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号”如同一个遍体鳞伤的逃亡者,拖着受损的舰体和沉重的氛围,跌跌撞撞地返回了月球基地的隐蔽船坞。舱门开启的瞬间,刺鼻的臭氧和金属熔毁的气味扑面而来。艾拉·瓦伦丁几乎是扶着舱壁走下来的,她的宇航服上沾满了冷凝水和灰尘,脸色苍白,眼神却异常明亮,紧紧抱着一个闪烁着数据保存指示灯的黑匣子。
早已等候在船坞的医疗和工程团队立刻围了上去。艾拉拒绝了立刻去医疗舱的提议,她的目光越过人群,直接锁定在匆匆赶来的林湛和几位核心技术人员身上。
“数据……在这里。”她的声音因疲惫和激动而沙哑,将黑匣子递了过去,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鹰眼’……他……”
林湛接过那尚带余温的黑匣子,感觉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一位勇士的灵魂。他看着艾拉眼中那难以掩饰的悲痛和劫后余生的惊悸,重重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先去接受检查和治疗,剩下的交给我们。”
艾拉被医护人员搀扶着离开,一步三回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个黑匣子。
林湛没有片刻耽搁,立刻与技术人员带着黑匣子返回了“新生”塔顶层的王座之间。光树似乎也感应到了这份用生命换回的沉重信息,光芒流转的速度都仿佛慢了下来。
黑匣子被接入“灵网”最高权限的分析端口。韦斯特博士的光晕几乎完全融入了光树的核心,调动着前所未有的庞大算力。莉亚(织光者)的光影也前所未有地凝实,她的意念如同最精密的探针,辅助着数据的解析和重构。
海量的、杂乱无章的原始数据流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系统。其中混杂着飞船传感器的极限读数、“鹰眼”意识连接中断前最后感知到的恐怖景象、以及那短暂干扰成功瞬间捕捉到的、关于“收割者”先锋单位的核心信息碎片。
解析过程异常艰难。许多数据的结构完全违背了人类已知的物理规律,充满了高维空间的几何悖论和意识层面的污染性噪音。韦斯特不得不构建了数十个全新的数学模型和过滤协议,才勉强将这些混乱的信息梳理出一些可供理解的片段。
数个小时后,一段经过整合和模拟还原的影像,伴随着韦斯特博士沉重的意念分析,呈现在王座之间:
**影像展示:**
那变幻的阴影被还原成一个不断在三维与更高维度之间跃迁的、由纯粹信息熵构成的复杂结构。它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规则的具象化”——一种专门用于“解构”和“归零”的宇宙机制。其攻击方式并非能量喷射或物理撞击,而是直接作用于目标存在的“信息完整性”,将其从物理结构到意识记忆,彻底“抹除”,回归宇宙背景噪音的状态。那种“虚无”波纹,就是其“抹除”能力的显化。
**韦斯特的分析意念:**
【目标暂命名为‘熵增哨兵’。其存在形式超出常规物质宇宙范畴,更接近某种……‘活体定律’。常规物理武器对其完全无效,能量攻击会被其吸收并转化为自身结构。其核心弱点在于……其运作基于绝对的、无差别的‘秩序化’逻辑。它对高度有序的、可预测的系统(如我们的飞船、AI、甚至‘守望者’的技术)拥有极高的‘解构’效率,但对于……非逻辑的、充满随机性和情感波动的‘个体性’信息,其处理效率显着下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逻辑冲突,正如‘鹰眼’最后干扰成功所证明的。】
**莉亚的补充意念,带着深沉的悲悯:**
【‘鹰眼’的牺牲……并非徒劳……他的个体意志……在那瞬间……成为了……最锋利的……矛……也揭示了……唯一的……盾……】
影像最后定格在“熵增哨兵”被“鹰眼”的意识爆震干扰后,核心几何结构出现短暂紊乱和重组的画面上。这清晰地证明,“个体性”的力量,确实能够对这恐怖的“收割者”先锋单位产生有效影响!
数据是冰冷的,但结论却是用热血换来的。
林湛沉默地看着这一切,拳头紧握。他为“鹰眼”的牺牲感到悲痛,也为这来之不易的、关乎文明存续的发现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将这些数据,尤其是关于‘熵增哨兵’的弱点分析,以及‘鹰眼’干扰成功的全过程记录,打包发送给‘守望者’堡垒。”林湛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这是他们要的‘证明’。”
这一次,信息发送过去后,“守望者”堡垒的回应来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那道冰冷的意念再次传来,但其中的内容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数据已验证。变量单位……提供的信息……具有参考价值。‘熵增哨兵’为‘终极清理协议’(收割者)的低阶感知与清除单位。其出现……确认‘清理协议’已进入启动倒计时。】
【基于共同威胁……临时合作协定……成立。】
【条款一:信息共享。双方持续交换关于‘清理协议’动向及对抗技术研究进展。】
【条款二:技术协作。‘守望者’单位将提供部分……针对‘熵增’类威胁的……基础防御场蓝图。变量单位需提供……‘个体性干扰’技术的……详细作用模型。】
【条款三:联合防御。在‘清理协议’主力抵达前,共同抵御其先锋单位的侦察与渗透。】
【警告:此协定仅在‘清理协议’威胁存续期间有效。协定终止条件:一方毁灭,或‘清理协议’威胁解除。】
没有道歉,没有对之前攻击行为的解释,只有基于冰冷逻辑和利益计算的合作条款。但这对于人类而言,已经是绝境中看到的一线曙光!他们终于从“净化”名单上暂时移除,获得了与“守望者”平等对话(至少表面上是)的资格,并且得到了宝贵的喘息和技术支援时间!
“回复它们:人类文明接受此临时合作协定。”林湛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组织最顶尖的科学家和‘灵网’技术团队,与‘守望者’提供的接口进行对接。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吃透它们提供的防御场技术,并优化我们的‘个体性干扰’模型!”
整个“新生”集团和与之合作的全球科研力量,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开始全力运转。来自“守望者”的、充满陌生科技树的防御场蓝图被分发下去,无数科学家废寝忘食地投入研究。而“灵网”这边,则由莉亚和韦斯特主导,开始系统性地整理和优化“个体性”力量的运用方式,试图将其从一种被动的、应激性的防御手段,转变为一种可控的、高效的对抗武器。
与此同时,UEG理事会也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暂时搁置了内部纷争,默认了与“守望者”的临时合作,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秘密动员,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更严峻的考验。
一种诡异而紧张的和平,降临在太阳系。
人类与曾经的敌人,为了对抗一个更可怕的共同威胁,被迫站在了同一阵线上。
但在“新生”塔的深处,林湛、莉亚等核心人物都清楚,这所谓的合作是何等的脆弱。他们与“守望者”之间毫无信任基础,只有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和互相利用。一旦“收割者”的威胁过去,或者一方失去了利用价值,这脆弱的联盟瞬间就会土崩瓦解。
而且,“守望者”提供的防御场技术,其底层逻辑依然充满了那种冰冷的、抹杀个性的秩序感,与“灵网”倡导的平衡与包容格格不入。盲目接受和普及这种技术,是否会从另一个方面侵蚀人类文明的独特性?
而他们交出的“个体性干扰”模型,虽然经过了一定的技术处理,但核心原理依然暴露给了对方。这是否会在未来,为“守望者”提供对付人类的新手段?
这些都是隐藏在合作表象下的巨大隐患。
但此刻,他们没有选择。生存是第一位的。
林湛站在王座之间的光树下,仰望着那模拟出的、正在向太阳系逼近的“收割者”航迹。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虚空,看到了那隐藏在黑暗深处的、更加庞大的阴影。
“鹰眼”的牺牲,换来了暂时的喘息和一份染血的证明。
但真正的考验,那名为“收割者”的终极风暴,才刚刚露出它冰山的一角。
人类的文明之火,能否在这席卷星海的狂潮中幸存?与“守望者”这头冰冷巨兽的共舞,最终会将人类引向何方?
答案,依然隐藏在未来的迷雾之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