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靖海营在山东外海的首战告捷,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虽因距离和通讯手段所限,未能立刻传遍天下,但其造成的影响,却已通过清廷内部紧张的调度和沿海地区的恐慌,初步显现出来。
北京,紫禁城。
多尔衮的脸色比之前得知多铎败退时还要难看。他捏着来自山东登莱巡抚的紧急奏报,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奏报中详细描述了运粮船队遇袭,大批漕粮被焚的惨状,并称袭击者打着“明”字旗号,船械精良,战术狡诈,来去如风,请求朝廷速派水师增援沿海防务。
“海上……朱慈烺的手,竟然伸到海上来了!”多尔衮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陆上受挫,如今连看似安稳的后方沿海也遭到了威胁!这让他感到一种全方位的、被掣肘的愤怒。
“摄政王,南明此举,意在断我漕运,乱我腹地,不可不防啊!”范文程忧心忡忡地道,“如今南方战事未平,若沿海再生动荡,漕运受阻,京师粮价必然腾贵,恐生民变!”
洪承畴也道:“王爷,我大清水师初创,主力又多在长江、运河,海上非我所长。南明据有舟山之利,若任其坐大,恐成心腹之患。须得尽快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水师,肃清海疆!”
多尔衮何尝不知?但他现在面临的是两线(甚至三线,包括西面的潜在威胁)作战的压力。陆军要防备南明北上,要镇压各地的反抗,还要分心对付突然变得难缠的南明水师(海上和长江)?
“传旨!”多尔衮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着令沿海各省巡抚、总兵,加紧整顿防务,编练乡勇,严防明军水师袭扰!命天津、登莱等地,即刻筹建水师营,招募熟悉水性的汉人,打造战船!再从福建耿继茂、广东李成栋等处,抽调部分水师船只北上助战!”(耿继茂、李成栋此时已降清)
他知道这需要时间,但必须立刻开始做。同时,他更加坚定了从内部瓦解南明的决心。
“给多铎再发一道密旨!”多尔衮眼中寒光闪烁,“告诉他,不惜一切代价,策反南明将领,尤其是那个新归附的马进忠!还有江南士绅,只要肯为我大清效力,条件随他们开!朕要看到成效!”
就在清廷为海上威胁焦头烂额之际,南京的朱慈烺,也收到了张煌言通过秘密渠道送回的捷报。
“好!元箸果然不负朕望!”朱慈烺难得地露出了开怀的笑容,将捷报传递给在场的史可法、黄道周等人,“海上破袭,初战告捷!焚毁清虏大批粮船,大涨我军威风!”
史可法看完,抚须道:“陛下圣明,海上策应之策见效矣!如此一来,清虏必首尾难顾,于我正面防线,亦是大利好!”
黄道周也道:“张佥事忠勇可嘉,当予以重赏,以激励将士!”
“这是自然。”朱慈烺点头,“不过,清虏遭此打击,绝不会善罢甘休。必会加强沿海防务,组建水师。告诉张煌言,见好就收,灵活机动,不可贪功冒进,以保存实力,持续袭扰为主。”
他顿了顿,问道:“荆西那边,李自成部招安事宜,进行得如何了?”
负责此事的兵部侍郎回道:“回陛下,钦差已抵达荆西,李自成及其主要头领已表示愿意遵照陛下三事之约。目前正在办理造册、请罪等事宜。预计半月后,李自成便可启程前来南京。”
朱慈烺沉吟道:“嗯,此事关乎重大,务必妥善安排。其部众整编之地,选在何处为宜?”
史可法建议道:“陛下,可将其部众先行安置于安庆附近,由秦良玉督师就近监视整编。如此,既可隔绝其与旧地盘联系,亦可随时调其北上,与黄得功部形成犄角之势,应对江北之敌。”
“准奏。”朱慈烺同意了这个稳妥的方案。
然而,就在南明上下为西线平定、海上告捷而稍感振奋之时,一股潜藏的暗流,正在江南富庶的苏松地区悄然涌动。
苏州府,一座深宅大院的内书房中,烛光摇曳。几位身着绸衫、气质儒雅却面带忧愤的中年士绅,正围坐密谈。他们都是在近期“清田”风暴中,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江南豪族代表。
“诸位,朝廷此举,是要绝我等生路啊!”一名王姓士绅愤然道,“清查田亩也就罢了,如今竟有风声,说要推行什么‘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这简直是倒行逆施,与民争利到了如此地步!我等诗书传家,历来与国同休,何曾受过此等屈辱?”
另一名沈姓士绅压低声音道:“王兄所言极是!那朱慈烺小儿,自登基以来,倒行逆施,重用阉宦(指韩赞周),苛待士林,如今更是要掘我辈根基!长此以往,江南恐非朱明之江南,乃暴秦之江南也!”
“听说……北边摄政王多尔衮,求贤若渴,对投诚的汉官极为优待……”有人若有所指地提了一句。
书房内顿时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所有人的眼神都闪烁起来,一种危险的想法,在沉默中滋生。
类似这样的密会,在苏松常嘉等地的某些深宅大院内,并非孤例。朱慈烺推行的强力改革,在巩固朝廷力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触动了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些盘根错节的江南士绅,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潜在的影响力,他们的不满和异动,如同一颗埋藏在地下的惊雷,随时可能被引爆。
而江北的多铎,以及北京的多尔衮,正千方百计地试图点燃引信。
南京的朱慈烺,虽然通过韩赞周的东厂网络,隐约察觉到一些暗流,但改革的决心并未动摇。他深知,不铲除这些吸附在国家肌体上的蛀虫,大明就没有真正的新生。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妥协的余地。
天下棋局,风云再起。张煌言的海上利剑已然出鞘,江南士绅)的暗流正在涌动,西线招安步入实质,江北对峙依旧紧张。朱慈烺站在金陵城头,感受着这四面八方涌来的压力与机遇。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他必须在这错综复杂的局面中,保持定力,精准落子,方能在这乱世危局中,杀出一条通往光明的血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日曜南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