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卡桑加民兵旅的五个主力团在其各自防区内热火朝天地开展训练,磨合着新生的肌肉与骨骼时,整个刚果金东部乃至周边地区的战略平衡,被骤然打破。
卡桑加砺剑
· 二团(狂龙部) 在东部的训练场上,吼声震天。狂龙赤裸上身,亲自示范着刺刀突刺的凶猛动作,新兵们在他粗野却有效的呵斥下,一遍遍重复着冲击、格挡、刺杀的动作。训练重点是如何在混乱中保持进攻势头,以及如何应对敌方坚固火力点的压制。
· 三团(丧彪部) 在南部的密林边缘,训练则显得异常安静。士兵们学习如何利用植被完美伪装,如何进行无声的潜行与沟通,以及如何设置致命的陷阱和诡雷。丧彪的要求简单而残酷:要么不被发现,要么在被发现前让敌人变成尸体。训练重点是极端环境下的生存与猎杀。
· 四团(老鼠部) 在卡桑加本部及北部,训练更注重纪律与防御。队列训练、工事构筑、火力配系、以及应对小股敌人渗透袭扰是每日的必修课。老鼠强调稳扎稳打,要求每一个士兵都清楚自己在防御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 五团(小红部) 作为预备队和快速反应力量,训练侧重于机动性和应变能力。长途奔袭、紧急集合、在不同地形下的快速展开与撤离是常态。小红亲自带领侦察分队,训练新兵如何高效地侦察、传递情报。
整个卡桑加控制区,俨然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新兵训练营,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火药味和一种名为“成长”的躁动。
然而,外部世界已烽烟四起。
刚果布与卢旺达的突袭
几乎在同一时间,刚果金东西两侧边境,炮火轰鸣!
· 北部: 布国总统戈马的部队,以“追剿跨境叛军”为名,数个精锐的装甲突击营在炮火掩护下,越过边境,对金国东部战区西部残存的政府军据点发起了迅猛的钳形攻势。戈桑少将本就捉襟见肘的防线瞬间被撕开数道口子,残存的政府军部队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节节败退。
· 东线: 卢国军队则以“维护边境安全,清剿恐怖分子”为由,出动包括特种部队在内的机械化部队,越过边境,快速向金国东部腹地推进。他们的目标明确,直指几处具有战略价值的高地和交通枢纽。
帕帕的“奇兵”
就在两国军队高歌猛进,认为胜券在握之时。
金国中部战区的援军赶到了。
战事即将陷入僵局。
一支诡异的部队如同毒蝎般,从他们意想不到的侧翼——平安谷东南方向的复杂雨林地带——猛地刺了出来!
这正是帕帕按照与某些势力(很可能是利用了局势的戈马,或是其他希望局面更混乱的第三方)的“约定”派出的所谓奇兵。这支约八百人的部队构成极为扭曲:
· 骨干: 约三十名第七营的老兵,他们经验丰富,心狠手辣,负责督战和指挥。
· 中层: 约一百名相对可靠的主力叛军。
· 主体: 超过六百五十人的奴隶兵和童子军!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许多人眼中只有麻木和恐惧,被身后的枪口和许诺(或许是战斗结束后能活下去,或许是一顿饱饭)驱赶着,发出无意义的嚎叫,如同决堤的泥石流,疯狂地冲向刚果布政府军一个相对薄弱的后勤节点和侧翼警戒阵地。
这种完全不顾伤亡、以大量廉价生命换取短暂混乱和突袭效果的战术,确实起到了作用。
金国援军的先头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侧翼出现混乱,后勤线受到了威胁,推进的锋锐为之一滞。
风暴之眼
一时间,金国东部战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政府军戈桑部在东西夹击和内部“奇兵”的骚扰下濒临崩溃;布国和卢国的军队各自怀着目的深入境内;而帕帕,则在绝望中押上了他最后的赌注,试图在夹缝中求得一线生机,哪怕这需要填进去无数条无辜或卑微的生命。
唯有卡桑加,这个位于风暴中心却暂时保持沉默的庞然大物,仍在有条不紊地打磨着自己的爪牙。季博达站在指挥部的了望塔上,目光似乎穿透了远方的山峦,将四面八方的烽火尽收眼底。
他知道,各方势力都已下场,棋盘上的棋子正在激烈碰撞。而他麾下这支刚刚完成初步整编的五千人旅,这把尚未完全出鞘的利剑,即将决定这场混战的最终走向,以及……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砺剑已毕,只待出鞘饮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之我是驻韩美军黑人司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