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清晨。林晚踩着湿泥,提着药箱往新兵营房走,帆布鞋底沾了不少草屑——昨天战斗后,有三个新兵出现腹泻症状,她怀疑是喝了生水,今天特意来开“卫生课堂”,得让所有人都知道战场卫生的重要性。
营房里,两百名新兵正围着篝火取暖,有的在擦枪,有的在揉着酸痛的胳膊。看到林晚进来,王小二第一个站起来:“林大夫!您来啦!俺们还等着听您讲课呢!”他手里拿着个粗瓷碗,碗里盛着昨晚剩下的糙米水,显然是没舍得倒。
林晚笑着点头,把药箱放在地上,从里面拿出几块木炭,在木板上画了个简易的“病菌图”:“弟兄们,昨天有三个弟兄拉肚子,就是因为喝了没烧开的水——水里有‘小虫子’(病菌),喝进肚子里就会生病,上了战场连枪都握不住。”
新兵们凑过来,好奇地盯着木板上的“病菌图”,有的小声嘀咕:“俺在家都喝河水,也没事啊。”林晚耐心解释:“战场的水不一样,鬼子的尸体、马粪都可能污染水源,必须烧开了才能喝。还有,饭前要洗手,衣服要常晒,不然会生虱子,引发皮肤病。”
她一边说,一边示范:让炊事兵抬来一锅开水,教大家用粗布过滤杂质;又拿出几块硫磺皂,教新兵们怎么洗手才能洗干净。王小二学得最认真,还主动帮着分发硫磺皂,嘴里念叨:“俺以后一定喝开水,不让林大夫操心!”
陈砚站在营房外看着,心里满是欣慰。自从林晚来后,阵地上的非战斗减员少了很多,尤其是这次新兵入营,她的卫生课比单纯的战术训练更能保住弟兄们的命。王锐走过来,手里拿着物资清单:“副团长,林大夫要的石灰到了,俺已经让后勤兵撒在营房周围,能防蚊虫和病菌。”
“好。”陈砚点点头,目光转向东侧阵地,“石刚那边怎么样了?新兵的苗刀特训还顺利吗?”王锐笑着说:“顺利!石刚哥教得严,新兵们也肯学,昨天有个新兵都能劈断木枪了!”
两人往训练场地走,远远就听到整齐的喝喊声。石刚光着膀子,露出结实的肌肉,手里握着苗刀,正教新兵们练“横劈”:“左臂护胸,右臂发力,劈的时候要像砍鬼子的脖子一样!”他示范着劈出一刀,木靶上的“鬼子头像”瞬间被劈成两半,木屑飞溅。
新兵们跟着动作练,有的动作僵硬,有的力气不足,苗刀砍在木靶上只留下一道浅痕。石刚走过去,从后面扶住一个新兵的胳膊,手把手教他发力:“别用蛮劲,靠腰腹的力气带动胳膊,你试试!”新兵按他说的做,果然劈得更深,兴奋地喊:“俺会了!俺会了!”
王小二握着苗刀,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敢停。自从上次初战杀了个鬼子,他练得比以前更狠,苗刀握得手心发疼,也只偶尔甩甩胳膊,继续跟练。“王小二,你这刀劈偏了!”石刚走过来,用苗刀纠正他的姿势,“眼睛盯着目标,别慌,就当面前站着的是鬼子!”
王小二深吸一口气,重新劈出一刀,这次终于精准劈中木靶的“脖颈”位置,他咧着嘴笑,露出两排白牙:“石刚哥,俺劈中了!”石刚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再练几天,就能上战场杀鬼子了!”
中午的时候,周明轩抱着电台跑过来,脸色凝重:“副团长!刚截获日军加密通讯,他们可能派侦察小队来摸清咱们的防线,还会带望远镜和地图,目标是东侧的稻田区域!”陈砚心里一沉,日军这是在为后续的大进攻做准备,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石刚!”陈砚喊了一声,石刚立刻跑过来,手里还握着苗刀,“你带五个苗族侦察兵,乔装成农民,去东侧稻田潜伏,抓两个活口回来,要问出他们的进攻计划!”石刚握紧苗刀,眼神锐利:“俺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林晚听说石刚要去侦察,赶紧从药箱里拿出几包草药膏:“带上这个,稻田里蚊虫多,要是被叮咬或者划伤,赶紧敷上,别感染。”石刚接过草药膏,郑重地放进怀里:“多谢林大夫,俺会小心的。”
下午的阳光有点烈,石刚带着五个侦察兵,穿着农民的粗布衣服,手里提着篮子(里面装着野菜,实则是伪装),往东侧稻田走。稻田里的稻子已经收割,只剩下光秃秃的稻茬,视野很开阔,很容易暴露,他们只能贴着田埂,弯腰缓慢移动。
走了大约三里地,石刚突然抬手示意停下——他听到了轻微的脚步声。五个侦察兵立刻趴在稻茬里,屏住呼吸,透过缝隙往外看:只见四个日军穿着便装,手里拿着望远镜和地图,正弯腰查看地形,嘴里还时不时交流着什么。
“是日军的侦察小队!”石刚压低声音,从怀里摸出个铜哨,吹了个短促的调子——这是约定的进攻信号。五个侦察兵像猎豹般冲出去,苗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石刚第一个扑向拿着地图的日军,左手按住对方的肩膀,右手苗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别动!动就宰了你!”
其他三个日军想反抗,却被侦察兵们围住,苗刀劈砍的声音“咔嚓”作响。一个日军想往回跑,被王小二的同乡(也是侦察兵)甩出的短刀击中膝盖,疼得倒在地上,只能束手就擒。
“把他们绑起来!”石刚喊着,从日军手里夺过地图,展开一看,上面用红笔标注着黔军防线的机枪位、战壕位置,还有“明日拂晓派500人进攻东侧阵地”的字样。他心里一紧,还好及时抓住了这伙探子,不然明天肯定要吃亏。
带着俘虏往阵地走的时候,石刚特意绕了远路,防止还有日军埋伏。路过一片芦苇丛时,他突然听到里面有动静,立刻让侦察兵隐蔽,自己则悄悄摸过去——是两个日军的后续接应兵,正举着步枪四处张望。
“打!”石刚的吼声刚落,两个侦察兵就从侧面冲出去,用苗刀劈断了日军的步枪,紧接着将其按在地上。没一会儿,两个接应兵也成了俘虏,被捆着跟在后面。
回到阵地时,陈砚早已在营门口等候。看到石刚带着六个俘虏回来,他快步走过去:“怎么样?有什么情报?”石刚递过地图:“副团长,鬼子明天拂晓会派500人进攻东侧阵地,还带三门迫击炮,这是他们的布防图。”
陈砚接过地图,快速扫了一眼,脸色凝重:“好!石刚,你立了大功!明轩,立刻给师部发报,请求支援两门迫击炮,再补充200发机枪弹!王锐,把东侧的战壕再加固一遍,多埋些土雷!”
“明白!”众人齐声应着,转身就去布置。林晚和李娟也赶过来,给侦察兵们检查身体,看到一个侦察兵的胳膊被日军划伤,林晚立刻用草药膏给他敷上:“以后小心点,这伤口要是感染了,就麻烦了。”
傍晚的时候,师部的支援到了——两门迫击炮、200发机枪弹,还有50颗手榴弹。王锐兴奋地喊:“副团长!物资都到了!俺这就去分给各连!”陈砚点点头,看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了不少。
训练场上,新兵们还在练苗刀,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王小二看到石刚回来,跑过去问:“石刚哥!您抓到鬼子了吗?”石刚笑着点头,从怀里摸出个日军的军牌:“不仅抓到了,还缴获了地图!明天咱们就用苗刀劈鬼子!”
王小二眼睛一亮,握紧手里的苗刀:“俺也要去!俺要多杀鬼子!”陈砚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明天跟着老兵,别乱跑,就能杀鬼子!”
夜色渐浓,阵地上的马灯亮了起来。士兵们有的在加固战壕,有的在埋土雷,有的在擦拭武器,林晚还在给新兵们讲“战场急救技巧”,教他们怎么包扎伤口、怎么搬运伤员。
陈砚站在土坡上,望着远处的日军阵地,心里清楚,明天的战斗会比上次更激烈。但他不慌——有林晚的卫生防线,有石刚的苗刀特训,有新兵们的热血,还有师部的支援,他们一定能守住阵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