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

老周不庄

首页 >>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 >>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镇国傻世子万历1592精灵之传奇训练家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亡命之徒启明1158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大乾憨婿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 老周不庄 -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全文阅读 -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txt下载 -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章 坐收万户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荀彧也忍不住落了泪,但他却没时间悲伤,起身向荀悦、孔融拱手行礼。

“彧有要事,向天子禀报,请二位暂避一时。”

荀悦、孔融互相看了一眼,难得的没有说话,起身告退。他们清楚,不是荀彧不信任他们,而是他们要商量至关重要的秘密,多一个人听,就多一份泄露的危险。

该让他们知道的,荀彧自然会告诉他们。

等荀悦、孔融退下,荀彧和贾诩起身落座,贾诩先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天子静静地听着,不时的问一两句。

曹操兵败已成事实,具体细节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他更关心袁绍有什么要求。

如果说曹操虽然跋扈,至少还承认他是先帝血脉,汉室正统的话,那袁绍就没这么好的心情了。很久之前,袁绍就说他不是先帝血统,又是董卓所立,根本不配为天子。

后来之所以承认,是因为曹操日渐强大,袁绍却迟迟无法彻底击败公孙瓒,只得承认他的身份,以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去年年初,袁绍攻破易京,杀死公孙瓒,控制了幽州后,就不再进贡,还让人散布汉德将尽之类的谣言,野心昭然若揭。如今曹操阵亡,袁绍进军中原,会不会承认他的身份,对天子来说至关重要。

被认定为冒充皇家血脉的,从来没有好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贾诩简单说完战事经过后,随即说起了袁营谋士的重大分歧。

袁绍这次出征的主力本来是冀州人,袁谭带来了一些青州兵,可是数量有限。激战近一年,冀州兵损失很大,先是颜良、文丑被杀,后来审配又被调回冀州,眼下在中原的数量也就是三万多人。

曹操阵亡,曹洪率部归降,袁绍将曹军分成了三部分。

曹洪、夏侯渊等人率领的精锐,归袁绍本人直接指挥。

徐晃、张辽等人则转属并州刺史高干,准备向关中进军。

夏侯惇、曹仁、于禁、路招等人跟随袁谭,准备去青徐,平定臧霸等人。

夏侯惇留守河南,麾下屯田兵虽然战斗力不强,数量却不少。

乌巢之战时,袁谭还击败了曹仁、曹纯,俘虏了他们率领的大部分骑兵。

再加上郭图、荀谌、淳于琼等人的支持,袁谭实力大涨,不可小觑。如果袁绍这时候代汉,太子只能是袁谭的,袁尚没有什么争夺的机会。

冀州人当然不愿意。

所以,以沮授为首的冀州谋士表示,虽然曹操败亡了,但刘表、刘璋等汉室宗亲还在,不会坐视袁绍代汉。这里宣布代汉,他们立刻会称帝,到时候荆州、益州就不可能劝降,只能强攻了。

所以,最好还是等一等,以天子名义命令刘表、刘璋来朝,拿下荆州、益州,再代汉也不迟。

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暂时维持现状,袁绍以大将军身份辅政,不谋求代汉。

听到这里,天子轻轻的吁了一口气。

只要袁绍没有立刻行动的意思,他就还有机会,虽然机会很渺茫。

“依二位之见,朕当如何应对?”

荀彧和贾诩交换了一个眼神,躬身行礼。“陛下,形势紧急,当做进退之计。”

“进如何,退又如何?”

“进,则遣人联络刘表、刘璋,命他们勤王。退,则做禅让准备,臣等随陛下离开中原,择一偏僻之地,延续汉室,以图再兴。”

天子沉吟良久,一声叹息。“天下虽大,哪里还有我君臣栖身之地?”

“有。”荀彧坚定地说道:“陛下可去江东,可去益州,可去凉州,可去辽东。”

“辽东?”天子愣了片刻。“怎么去?”

江东好说,孙策曾想奔袭许县。现在孙策死了,孙权继位,年轻不能服众,有天子降临,他求之不得,应该不会拒绝。

益州刘璋是汉室宗室,也有可能接受他。

凉州虽然疲惫,却是贾诩的故乡。

辽东算怎么回事?和朝廷一点联系也没有。

荀彧说道:“袁绍二子相争,次子袁熙明哲保身,置身事外,或可一用。若能夺取辽东,陛下效箕子朝鲜故事,未尝不可。”

“这能行吗?”

荀彧神情坚毅。“臣等自有安排。”

天子点点头。“事已至此,也只能试试了。”

——

袁熙一路北上,途经中山,在无极甄家停了三天,与甄宓的家人见面。

得到消息,不仅甄氏宗族全部赶来,就连甄宓的母舅张鸿也赶来了。

张鸿是常山人,张氏也算得上当地的大族,只不过没出什么高官、名士,所以仕途上没什么成就,在士林中也没什么名声。眼下常山张氏最出名的就是曾出任太尉的张颢,不过他名声不好,兄长张奉又是臭名昭着的中常侍,连张家人自己都不愿意提。

但常山张氏很有钱,一些是张奉、张颢贪腐所提,更多的是张氏历代经商积攒而来。

和中山甄氏一样,常山张氏也是大商人。

得知可以随袁熙去幽州做官,张鸿很心动,却又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不能胜任,连累袁熙。

张鸿毕竟是母舅,也知道甄宓命数贵不可言。

袁熙想了想,觉得他们的担心也有道理,人言可畏,他也不能完全不顾忌。

商量之后,决定从甄氏、张氏挑几个年轻人,由他带到幽州,带在身边历练,过些年或许能有大用。

至于张鸿等已经成年的人,还是帮他做生意,轻门熟路,不会有问题。

幽州也有很多生意需要打理的。

张鸿等人很满意,一口答应。

袁熙交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多买一些好铁,打造甲胄和武器,尤其是马铠。

之前为了有理由去官渡,他将幽州仅有的马铠全部送到了官渡,还加急赶制了一些。如今郡武库里别说马铠,连一片甲片都没有,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战事。

张鸿拍着胸脯答应,这件事不仅能办,而且不难。

只要袁熙给他授权,他很快就能准备好袁熙所要的铠甲、兵器。

中山就有铁官,他们做铁器生意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和国相府的官员很熟。

想到中山的铁官,袁熙就更想争取鲜于辅了。

渔阳也有铁官,就是郡治以北,眼下掌握在鲜于辅任命的太守府长史田豫手中。

他委托张鸿去一趟渔阳,想办法见鲜于辅,传达他的善意,探探鲜于辅的口风。

——

十月下,袁熙回到了幽州。

别驾韩珩带人赶到州境迎接。

一见面,韩珩就告诉袁熙,刺史府已经收到了大将军袁绍的命令,知道官渡大捷的消息。得知袁熙及时赶到乌巢,扭转了战局,韩珩为袁熙感到高兴之余,又有些说不出的遗憾。

袁绍进入中原,掌握朝廷,以后再也没人能挡得住他的野心了。

他不喜欢当今天子,甚至不承认当天子是孝灵帝的血脉,并不是什么秘密。

袁熙找了个机会,与韩珩说了甄宓的梦。

韩珩沉默良久,轻声说道:“看来天命在袁氏,使君将来可以封王。”

袁熙点头附和,这个结果是他能接受的。“我也这么想。不过,天意难测,还望别驾莫要外传,我等顺天应人便是了。”

韩珩露出一丝笑容,对袁熙的态度很满意。

袁熙或许没什么突出的才能,但为人本分,没有太多的野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管天意是不是在袁氏,对袁熙来说,都不重要。反正他既不是袁绍的长子,也不是袁绍最喜爱的儿子,只是机缘凑巧,得上天示警,挽救了战局而已。

没有他,袁绍也许会败,却不至于死。

即使是现在,他也不相信袁熙梦中所言会全部成真,袁绍居然会在大败后两年死去。

胜败乃兵家常事,至于么?以袁绍手握四州的实力,整军再战,还是有机会的。

“我想劝降鲜于辅,别驾可有妙计?”

一提到鲜于辅,韩珩立刻来了精神。“珩正要与使君商议此事。官渡大捷的消息传来后,州郡震动,不少人赶来探问消息,有依附之意。其中一人,最为足智多谋,得众人之心,使君不妨向他问计。”

“谁能让别驾这么看重?”

“隐士田畴。”

袁熙吃了一惊。

他知道田畴,也知道田畴隐居在徐无山,曾派人前去邀请田畴出山。田畴虽然客气,亲笔回信,却一直没有接受他的辟除,现在突然出山,主动来见,着实有些意外。

“他在哪儿?”

“就在刺史府。”

袁熙恨不得立刻见到田畴,可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如果来见的是鲜于辅,或许不奇怪,但来的是田畴,多少有些诡异。

鲜于辅是幽州大族,宗族甚众,有与曹操见面的经历,还接受了曹操的任命,是摆在明处的敌人。在无力抵抗的情况下,选择投降以保宗族的可能性很大。

田畴却是隐士,又与曹操没有直接联络,就算袁氏得了天下,掌控幽州,也不可能去找他麻烦。

他没有潜在的危险,却主动来见,肯定有原因。

难道是为鲜于辅说情?

——

田畴三十出头,可能是因为常年隐居山中,风吹日晒,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但难掩豪气。

他没有戴冠,头上只有一幅布巾。身上穿着臃肿的冬衣,也是布质,猛一看,和普通的百姓没什么区别,只有看到他的眼睛时,才会意识到此人绝非等闲。

那是一种登过高山,见过高人的眼神。

只是眼下看起来有些失落,有些茫然。

袁熙进门的时候,他正站在庭院中出神。

听到脚步声,他微微一振,随即恢复了镇定,转身看向袁熙,脸上随即浮现出淡淡的笑容,拱手施礼。

“右北平处士田畴,见过使君。”

袁熙微微一笑,拱手还礼。“处士隐居徐无山,聚徒教授,在这乱世中自得其乐,今日出山,再入尘俗,不知何以教我?”一边说,一边举手示意,请田畴登堂。

“岂敢。”田畴跟着袁熙登了堂,分宾主落座。“使君乌巢一战,力挽狂澜,可喜可贺。”

“只怕我之喜,却是有些人的悲。”袁熙不打算和田畴迂回,直截了当的说道:“处士此来,是为鲜于辅做说客么?”

田畴淡淡地说道:“鲜于辅不需要说客,但使君需要人提醒。”

“哦?”

“鲜于辅藏在山中,使君不去攻打,或许可相安无事。使君若主动进攻,只怕会有所挫折。”田畴轻声笑道:“除非使君像曹操一样,明知冒险,依然舍身不顾,以求侥幸。”

袁熙有些不高兴。“处士这是吓唬我么?”

“非也,畴只是想告诉使君,运气这种事,可一不可再。使君想平定幽州,终究还是要靠人谋。”

袁熙眼神闪烁,沉默不语。

他知道田畴说得对,但他对田畴的态度很不爽。

一旁的韩珩见状,拱手笑道:“既如此,敢问田君高见。”

田畴打量了袁熙一眼,见袁熙没什么反应,只当是袁熙不好意思开口,只能让韩珩出面寒暄,便欠身施礼道:“别驾言重了。畴山野之人,哪有什么高见。只是身为幽州人,久历兵灾,不希望幽州再经战火,这才冒昧前言,有一言相劝。”

韩珩向袁熙使了个眼色。

袁熙会意,笑道:“洗耳恭听。”

——

田畴说,幽州胡汉杂居,形势比较复杂。

但总体来说,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安抚,而非征剿。这一点,在刘虞主政幽州的时代就已经得到验证,而公孙瓒的败亡,也证明了以武力征剿绝非上策。

袁绍击败公孙瓒后,几乎沿袭了这一思路。

但是,他走得太远了。

袁绍为了拉拢乌桓人,不仅将袁氏族女嫁给几个乌桓首领,还矫诏封他们为单于,直接导致乌桓人骄纵不法,肆意妄为,反过来欺压汉人百姓。

田畴本人就被乌桓人骚扰过,好在他有实力自保,幸免于难。

其他人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鲜于辅等人继承刘虞遗志,原本和乌桓人相处还可以。被袁绍打破平衡后,也遭到不小的损失。他们反对袁绍,很大程度上和这件事有关。

如今袁绍大破曹操,鲜于辅等人形势更加不利,而乌桓人却会气势更盛。如果不加以抑制,这些人会给幽州带来新的灾难。

田畴此来,就是希望袁熙身为幽州刺史,能够把握好尺寸,不要让乌桓人成为祸害。

“使君想必也知道,并州的匈奴人已经深入河东,一度马踏洛阳,兵锋直指汝颍,使君的家乡也未能幸免。如果使君不对乌桓人加以约束,任由他们越过燕山,则不仅幽州有难,冀州也将成为他们的牧场。届时,大将军问责,使君如何应对?”

袁熙听懂了田畴的意思,沉吟不语。

田畴见状,又劝道:“胡虏不知礼义,唯强者是从,可用而不可纵。当初何进为大将军,为除阉竖,一时糊涂,召四方兵入京,致有董卓之乱,令尊亲历其事,更有家族五十余口死于董卓之手。如今令尊为大将军,若不借鉴前事,只怕将来会重蹈覆辙,后悔莫及。”

袁熙眼神一凛,看向田畴,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身体。

不得不说,田畴这句话很有说服力。

董卓入京,是袁氏心头永远的痛。

阖族老少五十余口,被董卓斩于长安市口,遗骸至今未能迁回汝南安葬。

“依田君之言,当如何处之?”

“扶正方能祛邪。胡人势大,正是汉人相争而力弱之故。使君若能扶正汉人,不纯任胡人精骑,胡人自然气弱。使君乌巢一战,已知渔阳突骑之利。若能招抚鲜于辅、田豫等人,为使君驱使,或送往大将军帐下效力,何愁胡人势大?”

袁熙笑了。

图穷匕现,田畴果然是来为鲜于辅做说客的。

不过,他说得有理,的确不能再纵容乌桓人乱来了。

“鲜于辅愿降么?”

田畴起身。“畴不才,愿为使君口舌。”

袁熙含笑点头。“那就辛苦处士了。熙不才,敢请处士为佐,朝夕请教,共安幽州,还请处士不要推辞。”

田畴再拜。“承蒙使君不弃,早有效力之心,敢受命。”

袁熙随即与韩珩商量,任命田畴为治中。

治中与别驾同为州大吏,身份尊贵,权力也极大,委任也非常慎重,非心腹不可。袁熙坐镇幽州,无人可用,只有韩珩出任别驾,成为了他唯一的臂膀,治中则一直虚悬。

如今有了田畴出任治中,很多事就好处理多了。

这边刚刚说好,袁熙正准备设宴,为田畴接风洗尘兼饯行,许褚走了进来。

“使君,有诏书到。”

袁熙不敢怠慢,连忙起身,准备接诏。

虽然天子已经是傀儡,但诏书就是诏书,该有的仪式还是要有的。

田畴盯着许褚看了又看,欲言又止。

一会儿功夫,几个人走了进来,正中间的是一个年约半百的儒生,高个子,身材瘦削,穿着厚厚的冬衣,依然冻得脸色发青,鼻涕直流。

袁熙一见,连忙迎了上去,拱手施礼。“孔公,好久不见。”

来人正是圣人之后,知名狂生,大儒孔融。

三年前,奏天子诏书,持节到邺城封袁绍为大将军、邺侯的,就是时任将作大匠的孔融。

现在孔融不远千里,来到幽州,自然是袁绍的刻意安排,以示恩宠。

说实话,这都恩宠得有点过分了,远远超出了袁熙的意料。

“显雍,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孔融眉开眼笑,刚说了两句,又有清鼻涕流了出来,只好暂停,掏出手绢,擦了擦,才接着说道:“一战斩杀曹孟德,如今大将军入朝主政,四方响应,太平可期。”

袁熙笑了两声,请孔融上堂,先传诏。

孔融登堂,展开诏书。

袁熙、韩珩、田畴等人纷纷跪下。

孔融清了清嗓子,宣读诏书。

天子以乌巢之功,封袁熙为涿侯,食邑万户,拜镇北将军,领幽州牧,统幽州军政。

袁熙又惊又喜,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就万户侯了?

镇北将军、领幽州牧,父亲袁绍这是要将幽州全部交给我?

袁绍掌四州,只有他亲自坐镇的冀州是州牧,青州、并州和幽州都是刺史,用意自然是居重驭轻,不让他们权力过大,反压冀州一头。

这次这么大方,着实少见。

袁熙心里不解,却不好多问,接了诏书,一边请孔融入座,一边介绍韩珩、田畴。

孔融打量了田畴两眼。“天子提过你,说你是个义士。”

田畴愣了片刻,面向南跪倒在地,再起身时,已是泪流满面。

韩珩神情有些尴尬,不安地看向袁熙。

袁熙也看着孔融,却没说话。他虽然不是什么权谋高手,毕竟是世家子弟,见惯了这种事。孔融突然来这么一手,要说是无心的,他才不信。

这老头,一举一动都有用意,而且他不喜欢藏着,一定要摆在脸上,生怕你不知道。

孔融嘿嘿一笑。“天子落难西京时,他去见过天子。”

袁熙点点头,心道田畴是什么人,我比你清楚。“孔公,你鼻涕流嘴里了。”

孔融一惊,连忙掏出手绢擦拭,随即又明白了袁熙的调侃之意,不禁笑骂道:“这天气,真不愧幽州之名,我穿了那么多,还冻得跟鬼似的。”

“到了幽州,孔公就该入乡随俗,穿点皮的,只有丝絮是扛不住的。白天还好,到了晚上真会冻死人。你这身子骨,万一折在幽州,我可没法向朝廷交待。”

“竖子,能不能说点好的?”孔融大怒,瞠目而视。

袁熙嘿嘿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他相信,孔融已经听懂了他的意思。他是无欲无求,不想参与兄弟之争,但他不傻,用脚趾头也能猜出孔融的来意。

不就是曹操没了,天子觉得他这个袁绍次子可以争取一下么。

诏书是袁绍的意思不假,但孔融此行真正要传达的,却是天子的意思。

所以孔融借田畴向他表示,虽然你袁氏势大,但天下还有忠心朝廷之人,你幽州也不例外。

他则以牙还牙,向孔融表示,你小心点,管好嘴巴,别莫名其妙的死在幽州。

他不是非要拒绝天子,实在是孔融这样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现在不给孔融难堪,回头传到袁绍耳中,就是有意做朝廷内应了。

宁可孔融死,他也不想受损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女穿男七零爱上女配后我做了赘婿诸道学宫剑圣狂想曲重生娇妻已上线陆尘李清瑶免费看小说诸界之深渊恶魔落河三千星航海与征服赛尔号之星河战役秦风杨如雪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万古神帝张若尘玉宸金章霍格沃兹:这个华夏学生不对劲重生之我为书狂互换后,我和情敌HE了青灵道尊【陈家的崛起日记】在末日游戏世界求存的我没有问题我在致命游戏里当透明麻衣大相师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
经典收藏正新冰山王爷的搞笑妃开局当太监,我一样权倾天下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明猛回头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商业三国明末大军阀大唐房二三国之乱臣贼子要凉,我爹是太子!三国列卒:小兵逆袭暴君总想生三胎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我于历史中长生万界临时工汉室可兴大国航空
最近更新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蓝月闪烁之时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晚清三杰恩仇录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1621,不一样的大明跛王爷祖宗们,时代变了荣国府,抱歉,不稀罕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青铜账簿与铁王座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临安风骨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 老周不庄 -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txt下载 -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最新章节 -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