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迎春处,刚寒暄了几句,贾琮正准备拿出那副云子围棋,却听门外丫鬟报道:“三姑娘、四姑娘来了。”
话音未落,探春和惜春已走了进来。探春依旧神采飞扬,笑道:“原去找林姐姐,听说来了二姐姐这里,我们便也来凑个热闹了。”惜春则安静地跟在她身后。
贾琮见状,笑道:“正好,也省得我再跑两处了。”说着,便将给迎春的围棋,给探春的宣纸歙砚,以及给惜春的绘画工具和颜料,一一拿出,分别送到三人手中。
“这…这是给我的?”迎春接过那质地温润、黑白分明的云子,眼中露出惊喜,她素爱此道,自然识货,这绝非普通棋子。但随即她便担忧起来,“琮三弟,你…你哪来的银子买这些?你的月例才刚…”
惜春的反应最为直接,她看到那套她心心念念许久的绘画工具和颜料,一向没什么表情的小脸瞬间亮了起来,难得地露出属于她这个年纪的兴奋和雀跃,她抱起东西,小声却清晰地对贾琮道:“谢谢琮三哥!”眼神里明显多了许多亲近。
探春则是一怔。她没想到贾琮会给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而且送给她的宣纸和砚台,一看便是极合她心意的上品。她抬眸仔细看了贾琮一眼,这个往日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隔房庶兄,似乎真的变得不同了。她敛衽一礼,落落大方地道谢:“多谢琮三哥厚赠,这礼物极好,妹妹很喜欢。”
迎春还是心疼钱,蹙眉道:“琮三弟,你的心意我们知道,只是这也太破费了…”
贾琮看着眼前神态各异的姐妹四人,心中温暖,笑道:“二姐姐不必担心,银子来的正当。”他顿了顿,神色稍正,压低了些声音道:“只是接下来我的话,还请几位姐姐妹妹务必替我保密,万不可对外人言。”
见他如此郑重,连最懵懂的惜春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黛玉、探春、迎春更是露出认真倾听的神色。
贾琮这才将如何与王熙凤合作制作“味素”,今日又如何去荟宾楼谈成生意,得了第一笔定金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自然略去了自己挨打设计等细节,只说是无意中得的方子,与琏二嫂子合作经营。
听完他的叙述,四个姑娘反应各不相同。
黛玉一双妙目在贾琮身上流转,惊讶之余,更添了几分深究与好奇。这位琮三哥,竟不声不响地做出了这样的事?读书上进,又有这等经营谋略的心思…
探春心中则是震动更大。她素来有心气,不甘于平凡,常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立事业、展抱负。此刻见年纪尚小的贾琮竟能凭借自身本事挣下银钱,不仅能改善自身处境,还能有余力回馈他人,这份能力和志气,让她在惊讶之余,不禁生出了几分真正的敬佩和羡慕。
迎春心思单纯,只是由衷地替贾琮感到高兴,柔声道:“太好了,琮三弟,你总算…总算苦尽甘来了。”
惜春眨着大眼睛,虽然不太明白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感觉应该是好事,也跟着小声说:“琮三哥真厉害。”
贾琮看着她们,笑道:“所以,这点礼物几位妹妹就安心收下吧。日后若那生意还好,我再寻些好东西给你们。”
又说了会儿话,见天色渐晚,贾琮便起身告辞。姐妹们将他送出院门,各自捧着称心的礼物回转,心中却都因贾琮今日之举和那个小小的秘密,感情悄然拉近了许多。
临着晚饭时间,估摸着王熙凤应该忙完了,贾琮揣着自己准备的胭脂,来到了王熙凤的院子。不想王熙凤仍未回来,估计是一心扑在味素的生意上了,贾琮也不好把胭脂交给别的丫鬟婆子,只好先回去,等到晚间,差了锦云把胭脂给王熙凤送了过去。
送完礼物之后,连续数日,贾琮闭门不出,将自己埋首于书卷之中。凭借过目不忘、超强领悟的金手指,他将从黛玉处借来的四书五经以及《孝经》等童生试需默写的经文尽数研读完毕,不仅倒背如流,更深谙其义理。
窗外寒风渐起,年关将近,贾琮一想,来年二月的县试已迫在眉睫。光熟读经义还不够,还需精研应试技巧、学习八股制艺,更要弄懂本朝县试的具体规程和题型。他曾问过黛玉,但她处并无此类针对科举的“功利”之书。
如今既已摆脱邢夫人掌控,出府自在,贾琮便决意去寻所需的书籍。次日天蒙蒙亮,他便起身,独自一人悄然出了荣国府,一路打听,朝着神京城中最大的书坊——“翰墨斋”行去。
至坊前,但见一座三层楼阁,匾额上“翰墨斋”三字苍劲有力。推门而入,一股混合着墨香与旧纸的特有气息扑面而来。店内宽敞明亮,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类书籍,店内寥寥数位书生或静立翻阅,或低声交谈,环境清幽雅致,书卷气十足。
一名伙计见贾琮虽衣着半旧却气度沉静,忙迎上来客气询问:“这位小公子,需要些什么书?”
贾琮还礼道:“有劳小哥,我想寻些童生试的应试指南、制艺解析,最好还有宛平县近年县试的考题汇集。”
伙计闻言,引着贾琮来到一侧较为僻静的书架前,指着其中几层道:“小公子要的书大抵在此处。另外,本店东家有言,凡购四书五经及科举正经书籍者,皆可在此免费观阅、抄录,只一条,务必爱惜书籍,不得损毁。”
贾琮心下顿生感慨,这书坊东家倒是位仁善之人,此举不知为多少贫寒学子提供了方便。他如今虽有些银钱,但能省则省,便道:“多谢小哥,我先在此看看。”
说罢,他竟不拘小节,直接席地而坐,从架上抽出一本《制艺雏形》,便沉浸其中。他看书极快,一页页翻过,目光扫过之处,内容便已清晰印入脑海,并能迅速理解其中关窍。
约莫一个时辰后,书坊内进来一位身着素色锦袍、精神矍铄的老者。老者目光扫过店内,掠过席地而坐的贾琮时,脚步微顿,略觉诧异——这般坐姿,未免有些不拘小节。但他也未多在意,径直入了后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