贪功,懂得顾全大局。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杨厂长特意让司机送陈大力回去,却被陈大力婉拒了:“不用麻烦,我骑自行车回去就行,晚上凉快,正好醒醒酒。”
出了厂门,夜风吹在脸上,带着几分凉意。
陈大力骑上自行车,酒意瞬间消散大半。
路上没什么人,只有路灯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一边骑车,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明天的计划。
明天一定要把调试数据也拍下来,争取一次性把核心技术都弄到手。
等回到四合院,已经快半夜了。
陈大力刚推着自行车走到院门口,就看见门从里面打开,闫阜贵探着脑袋走了出来。
“大力啊,这么晚才回来?今天又跟着专家们吃好的了吧?”
闫阜贵搓着手,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陈大力。
他还惦记着饵料的事。
陈大力笑了笑,把自行车往墙根一靠:“三大爷,您这眼神可真尖。不过要说吃好的,我看您最近日子过得才滋润,刚才在院门口,隔着老远就闻到您家飘出来的鱼腥味,想来这几天没少钓吧?”
闫阜贵被说中心事,脸上顿时露出讪讪的笑容,伸手挠了挠头:
“嗨,还不是托你的福!
要不是你那饵料好用,我哪能钓着这么多鱼?
这几天卖鱼的钱,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呢!”
说到这儿,他又压低了声音,凑近陈大力:
“对了大力,我跟你说个事。
你没发现吗?
最近傻柱天天往家带肉,油纸包一包的,闻着就香。
你说他一个食堂的,哪来这么多肉?
关键是他也不懂得孝敬长辈,我这当三大爷的,跟他要两块尝尝,他都不肯!”
陈大力一听就明白了,闫阜贵这是又在算计着占便宜。
他故意笑着说:“傻柱那肉,我知道,是食堂给专家们做夜宵剩下的,他跟食堂打了招呼,才敢带回家的。不过三大爷,您这几天卖鱼赚了不少,要是想吃肉,自己买几斤不就得了?”
闫阜贵一听,脸瞬间垮了下来:
“买?
那肉多贵啊!
一斤肉好几毛钱,够我买两团饵料了!
再说,傻柱那小子,平时没少受院里照顾,现在有了好处,就自己藏着掖着,太不懂事了!”
陈大力没接话,心里却觉得好笑。
闫阜贵这人,就是这样,总想着占别人的便宜,却不想想自己是不是付出了什么。
他看了眼天色,对闫阜贵说:“三大爷,时候不早了,我先回屋了,您也早点休息吧,明天还得去钓鱼呢。”
闫阜贵点点头,看着陈大力往后院走的背影,心里又盘算起了饵料的事。
之前买的六团饵料,儿子闫解成说还能钓几天,等用完了,还得找陈大力再买,最好能再让他多送一团。
陈大力回到家。
躺在床上,陈大力想着今天的事。
厂里的任务有了进展,四合院的日子也算平静,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别让聂洛夫他们察觉到不对劲。
第二天一早,陈大力准时出现在车间,聂洛夫已经带着工具在等他了。
核心设备的调试进入收尾阶段,聂洛夫不再像之前那样藏着掖着,偶尔会主动讲解几句参数设定的逻辑。
或许是酒局上的“友谊”起了作用,或许是觉得陈大力就算学会也翻不出什么花样,他对陈大力的态度明显松了不少。
陈大力一边听,一边上手协助调试,指尖触碰精密仪器时,动作熟练得仿佛操作过千百遍。
这半个多月来,他不仅靠着系统强化了学习能力,还把聂洛夫讲解的知识点、调试时的细节都记在心里,再结合系统里的技术资料,技术水平早已突飞猛进。
他悄悄对比过。
陈建国现在也就十级技术员的水平,而他自己,怕是已经摸到了七级工程师的门槛。
“这里的电流参数要调到1.2安,低了设备动力不足,高了容易烧线圈。”
聂洛夫指着仪器屏幕说,陈大力立刻点头,精准地转动旋钮,数值稳稳停在1.2的位置。
聂洛夫看在眼里,心里又多了几分认可。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钳工不仅学得快,动手能力还这么强,要是在苏联,说不定能进顶尖的机械厂。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大力跟着聂洛夫完成了最后的调试工作。
技术科的人看他的眼神也变了。
以前觉得他靠溜须拍马,可亲眼看到他能独立解决设备故障,甚至能指出调试中的小问题,众人心里的不服气渐渐变成了佩服。
陈建国更是沉默了不少,偶尔还会主动找陈大力讨论技术问题,两人之间的气氛缓和了许多。
一个月后,随着最后一台核心设备启动成功,车间里响起了掌声。
聂洛夫看着运转平稳的机器,松了口气。
这次援助任务总算圆满完成,他也能早点回国了。
轧钢厂的领导们特意赶来视察,看到设备正常运行,都笑得合不拢嘴,杨厂长更是拍着聂洛夫的肩膀,一个劲地说“感谢”。
送别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厂门口挂着“欢送苏联专家”的横幅,杨厂长带着厂里的高层和技术骨干们站在门口,陈大力也在其中。
聂洛夫提着行李箱走出来,看到陈大力,立刻笑着走过去,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陈,我的好兄弟!这段时间谢谢你的照顾,咱们的友谊,可是喝出来的!”
陈大力也笑着回抱他:“聂洛夫同志,也谢谢你教我的技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四合院:后院正房我要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