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在医无虑山练兵、避暑的时候,袁尚、审配却遇到了麻烦。
一开始,他们打得还算顺利。
公孙度得知袁尚率冀州兵渡海来攻,一面命水师从海面发起攻击,一面亲率三万步骑,赶到辽口,准备拒袁尚于海上,不让他进入辽水。
这个战法有个毒辣之处,就是袁尚率领的大军会面临饮水难题。
海水虽多,人畜却无法饮用,他们需要从陆上取水,最直接的水源就是辽水。
袁尚、审配也清楚这一点,发起强攻,派战船驶入辽水,抢滩登陆,与公孙度恶战。经过持续半日的苦战,再加上关羽率部从辽水上游返回,有抢占辽队的可能,公孙度不得不主动后撤至辽队,让袁尚、审配进入辽水。
袁尚随即分兵,派审配率部追击公孙度,自己率领青州水师,迎战辽东水师。
又是一场大战后,辽东水师不敌,主动撤退。
接连两场胜利,让袁尚有些飘飘然,留下一部分青州水师扼守辽口,自己则赶往辽队,与审配会合,准备强攻辽队,再进逼襄平。
就是这个时候,战局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一是关羽主动撤退,拒绝与袁尚合兵一处。
一是青州水师不肯出战,说天气太热,他们也完成了任务,将袁尚送到了辽东,又击退了辽东水师,没有理由参与攻城。
具体是什么原因,袁熙不得而知,他收到的战报里没提,只知道袁尚如今进退两难。
面对据城而守的公孙度,他进不能克,退又不甘心。
尽管如此,袁尚也没有向袁熙求援,甚至没有在战报里示弱,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战事进展不如预期,可能要多花几天,让袁熙不要着急调回刘备所部。
可是郭嘉从字里行间读出了袁尚的窘境。
“这就是兄弟相争的征兆。”
袁熙虽然也有这样的感觉,却不愿意承认。这真不是什么让人骄傲的事。
“不至于吧。显思虽然没有来,却将青州水师派来了。”
“他派青州水师来,是为了助君侯立功。如今冀州人想抢功,他自然不肯出力了。”郭嘉敞着怀,靠着凭几,示意两个鲜卑婢女用点力气扇风。虽然医无虑山没有中原那么热,中午还是有点闷的。
袁熙揉了揉鼻子,强忍打喷嚏的冲动。
郭嘉喜欢用香,味道比那两个婢女还重。平时倒还好,天气一热,出了汗,这味儿就有点呛人了。
“那我应该去吗?”
“不能去。”郭嘉立刻阻止。“君侯如果之前去,也就罢了。现在去,冀州会以为君侯是故意看他出丑。”
“那怎么办?”
“不要急,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郭嘉笑笑。“真要说起来,公孙度更着急。拖得越久,襄平越容易生乱。不管过程有多狼狈,损失有多大,只要能攻克襄平,冀州就有功。”
袁熙仔细想了想,决定接受郭嘉的建议,暂时不去辽东。
万一袁尚以为他是去争功的,反而不好办。
“我能帮他做点什么?”
郭嘉转头看着袁熙。“君侯什么都不要做,就是在帮他。”
袁熙皱眉。“就这么看着?”
“对。”郭嘉冷笑一声。“公孙度实力有限,就算冀州犯一些错,也不会有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借此机会,让冀州知道战场凶险,胜利绝非唾手可得,或许能让他将来少犯一些错。”
袁熙连连点头。
果然还是旁观者清,他太担心袁尚的安危,却忘了这对袁尚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历练机会。
对手够强,却又没有强到能击败他的地步。
有审配那样的谋士辅佐,袁尚除非作死,否则不会有生命危险。
青州水师再有意见,也不可能看着袁尚死,载着他返回冀州总是可以的。
兄弟,不是兄长不想帮你,实在是不能帮你。
努力!
“那我能干些什么?”
“君侯有意的话,不如算算双方各有哪些优劣。如果你是其中一方,又该如何弥补不足,等待战机。”
“弥补不足,等待战机?”袁熙愣了一会儿,忽然明白了郭嘉的意思。“这就是先为不可胜?”
郭嘉点点头。“守住根本,才有办法。否则会如项羽一般,百战百胜,却越战越弱,最后一战而亡。”他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转过了头,没有再说下去。
袁熙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没注意到郭嘉的举动。
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公孙度的弱点是什么?如果我在襄平,如何才能取胜?
反复权衡了很久,袁熙却发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如果没有冀州的支援,他就算去了襄平也无法战胜公孙度,因为后勤补给太难了。哪怕有青州水师帮忙运输,幽州也拿不出足够的钱粮来支持这场战事。
而有冀州兵助阵,袁尚、审配就不会听他的命令。
现在这种形势,反而是最理想的状态。
如果将他换成袁尚,他又无法得到青州水师的全力支持,只能依赖以步卒为主的冀州兵。想在野战中取胜,他不得不寻求刘备、关羽的帮助。
这可能是他与袁尚相比,唯一的优势。
他可以委曲求全,向刘备、关羽开口,袁尚却未必肯。
想了一会儿,袁熙觉得脑袋有点疼,人也莫名的疲惫,比恶战一场好不到哪儿去。
想想老父亲袁绍在官渡,与曹操对峙大半年,每时每刻都处于这种状态,他忽然间有些同情袁绍。
年过半百,还要承受这样的辛苦,真不容易。
但是这还没完,袁氏虽然得了中原腹地,四角却还在敌人的手中,只有幽州有迅速解决的可能,江东、益州、凉州看起来都不像是好啃的骨头。
长路漫漫啊,老父亲也要努力。
袁熙叹息着,打了个哈欠,睡着了。
夏日炎炎正好眠。
——
袁尚登上将台,远眺战场,剑眉拧成了疙瘩,俊秀的脸庞看起来也有些狰狞。
天午的阳光很热,即使衣衫轻薄,他还是觉得阳光刺眼,热浪灼人。
“谁说幽州清凉,可以避暑?”袁尚咒骂着,喝令身边的侍从用力扇风。
侍从满头是汗,却不敢申诉,只得加大了力气。但他已经扇了太久,胳膊酸软,没几下就又慢了下来。
袁尚大怒,伸手就要拔刀。
审配拦住,从侍从手中接过便面,示意他赶紧下去。侍从如逢大赦,感激的行了一礼,匆匆下去了。
“待会儿,让他出营传令,命关羽来助阵。”
袁尚不解地看着审配。“关羽能听我的?他只会砍了这个侍从的头。”
“砍了正好。”审配面色沉静,逼视着袁尚。“为将者,喜怒不形于色,才能三军安静。大战正酣,未分胜负,使君先急了,传到大将军耳中,可不是什么赞美之词。”
袁尚有些尴尬,又道:“纵使如此,也不能送去让关羽杀吧。”
“关羽杀了使君的使者,使君才有理由直接找刘备。”审配轻轻摇着便面,微风徐来,袁尚不知不觉的也冷静下来,听审配分析当前形势。“幽州有恙,命刘备统乌桓兵在前,有借刀杀人之意,刘备岂能不知?但他来了,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如果我猜得不错,应该是想取辽东。”
“他想取辽东?”袁尚叫了起来,刚刚恢复的脸随即又涨得通红。
“他是要辽东的控制权,不是要战功。”
袁尚眨巴着眼睛,一时没搞明白。
审配解释道:“他不是要与使君争功,而是在使君撤兵之后,接管辽东。所以,他不急着进攻,在一旁看着就行,除非使君向他求援。”
袁尚恍然大悟,又有些不屑。“我需要向他求援?”
“公孙度与使君对峙于此,若有骑兵在辽队、襄平之间往来游击,他就无法坚守了。”
袁尚眨眨眼睛,又道:“刘备虽有数千骑兵,但大部分是乌桓人,他自己才千余人,能当此大任?”
“关羽、张飞皆是万人敌,纵使只有数百骑,一样能惊扰对方。使君别忘了,关羽不久前以三百骑破公孙康万骑,还斩杀了公孙康。”
袁尚抿着嘴唇,无言以对,勉强点了点头。“好吧,就依审公的意思。”
审配转身下了将台,召来那个侍从,交待任务。
片刻之后,侍从带着审配拟就的命令,策马冲出了大营。
——
刘备驻军大辽水以西,离险渎县很近,却没有进城,而是选择了野外扎营。
除了鲜于辅派人接管了险渎县城外,乌桓人不习惯住在城里,更喜欢空旷的野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千多人中,七成是乌桓人,刘备自然要迁就乌桓人一些。
他离辽队只有五六十里,前锋关羽离辽队更近,不到三十里,已经在辽东军的警戒范围以内。再加上关羽斩杀公孙康带来的赫赫威名,他们给公孙度带来的威胁不可忽视。
刘备选择这个位置,自然是精心选择的结果。
他可以利用骑兵的优势迅速进入战场,也可以迅速脱离,避免公孙度将他当成主要对手,反而忽略了真正的敌人——袁尚。万一袁尚问起,他也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辩解。
所以,他心安理得的作壁上观,直到关羽杀了袁尚的信使。
刘备收到消息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天。他非常吃惊,连忙叫来关羽询问。
关羽不以为然,是有这么回事,那个信使行事不当,而且出言不逊,我不杀他杀谁?
袁尚要请我们助阵,应该通过你,怎么能直接给我下命令呢?我又不是他的部将。
刘备要来命令看了一遍,觉得关羽做得有点过分了。袁尚虽然违背了通用的原则,越过他,直接和关羽联系,但算不上命令,最多只能算建议。
袁尚建议关羽率部越过大小辽水,袭扰公孙度的后勤补给,切断公孙度与襄平之间的联络。这个建议不错,对关羽来说也不是很难,关羽就算不接受,也没有杀人的必要。
事已至此,刘备也没办法,只好带上麋竺、简雍,亲自赶往袁尚的大营。
他们现在吃的粮食都是袁尚提供的,总不能一点面子不给。真惹恼了袁尚,直接断他们的粮,甚至撤兵,仅凭他自己,是拿不下辽东的。
双方见面之后,袁尚非常客气,设宴款待,又命美人歌舞助兴,只字不提关羽杀信使的事。
酒过三巡,袁尚再次提起了他的建议,请刘备出手,袭扰公孙度的身后,如汝南故事。
在袁尚的口中,刘备在汝南绝非一事无成,而是战功赫赫,间接造成了曹操在官渡的崩溃。如果他没有回到幽州,而是留在中原,大将军一定会重重酬谢。就算去冀州,袁尚也会委以重任。相比之下,袁熙将刘备安置在辽西,着实有些亏待刘备。
刘备听得心花怒放,觉得袁尚真是自己的知音。
借着酒劲,刘备表示,我一定不负使君期待,不使公孙度有一兵一卒逃回襄平,也不会让襄平有一兵一卒增援公孙度。
袁尚大喜,随即又送了刘备一些礼物,包括能歌善舞的美人两名,骏马一匹,其他的礼物无数。
带着礼物,出了袁尚大营,被风一吹,刘备的酒醒了。
想起自己夸下的海口,刘备后悔莫及,却无法收回承诺。
对方可是袁绍最喜欢的儿子袁尚,得罪了他,自己在袁家父子心目中就没什么地位可言了,就算袁熙想保他,也在斟酌斟酌,权衡一下利弊。
何况袁熙根本不想保他。
走了一路,想了一路,刘备最后决定履行诺言。
攻克辽东,袁尚只是要功,他却可以得到这片土地作为立足之地,受益更多,自然要出点力气。
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商议后,刘备拟定了作战计划。
他将率部越过大辽水,再想办法在小辽水上架设浮桥,派关羽、张飞轮流出击,袭扰公孙度身后,切断公孙度与襄平之间的联络。
为了确保万全,刘备又亲自赶到望平,与鲜于辅见面,请鲜于辅出兵助阵,进逼襄平。
为了让鲜于辅动心,他做出承诺。
城破之日,府库中的财物,一半归鲜于辅。
公孙度经营辽东多年,杀戮豪强,劫其家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重赏之下,鲜于辅心动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