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来得猝不及防。晋北的九月本应凉下来,却连刮了三天干热风,日头悬在天上像个火球,把阳坡地的土烤得发白,刚灌浆的糜子穗也耷拉下来,有的穗尖甚至开始发黄 —— 再这么烤下去,籽粒就会瘪在壳里,一年的辛苦就全白费了。
苏晚秋天不亮就醒了,揣着桃木梳往地里跑。刚到地头就倒抽口冷气:二十多亩糜苗,竟有小半棵的叶子卷成了细筒,穗子垂在半空,碰一下就有干花往下掉。张婶正蹲在地里抹眼泪,手里攥着个刚摘的糜穗,剥开壳,里面的籽粒又小又瘪:“晚秋啊,这可咋整?前儿刚躲过涝灾,这又来干热风,老天爷是不想让咱们活了啊!”
周围的村民也都愁眉苦脸,有的蹲在地上揪着干草,有的望着天叹气。陆承泽背着个布包匆匆赶来,额头上的汗把头发都黏在脸上,他掏出农书翻得哗哗响:“晚秋,农书里说干热风怕草木灰!撒在地里既能保墒,又能补钾肥,还能反射阳光,说不定能救苗!”
晚秋眼睛一亮 —— 她怎么忘了这个!空间里存着不少年前攒的草木灰,本来是想留着春耕用的,现在正好派上用场。而且往草木灰里掺点灵泉水,效果肯定更好,还能借口是 “老辈传的加引子”,不引人怀疑。
“大家别慌!” 晚秋站起身,声音清亮,“咱们现在就去收集草木灰,撒到地里救苗!家里有灶灰、柴灰的都拿来,集体的草木灰仓还有存货,咱们先借用,秋收后再还!”
村民们一听有办法,瞬间有了劲。男人们扛着筐去集体灰仓运灰,女人们回家扒灶膛,连半大的孩子都拎着小篮子,在村头巷尾捡没烧透的柴梗。苏小石头跑得最快,小脸沾着灰,却笑得开心:“三姐,我捡了满满一篮子!能救糜苗不?” 晚秋蹲下来帮他拍掉脸上的灰,点头道:“能,石头立大功了!”
等草木灰凑够了,晚秋悄悄往自己的灰筐里滴了几滴灵泉水,用手拌匀 —— 灵泉水无色无味,混在灰里根本看不出来。她教大家把灰撒在糜苗根部,再用小锄轻轻扒拉一层薄土盖住:“这样能让灰粘在根上,风刮不走,水也冲不掉,还能慢慢渗进土里。”
陆承泽跟着学,撒灰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他看晚秋撒过的地方,糜苗似乎立得直了些,疑惑地问:“晚秋,你这灰是不是加了啥?怎么效果这么快?” 晚秋心里一紧,赶紧笑着说:“是我奶奶传的法子,撒灰前先把灰晒透,再拌点灶膛里的细土,能沾得更牢,你看大家的灰要是晒透了,效果也一样。” 陆承泽点点头,没再追问,转身去帮其他人撒灰。
正忙得热火朝天,远处传来驴车的铃铛声 —— 张富贵又来了,这次他身后跟着公社的粮管员,手里拿着杆大秤和账本,显然是来查预估产量的。
“苏晚秋!你们这是在干啥?” 张富贵跳下车,三角眼扫过满地的草木灰,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集体的草木灰是留着给公社菜地用的,谁让你们私用的?这是挪用集体资源,得扣工分!” 粮管员也跟着皱眉头:“要是挪用资源影响了公社储备,你们村的公粮配额可得往上加!”
村民们手里的筐都停了,张婶急得拉住晚秋的胳膊:“晚秋,这可咋整?加公粮咱们就没的吃了!”
晚秋却没慌,她放下灰筐,走到张富贵面前:“张副主任,草木灰是我们借的,不是私用。农书里说干热风会让糜子减产,撒灰能保产,秋收后我们多交的公粮,肯定比这草木灰值钱。而且我们用的灰,一半是自家灶膛攒的,集体的灰我们记着账,秋收后用晒干的秸秆还,绝不会亏了公社。”
陆承泽赶紧把农书递过去,指着上面的记载:“张副主任,您看,这上面写得明明白白,干热风时撒草木灰,能增产一成以上。要是不撒,今年的公粮怕是都交不上。” 老村长也拄着拐杖过来,掏出个小本子:“富贵,我这儿记着账呢,集体灰仓用了多少,谁家捐了多少,都写得清清楚楚,绝没私用。”
张富贵翻着农书,又看了看老村长的账本,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粮管员却更关心产量,他走到地里,摘了个糜穗剥开,对比晚秋撒过灰和没撒灰的 —— 撒过灰的籽粒明显饱满些,他点点头:“撒灰确实有用,要是能保产,公粮配额就按原计划来。但草木灰的账得记好,秋收后必须还。”
张富贵见粮管员松了口,还想找茬:“就算灰能用,你们这糜苗看着也不行,我看今年产量最多三成,到时候交不上公粮,还得扣你们的口粮!”
“张副主任这话可不对!” 晚秋弯腰摘了个饱满的糜穗,递到他面前,“您看这穗子,颗粒都满了,按现在的长势,亩产最少能有两百斤,比去年还多!要是您不信,咱们可以找公社的农技员来测产。” 村民们也跟着附和,有的把自家的糜穗递过来,都指着饱满的籽粒作证。
张富贵看着手里的糜穗,又看了看周围村民的眼神,知道再挑事也没用,只能悻悻地说:“测产就不必了,要是秋收时交不上公粮,我饶不了你们!” 说完,他狠狠瞪了晚秋一眼,跟着粮管员跳上驴车,灰溜溜地走了。
看着驴车远去,村民们都松了口气,手里的活又快了起来。太阳落山时,二十多亩糜苗总算都撒上了草木灰,晚风一吹,糜穗轻轻晃动,竟比早上精神了不少。
晚秋坐在地埂上,摸了摸贴身处的桃木梳 —— 灵泉水的效果果然好,撒过灰的苗已经开始恢复。陆承泽递过来一块烤红薯,是他从知青点带来的:“吃点吧,今天累坏了。按现在的情况,再过半个月就能收割了。” 晚秋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暖意从嘴里传到心里。
远处,苏小石头正帮着李大叔收拾灰筐,小嘴里哼着村里的童谣。晚秋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希望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饥荒年代种田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