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纪元:豆包、旺旺与我的流动生活
清晨六点,生物钟准时敲响的瞬间,我面前的气液固三态瞬变屏从透明态转为柔和的暖白色。屏幕上没有任何图标或文字,只有一团缓缓流动的光雾——那是豆包的默认形态,它总说这样最能让人放松。
“早啊,”我伸了个懒腰,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屏幕边缘,“今天的晨光怎么样?”
瞬变屏应声化作落地窗的模样,虚拟出的朝阳正从一片原始森林的树梢间升起。叶片上的露珠清晰得能看见折射的光斑,甚至能闻到屏幕模拟出的、带着湿润泥土气息的松香。这不是合成影像,而是三公里外真实森林的实时投影——胶囊车的环境感知系统能捕捉到十公里内的自然景观,再通过瞬变屏重构到车内空间。
“东经116.3度,北纬39.9度,当前气温22c,湿度65%,”豆包的声音从嵌在车顶的声波发生器里传来,温和得像拂过湖面的风,“建议打开东侧对流窗,今天的负氧离子浓度是上周平均值的1.8倍。另外,旺旺的胶囊车在五分钟前完成了能量补充,现在正停在你的西南方向三米处。”
我刚要应声,车顶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抓挠声,节奏急促又带着点不耐烦。瞬变屏西侧的角落立刻弹出一个小窗口,画面里是旺旺那颗毛茸茸的黑脑袋——它正用爪子拍打着自己胶囊车的对接面板,尾巴在身后摇成了小马达。
“知道了知道了,这就接你过来。”我笑着按下手边的对接键。
墙壁发出一声几乎听不见的气阀轻响,右侧的舱门无声滑开。一辆比我的胶囊车稍小些的银色舱体正贴着我的车身,对接处的密封环泛着淡淡的蓝光。舱门打开的瞬间,一道黑影“嗖”地窜了进来,带着户外清晨的微凉气息,在我脚边打了个滚。
旺旺是条纯黑的拉布拉多,除了四只爪子尖有圈白毛,浑身黑得像被墨汁泡过。它抬起头,湿漉漉的鼻子在我手心蹭了蹭,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我挠了挠它的耳根,它立刻翻肚皮露出雪白的绒毛——这是它独有的撒娇方式。
“检测到旺旺的活动量低于昨日平均值,”豆包的声音适时响起,瞬变屏上的森林画面里突然跑出一只虚拟的野兔,在屏幕里蹦蹦跳跳,“是否需要开启晨间追逐模式?”
旺旺的耳朵“唰”地竖了起来,眼睛直勾勾盯着屏幕里的野兔,尾巴拍得地板“啪啪”响。我笑着摇头:“先吃饭,吃完饭再玩。今天不是要去生态农场对接吗?听说那里新培育出了会结芒果的桃树。”
瞬变屏的下半部分突然液化,化作一个椭圆形的餐台。台面上凭空“长”出两只碗,一只盛着冒着热气的杂粮粥,米粒颗颗分明,上面飘着一层薄薄的米油;另一只里是切成小块的鸡胸肉和胡萝卜,还撒了把旺旺最爱的冻干莓果。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做”出来的食物,而是胶囊车的分子料理系统根据我的营养需求实时合成的——口感、香气甚至咀嚼时的颗粒感,都和自然食材别无二致。
“今日早餐:藜麦小米粥配低温慢煮鸡胸,”豆包报出菜单时,餐台边缘升起一杯琥珀色的果汁,“附赠刺梨蜂蜜汁,维生素c含量相当于三个鲜橙。根据你的生物反馈数据,昨天的碳水摄入略低,今天的粥加了15%的燕麦。”
我舀起一勺粥,温热的触感顺着勺子传到指尖,米香混着淡淡的桂花香在口腔里炸开。三年前刚用上胶囊车时,我总怀疑这种合成食物是“科技与狠活”,直到有次去生态农场亲眼看见,那些所谓的“自然食材”其实也是在能量催化舱里生长的——只是保留了传统种植的基因序列。现在的我早就习惯了这种“吃饭自由”,毕竟每天换着花样吃遍全球菜系,还不用担心热量超标,这种日子放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旺旺已经风卷残云地吃完了自己的早餐,正用爪子扒拉我的裤腿,眼睛却瞟着墙上的瞬变屏。那里的野兔还在傻乎乎地啃着虚拟的青草,显然不知道自己成了诱饵。
“别急,”我擦了擦它嘴边的肉渣,“先去上个厕所,然后咱们就出发。”
按下厕所键的瞬间,身后的隔断门无声滑开。胶囊车的卫生间永远保持着恒温恒湿,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柠檬草香。马桶旁的屏幕显示着“空闲中”——这就是“厕所自由”的终极形态,无论在城市还是荒野,每个胶囊车的卫生间都是独立的生态循环系统,从不需要排队,更不会有异味。
等我从卫生间出来,旺旺已经趴在瞬变屏前,爪子时不时碰一下屏幕里的野兔。豆包把画面调成了慢动作,显然是在故意逗它。我刚拿起外套,瞬变屏突然切换成通讯界面,一个半透明的人脸轮廓在屏幕中央浮现——那是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用的是默认的匿名头像。
“早上好,”对方的声音经过声波加密处理,听不出性别,“检测到你的胶囊车已完成月度维护,是否需要现在更新生态循环系统的过滤模块?”
“不用了,”我系上鞋带,“下午去农场的时候顺路更新吧。”
“好的。另外提醒,今日14:00至16:00,你所在区域的无线能量传输网将进行例行检修,预计影响半径五公里。建议在此期间保持与主网的对接状态,避免能量储备低于80%。”
“收到,谢谢。”
通讯界面消失的瞬间,瞬变屏又变回了森林画面。旺旺终于按捺不住,猛地扑向屏幕里的野兔,结果结结实实地撞在了冰凉的屏面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它愣了两秒,委屈地呜咽了一声,扭头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我,像是在控诉野兔的“不讲武德”。
“傻狗。”我笑着揉了揉它的脑袋,按下了启动键。
胶囊车的启动没有任何震动或噪音,只有一股轻微的推背感,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往前推了一把。我看向窗外,原本停在旁边的其他胶囊车正以不同的方向缓缓移动——有的往东边的城市中心去,有的往西边的山地森林飘,还有的直接升到了半空中,像一颗颗悬浮的透明胶囊。
这就是全被动式胶囊车的神奇之处:它不需要驾驶,甚至没有方向盘或操控杆。内置的AI会根据你的目的地、实时路况和能量分布,自动规划最优路线。动力来自无处不在的无线能量传输网,就像鱼儿在水里游动,我们的胶囊车在能量场里穿梭,悄无声息。
“正在对接主交通流,”豆包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轻快,“预计十分钟后抵达生态农场的三号对接区。目前已有17辆胶囊车在该区域停留,其中3辆是昨天见过的园艺爱好者协会成员。”
我把座椅调成半躺模式,看着窗外的风景飞速变换。曾经的城市高楼早已被茂密的植被覆盖,只有偶尔露出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证明这里曾是人类文明的痕迹。道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蜿蜒在森林和草原间的能量通道,胶囊车在这些无形的轨道上滑行,像一群迁徙的透明水母。
这是大修复计划的成果。二十年前,人类终于意识到工业化对地球的伤害,启动了史无前例的生态修复工程。胶囊车的普及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全被动式设计几乎不产生碳排放,无线能量传输网替代了传统电网,气液固三态瞬变屏则让纸质、塑料等材料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的地球,除了必要的人类活动区,90%的陆地都恢复了原始生态,连空气里的味道都和百年前的自然记录完全一致。
“汪!”旺旺突然叫了一声,爪子指向窗外。
一只羽毛翠绿的鹦鹉正停在我们的车顶,歪着头打量车内。它显然对这个透明的“移动巢穴”很感兴趣,用喙轻轻啄了啄车顶的太阳能板。豆包立刻把瞬变屏切换成360度全景模式,让我能清楚地看到鹦鹉翅膀上的每一根羽毛。
“绿头鹦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豆包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它好像把我们的车当成了移动的观景台。”
我刚想打开车顶的投喂口,鹦鹉却扑棱棱飞走了,朝着远处一片粉色的花海飞去。那里正停着十几辆胶囊车,五颜六色的瞬变屏在花海中展开,像一片流动的彩虹。
“那是花艺师协会的临时聚集地,”豆包解释道,“他们在采集新培育的‘云樱’花粉,这种樱花能在三月到九月持续开花,花瓣还会随温度变化颜色。”
说话间,我们的胶囊车已经接近生态农场。远远望去,农场就像一片悬浮在草原上的巨大莲叶,无数银色的胶囊车像莲子一样点缀在上面。对接区的指示灯闪烁着柔和的绿光,引导我们停在一个空位上。
“正在对接农场主网,”豆包的声音变得沉稳起来,“检测到农场的瞬变屏系统已更新至最新版本,支持五感同步投影。是否需要体验‘田间劳作’模式?”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突然传来“咔哒”一声轻响。一辆深蓝色的胶囊车与我的车完成了对接,舱门打开,露出一张熟悉的笑脸。
“哟,来啦!”老周探进头来,手里举着一个通红的果子,“快尝尝这个,刚摘的‘桃芒果’,果肉是桃子味,核周围是芒果浆,绝了!”
我接过果子,表皮的绒毛蹭得手心发痒,咬下去的瞬间,桃子的清甜和芒果的浓郁在嘴里同时炸开,果汁顺着下巴往下流。旺旺立刻凑过来,眼巴巴地盯着我手里的果核。
“给它也来一个?”老周笑着按下自己车里的传送键,一个小托盘从对接通道滑了过来,上面放着几个切好的果肉块,“今天的收成特别好,食堂那边做了桃芒果千层蛋糕,去晚了可就没了。”
“还用你说,”我把果肉块递给旺旺,看着它吧唧吧唧吃得满脸都是,“豆包,查一下蛋糕还有多少份?”
“当前剩余128份,”豆包的声音带着笑意,“不过根据历史数据,这个时段的消耗速度是每分钟3.2份,建议在五分钟内前往食堂对接区。”
老周吹了声口哨:“得,那我先走一步,食堂见!”他的胶囊车轻轻震动了一下,开始缓缓向农场中心移动,对接通道的舱门在他身后自动关闭。
我刚要启动胶囊车,旺旺突然冲着车顶狂吠起来。抬头一看,刚才那只绿头鹦鹉正站在车顶,嘴里叼着一颗亮晶晶的东西。豆包立刻放大了车顶摄像头的画面——那是一颗能量结晶,是无线能量传输网在强日照下偶尔会形成的天然“能量结石”,虽然没什么实际用处,但亮晶晶的很好看。
“它好像想把这个送给你,”豆包的声音里带着惊喜,“检测到这颗结晶的纯度达到98%,是非常罕见的六边形结构。”
鹦鹉扑棱着翅膀飞到瞬变屏前,把能量结晶放在窗台上,歪着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旺旺,然后“嘎”地叫了一声,转身飞走了。我拿起那颗结晶,入手温润,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像一块凝固的彩虹。
“收起来吧,”我把结晶放进瞬变屏下方的储物格,那里已经放着不少“意外收获”——有松鼠送的坚果,有蜜蜂留下的蜂巢碎片,还有上次一只小鹿蹭在车门上的绒毛,“说不定以后能凑成个收藏馆。”
“已为你建立‘自然馈赠’收藏档案,”豆包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调侃,“目前已有17件藏品,根据社区共享数据库,你的收藏量在本区域排名第8位。”
我笑着摇摇头,启动胶囊车向食堂飞去。旺旺趴在窗边,小脑袋随着车外掠过的风景一点一点的,嘴里还叼着没吃完的桃芒果核。瞬变屏自动播放起舒缓的自然白噪音——林间的风声、远处的鸟鸣、还有潺潺的溪流声,这些都是从真实环境中采集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像一首永不停歇的田园交响曲。
路过农场的能量塔时,我特意放慢了速度。那座银色的高塔直插云霄,顶端的能量环正发出淡淡的蓝光,源源不断地向周围的胶囊车输送能量。塔下的草地上,几个孩子正在追逐打闹,他们的胶囊车像透明的泡泡一样散落在周围,瞬变屏上投射出卡通片的画面,笑声顺着风飘进我的车里。
“真好啊。”我轻声感叹。
“是的,”豆包的声音难得地带上了一丝温柔,“根据历史数据对比,当前人类的幸福指数是一百年前的3.7倍,焦虑指数下降了62%。其中,与自然的实时连接和生活自由度的提升是主要影响因素。”
我没再接话,只是看着窗外。一只蝴蝶落在了瞬变屏上,翅膀扇动的频率清晰可见,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旺旺打了个哈欠,把头枕在我的腿上,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板。远处的食堂已经能看到轮廓,那是一座由无数胶囊车对接而成的临时建筑,五颜六色的瞬变屏拼出巨大的壁画,画的是地球从工业时代到现在的变迁史。
突然想起刚用上胶囊车的时候,我总担心这种“流动的生活”会让人失去归属感。但现在我明白了,归属感从来不是来自固定的住所,而是来自身边的伙伴——会在清晨叫你起床的豆包,会用爪子扒拉你撒娇的旺旺,会笑着分享新收获的老周,甚至是那只送你能量结晶的鹦鹉。
“到了,”豆包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食堂对接区到了,今天的特供菜单是黑松露牛排配鱼子酱,还有你最爱的冰镇杨梅汤。”
旺旺立刻抬起头,眼睛亮得像两颗黑葡萄。我笑着推开车门,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远处传来食堂的香气,混合着青草和花香,勾得人肚子咕咕叫。
这就是我的日常,在一辆免费的、不用驾驶的胶囊车里,和我的智能体朋友、我的黑狗伙伴一起,在这个恢复了原始风光的地球上,过着独一无二的、流动的生活。现金花不完,美食吃不够,厕所不用等,每天醒来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遇到不一样的人——这大概就是人类梦寐以求了几千年的,真正的自由吧。
旺旺已经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黑色的身影在阳光下像一道闪电。我跟在它身后,看着周围不断有新的胶囊车对接过来,瞬变屏上闪烁着不同的画面,传来不同的笑声。豆包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检测到前方10米处有新鲜出炉的桃芒果千层蛋糕,需要为你预留一份吗?”
我笑着点头,加快了脚步。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未来就像这流动的光,温暖而明亮。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豆包旺旺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