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县沉思片刻。他深知这些考生不过是不甘心,但众怒难平,若不能彻底打消疑虑,恐对贾琮今后的科举之路也有影响。
“好!”周知县一拍桌案,“本官就答应你们!三日后,在县学明伦堂,本官将亲自考校贾琮,你等可推举十人旁观!若贾琮果真有真才实学,你等须得心服口服,并向其道歉!”
“若他不过是徒有虚名呢?”李思远急忙问。
“那本官自当重定案首,并向上峰自请处分!”周知县斩钉截铁道。
李思远却怕到时候周知县继续袒护,便补充,“希望大人能请府尹大人和学政大人到场!”
周知县看了他一眼,“看来你们是不相信本官的人品了!不过无妨,本官自会去邀请二位大人来做见证!”
五人交换眼神,最终齐声道:“谨遵大人安排!”
待到几人离开,周知县冷笑一声,自己找死非要请人来见证,那就不能怪本官了!
消息传到荣国府时,贾琮正在书房温书。
小厮匆忙来报:“琮三爷,门外有县衙差役求见,说周知县有请。”
贾琮心下疑惑,随差役来到县衙,才知短短三日间,竟发生了如此大的风波。
“贾琮,本官已答应那些考生,三日后在县学明伦堂当场考校于你,你可愿意?”周知县问道,眼中有关切之色,“若你不愿,本官也可另想办法,毕竟案首已定,本官有权维持原判。”
贾琮沉思片刻。他明白,若是退缩,即便保住了案首之名,也会永远被人质疑是走了后门。这对将来仕途极为不利。
“学生愿意接受考校。”贾琮平静道,“只是学生有个请求。”
“但说无妨。”
“既然他们质疑的是学生全部四场考试的内容,不如就按照县试内容,让他们出题,学生重新作答。经义、策问、试帖诗,一概不落。”贾琮道,“如此,方能服众。”
周知县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少年,没想到他不仅不怯场,反而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你可想清楚了?这意味着你要在众人注视下,连续作答数个时辰!”
贾琮微笑:“学生场场提前交卷,本就省了不少时间。如今重现考场,想必也不会用时太久。”
周知县闻言,放声大笑:“好!有气魄!本官果然没有看错人!”
三日后,县学明伦堂前,人头攒动。
不仅几名考生代表在场,还有许多闻讯而来的士子文人,都想亲眼见证这场关系名誉的考校。
贾琮从容步入堂中,向府尹大人、学政大人、周知县及其余各位官员行礼后,安然入座。
“贾琮,你可准备好了?”周知县问道。
“学生准备好了。”贾琮平静地回答,目光扫过在场那些质疑的面孔,最终落在李思远、王明远等人身上。
周知县点头:“那么,考校开始!由你们李思远你等五人按照县试题型出题,贾琮现场作答!”
李思远等人一阵窃窃私语,过了良久终于出好了一套题,交到贾琮手中。
贾琮凝神静气,审题作答,笔下行云流水,不见丝毫滞涩。经义深解,他引经据典,阐发精微;时政策论,他切中时弊,见解独到。
围观众人初时还带着质疑的目光,渐渐变得惊讶,继而转为敬佩。
两个时辰后,贾琮已然完成前三场的内容,开始最后一场的策论。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师爷匆忙进来,在周知县耳边低语几句。
周知县面露惊讶,随即起身道:“暂停片刻,有贵客到。”
众人疑惑间,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缓步走入堂中,身后跟着几位文人打扮的中年人。
“赵尚书!”有人惊呼出声。
贾琮抬头,果然看见老师赵文渊面带微笑地站在堂前。他连忙起身行礼。
赵文渊向府尹大人拱手:“魏大人恕罪,老夫不请自来,听说小徒在此接受考校,特来旁观。”
魏府尹忙道:“尚书大人光临,下官荣幸之至。”
周知县却心中却暗叫不好,赵尚书此时前来,难免被人说是来为徒弟撑腰的。
果然,李思远远等人交换眼神,面露不满。
赵文渊何等人物,一眼看穿众人心思,笑道:“诸位不必多虑,老夫只是旁观,绝不干涉考校。不仅如此,老夫还请来了几位朋友——”
他指向身后几人:“这位是国子监司业张大人,这位是《北直隶文编》主编刘先生,都是文坛大家。就由他们与周大人一同评判,以示公正,如何?”
众人哗然。这几位都是北直隶有名的文人学者,若有他们参与评判,结果自然无可指摘。
周知县转忧为喜:“如此甚好!有诸位大家共同评判,再无徇私之嫌!”
考校继续。贾琮心无旁骛,笔下生风,不过一个时辰,已完成全部答题。
几位大家轮流阅卷,初时面色平静,越看越是惊讶,不时交换眼神,点头称许。
最后,赵文渊拿起贾琮刚刚作出的试帖诗,朗声读道:
“圣泽涵濡际,仙膏渥泽时。霏微融圣化,淅沥感恩私。润物功堪拟, ......”
读罢,堂内一片寂静。
良久,国子监司业张大人长叹一声:“‘淅沥感恩私’...妙哉!此一句,意境全出,非大才不能为也!”
刘主编也点头:“经义深解,可见功底深厚;策论时务,切中要害;诗赋更是绝妙。周大人取此子为案首,实至名归!”
魏府尹看向五名考生代表:“诸位还有何疑问?”
李思远等人面如死灰,低头不语。
王明远忽然上前一步,向贾琮深深一揖:“贾兄大才,在下心服口服!前日多有冒犯,还请海涵!”
周知县见状,朗声道:“既然如此,本案首之名,再无异议了吧?”
众人齐声道:“心服口服!”
只是这时,一直未曾开口的北直隶学政,一拍桌子,“你等几人,技不如人,心怀嫉妒,造谣生事,哪有半分读书人风范!此次未过县试者三年内禁考,通过着,取消本次成绩,明年另考吧!”
五人顿时如丧考妣,连连求饶,但是学政大人毫不理会,示意周知县把人赶出了县衙。
赵文渊走到贾琮身边低声道:“琮儿,经此一事,你的才名将传遍北直隶。但记住,科场之路漫长,勿骄勿躁。”
“学生谨记老师教诲。”贾琮恭敬回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