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一猫动作齐齐一顿,抬起头朝羊肠小道看去。
只见一抹纤细的身影正快步而来,少女约莫十五六岁年纪,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衣裳,手上提着一个小竹篮,一双眼睛很是灵动,见郑氏四人瞧来,眼里的笑意又浓了几分。
她停在牛棚四五步外,笑着将竹篮上盖着的布巾揭开来,“这位便是郑婶子吧?爹爹叫我送些豆腐与你们吃!”
“不知姑娘是?”郑氏笑着点点头。
“我叫古芸儿,我爹爹是古槐村村长,家里平日会磨些豆腐去县里卖,昨儿个做的有些多了,还卖剩下不少,爹爹便叫我们分些与你们吃!”古芸儿抿唇笑着解释,视线扫过陆绾绾兄妹三人时,明显顿了顿。
先前隔得远瞧不真切,如今离近了看,才知道他们古槐村,竟然来了几个生得这般好的人!
便是四人脚边的那只大猫,也好看得紧。
“古村长和芸儿姑娘客气了!这些日子成天吃野菜,当真是有些馋这豆腐了。”郑氏笑着谢过,让陆同湖上前接过豆腐,又切了一块蛇肉过来。
“这是方才开荒时抓着的一条菜花蛇,芸儿姑娘拿点回去尝尝鲜!”
雪球抓到的菜花蛇近两米长,蛇身粗壮,去掉内脏后还剩下足足十二斤,给郑老爷子一家、李青爷孙各送去一块后,还剩下不老少。
“这可不成!”古芸儿忙退开一步。
“豆腐本就只两文一块的低贱物什,又是家里没卖掉的,爹爹让我送与你们吃些,要是看见我还拿这么一大块肉回去,怕是待会儿就得挨一顿骂了!”
“古姑娘将蛇肉收下罢,不然,这豆腐我们也不敢受了。”陆同湖将蛇肉放到竹篮里,又作势转去牛棚里拿豆腐。
“别!”古芸儿面色微赧,“多谢郑婶子美意,这蛇肉我收下,待明日,我再给你们送些豆腐过来!”
说罢,也不等郑氏几人拒绝,提起篮子往羊肠小道跑了。
郑氏笑着摇摇头,见天色全然黑了下来,又唤陆同湖跟上前送上一程,“咱们来这古槐村,算是走运了,古村长和古姑娘可都是实诚人!”
“咱们离了老陆家那群豺狼,一路上可不全是走运么……”陆同河笑眯眯应声,一抬头见老娘笑意淡了淡,赶紧咬上一口烤肉,含糊不清地转了话头,“快吃烤蛇串,冷了可就不好吃了!”
陆绾绾深以为然。
古槐村村长这个位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要想吃拿卡要,混些油水,那简直是易如反掌。
可反观古仁贵一家的穿着打扮,一个个清贫得同村里其他人家没两样,补丁挪补丁的粗布衣裳,苇草编织的草鞋,不见一块青砖的黄土房子,可见是个正直不阿的。
吃过烤串,陶罐里的蛇羹也好了。
比起烤串的麻辣鲜香,蛇羹则是一个字:鲜!
四人一猫各吃了满满两大碗,吃得浑身暖和通畅,雪球更是舒服得毛发顺躺如软毯,两只水蓝色眸子里全是杀机:它决定了,它要天天吃蛇羹!!!
郑氏笑着摸了摸猫头,“好了,咱们奔波这么些日子,如今总算有个自己的地儿落脚,待会儿好好睡上一觉,以后便全是新日子!”
“娘说得对!”陆同河正收拾碗筷,闻声重重点头,“以后不仅全是新日子,更全是好日子!”
陆同湖性子沉稳,笑着应声后便去牛棚旁拴大黄牛了。
牛棚是古槐村先前村民留下的,牛棚顶上虽然全空了,但四周的土墙还能用,郑氏打算等建房时,弄些黄泥将墙上的裂缝糊上一遍,棚顶上则同村民买些稻草盖上,以后便给大黄牛住。
毕竟,家里所剩银钱无几,能省一点是一点。
这一夜,郑氏娘四个睡得格外香,几乎是一躺下就睡着了。
翌日早上,陆绾绾是被雪球的毛发扎醒的,小家伙一路上自给自足,还三不五时地随地加餐,通身毛发其实一点儿都不扎人,可耐不住它一个劲地拱着脑袋上前蹭。
陆绾绾迷蒙睁开眼,正要将小家伙提溜开——
却见一条足有小孩手臂粗的锦蛇赫然出现在眼前,连蛇身上一块块黑白横纹的鳞片都片片分明,长而卷的蛇尾还在不停摇摆,似乎下一瞬,便要甩到脸上来!
“雪球!你丫的欠揍是不是?!!!”陆绾绾一蹦三尺高。
这一嗓子,将正在热蛇羹的郑氏,和在荒地上忙活的兄弟俩嚎了过来。
“哎唷,我滴个天娘啊,我们雪球抓蛇咋这么厉害?”陆同河一见雪球嘴里的大蛇,立马竖起一个大拇指,这一阵夸,直接将小家伙眼里的委屈夸去七七八八。
不知雪球是上哪猎的锦蛇,去掉头和内脏之后,蛇肉还有二十余斤,再加上昨夜剩下的八斤,郑氏一家快要见底的肉储顿时又充盈起来。
用过早食,陆同河兄妹开始着手砌土砖房。
家中四口人,孩子又都大了,一家人便决定砌四间卧室,加上堂屋、灶屋、茅房,一共七间屋子,屋子的地基墙角是用溪水里的卵石砌就。
泥砖则是用黄泥掺沙,加上稻草碎,搅拌成糊,再以木模夯成砖。
青背山的西面山坡盛产黏黄土,古槐村村民建房夯泥砖都是用那儿的土,村尾离青背山最近,新落户的十五户人家在山坡挖了黄土后,悉数担到村尾,一块和泥制砖。
先前在郑家村的时候,谁家要建房子,各家各户便会出一两个男丁去帮忙。
不过这一次不同的是,各家男女老少全出动了,力气大的汉子挖土、担沙,力气小些的妇人和娃娃们则剁稻草、拌泥沙、打砖胚。
此外,还有不少古槐村村民自告奋勇来帮忙。
寻常荒芜寂静的村尾,一时间忙得热火朝天。
待到晌午,各家各户拿来先前囤积的野菜,加上黑面一块煮野菜糊糊,待锅中开始沸腾,再倒上一碗剁碎的蛇肉一块炖煮,鲜香味一下便出来了。
吃饱喝足,一个个身上似有使不完的劲。
只三日时间,十五户人家的泥砖便全部夯打完毕。
又晾过四日,大家便开始挑着自家的泥砖回去,垒砌屋墙。
屋墙一砌好,很快,便到了上梁的日子。
四月二十四日,宜出行、打扫、上梁、搬新房。
各家各买上一小截鞭炮,少许花生、红枣,在鞭炮声和唱彩声中,绑着大红布的一根根梁木被安稳稳放置到各家各户新房。
陆同河三兄妹这次算是当足了一回小娃娃,东奔西走到各家贺喜抢彩头。
抢到的花生、红枣足足摆了小半桌,另一半桌上,则是孤零零的一些铜钱,在晕黄的灯火下,闪着星星点点的光。
陆同河将铜钱装好入袋,“明日我去趟阳溪县,将抓着的蜈蚣和两条蝮蛇卖了,再看看能不能寻些活计来做。”
“我同大哥一块去!”陆绾绾缓声道。
这次砌土砖房虽然主要费人力,但屋顶所用的小青瓦却也用了一两一钱,如今,家中只剩下少得可怜的二百二十文,若不找个来钱的营生,后头的日子怕是难过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被逼换亲,逃荒种田过红火日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