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悄然流淌,曾经黏在父母身边的小阿叙,如今已是个半大少年,身量抽长,眉眼间的稚气逐渐被青涩的棱角取代。随之而来的,是渐渐闭锁的心扉,许多心事不再像儿时那般,毫无保留地向父母倾诉。
林潇南细心留意到,最近一段时间,阿叙似乎养成了一个新“习惯”。
那天早晨送他上学,在校门口,她偶然瞥见阿叙从书包里拿出学校每天发的学生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插上吸管就喝,而是顺手递给了一个站在他旁边、身形略显单薄的男同学。那男孩接过牛奶,低声说了句什么,阿叙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便一起走进了校门。
起初林潇南以为只是同学间偶尔的分享,并未在意。但接连几天,她留心观察,发现阿叙几乎每天都把自己的那盒牛奶给了那个男孩,自己则空着手走进教室。
这天吃晚饭时,看着儿子快速扒饭、似乎急着回房间写作业的样子,林潇南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下了筷子,用尽量随意的语气开口问道:“阿叙,妈妈问你个事,你是不是……不喜欢喝学校发的牛奶了?”
阿叙夹菜的动作顿了一下,抬眼看向妈妈,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随即摇了摇头:“没有啊。”
林潇南看着他,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糊弄的认真:“那我怎么好几次看到,你都把自己的牛奶给那个同学了?下次别这样了,你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人家想喝,他妈妈会给他买的。”
她本意是担心儿子自己营养跟不上,也怕给别人家添麻烦。
阿叙闻言,沉默地低下头,用筷子戳着碗里的米饭,过了好几秒,才用那正处于变声期、有些沙哑的嗓音,闷闷地说了一句:“他……他没有妈妈。”
这话像一颗小石子,轻轻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林潇南心里漾开一圈复杂的涟漪。她愣住了,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看着儿子低垂的脑袋,她心里瞬间被一股柔软而酸涩的情绪填满,既有对那个陌生孩子的同情,更有对儿子这份不声张的善良的动容。
“他……”林潇南的声音不自觉地放得更柔,“他没有妈妈啊……那你……”她一时不知该如何措辞,心疼那个孩子,也更心疼自己儿子这份默默承担。
她想了想,很快做出了决定,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温柔与干脆:“那你明天开始,带两盒奶去学校。你自己一盒,给他一盒。你也要喝,知道吗?不能只给别人。”
阿叙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但随即又犹豫了一下,小声试探着问:“妈妈……那……能不能拿三盒?”
一直安静吃饭,实则竖着耳朵听的韩彻,此刻也抬起了头,沉稳的目光落在儿子身上,带着一丝探究:“三盒?为什么需要那么多?”
阿叙面对父母询问的目光,这次没有躲闪,声音清晰了些:“他……他家里还有一个小妹妹。他每次拿到牛奶,自己都舍不得喝,都是带回家给他小妹喝的。”
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林潇南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揪了一下,又软又涩。她几乎是立刻点头,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行!带三盒!以后每天都带三盒!”她看向韩彻,眼神里传递着明确的信息。
然后她补充道:“要是学校发的奶不够了,或者他想给妹妹换换口味,就跟妈妈说,让爸爸去买!”
阿叙立刻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一家之主——韩彻。
韩彻放下筷子,看着儿子那双酷似自己的眼眸,那里面有着少年人的纯粹善良,也有着一份不易察觉的、想要帮助同伴的担当。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骄傲和欣慰。他点了点头,语气沉稳而有力,带着绝对的支撑:
“行。当然行了。”他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看向林潇南,带着点戏谑,更多的是认同,“你妈妈都发话了,咱们家库房管够。”
阿叙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少年人完成一件“大事”后的轻松和满足:“谢谢爸爸!谢谢妈妈!”
晚饭后,韩彻看着儿子回房的背影,对身边的林潇南低声道:“这小子……长大了。”
林潇南靠在他身边,眼中带着柔和的光:“是啊,懂得照顾别人,心疼弱小。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夜色温柔,笼罩着这个温暖的家。一盒小小的牛奶,承载的不仅是营养,更是一个少年悄然萌芽的责任感与善良,以及一个家庭,对这份善意最坚实的支持与呵护。韩彻想,或许,这就是养育孩子过程中,最值得骄傲的时刻之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韩教官的专属小迷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