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琼那条“从商路着手”的破局之策,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正从江南水乡悄然荡开。而与此同时,另一项同样关乎“利”字,且更具战略眼光的提议,也在她的力主下,被提上了议程——重启与西域诸国的边市。
紫宸殿内,关于此事的争论异常激烈。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一位须发花白的御史大夫出列,声音激昂,“自前朝末年,西域商路便因战乱时断时续,突厥、吐蕃等部时常寇边,掳掠商旅。如今北境虽暂安,然狼子野心未泯!重启边市,无异于引狼入室,将边关军民置于险地!且商贾逐利,若将铁器、盐茶等物资流入敌手,岂非资敌?”
“王御史此言差矣!”兵部一位侍郎反驳道,“李靖大将军刚在北境取得大捷,突厥主力受创,短期内无力大举南犯。此时重启边市,正可彰显我大周气度,亦可借此窥探西域虚实。况且,边市若能规范管理,严控交易物资,利远大于弊。”
“弊在何处?利在何方?”另一位老臣摇头,“些许商税,如何能与边关安稳相比?昔日边市开放时,纠纷不断,管理混乱,徒耗兵力,得不偿失!”
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反对者多着眼于安全与旧有管理模式下的弊端,而支持者则更看重潜在的军事、政治利益。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苏璃,目光却投向了文官班列中的云琼。重启边市的提议,正是云琼在江南巡视归来后,呈递的密奏中所着重阐述的。
云琼感受到母亲的目光,心领神会,她手持玉笏,稳步出列。殿内顿时安静了不少,所有人都想听听这位深得帝心、且刚刚在江南“别出心裁”的长公主,此番又有何高见。
“诸位大人所虑,皆有道理。”云琼先是对双方的担忧表示理解,随即话锋一转,“然,时移世易。昔日边市之弊,在于管理粗放,权责不清。若我朝能设立专司,制定严密章程,派遣得力官员(或女官)监理,弊病未必不能革除。”
她声音清越,条理清晰:“至于王御史所忧资敌一事,更是大可不必。我朝可与西域诸部明确约定,交易物资仅限于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等物,严禁铁器、粮食、盐茶(指可用于军马的紧压茶)等战略物资流出。同时,可要求对方以我朝急需之物进行交易。”
“哦?长公主殿下认为,西域有何物是我朝急需?”有官员带着考较的语气问道。
云琼微微一笑,成竹在胸:“其一,便是**战马**。西域良马,天下闻名。我朝虽也有牧场,然马种、数量皆不及。若能通过边市,大量引入西域良种马匹,于我军骑兵战力提升,大有裨益,此消彼长,何来资敌之说?”
此论一出,不少武将出身的官员纷纷点头。战马,永远是中原王朝的战略资源。
“其二,”云琼继续道,目光扫过众人,“西域诸部,散居辽阔,对其山川地形、部落分布、兵力虚实,我朝所知有限。若能通过边市交往,鼓励商队绘制舆图,结交部落首领,收集各方情报……此等无形之利,岂是区区商税可比?”
她最后掷地有声地说道:“更何况,边市一开,商路畅通,不仅能增加朝廷税收,更能带动陇右、河西等地民生,使边民得利,边境自然更加安稳。此乃以通商促安定,以互利固边防之长策!”
云琼的一番分析,将重启边市的利益,从单纯的经济层面,提升到了军事、政治、战略的高度,格局顿开。那些原本只盯着“安全”和“小利”的反对声音,在“战马”和“舆图情报”这两大实实在在的战略利益面前,顿时显得苍白无力。
苏璃适时开口,一锤定音:“长公主所言,深谋远虑。边市之利,在于可控,在于互惠。传旨:即日起,于敦煌、张掖等地,择址重开边市。设边市督监衙门,隶属户部与兵部共管,由凤阁选派精通事务之女官协理。交易物资严格限定,以丝绸、瓷器、茶叶换取战马、皮革、及……西域详实舆图。具体章程,由户部、兵部、凤阁会同拟定,报朕审定。”
“陛下圣明!”支持此议的官员齐声应和。
而那些反对者,见女帝心意已决,且长公主之议确实切中要害,也只得偃旗息鼓,不再公然反对。朝中的阻力,果然如云琼所预料的那般,渐渐弱了下去。
旨意迅速下达。在凤阁的积极参与下,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章程很快出台。更引人注目的是,一支由凤阁暗中组织、以几家拥护新政的皇商为骨干、夹杂着部分通晓西域语言和情况的女性成员的“特殊”商队,开始悄然组建。
数月后,当初春的暖风开始吹拂河西走廊时,一支打着“周”字旗号的庞大商队,满载着光洁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芬芳的茶叶,浩浩荡荡地驶出了玉门关。商队中,那些戴着帷帽、却行动干练、负责记账、交涉甚至初步鉴别货品的女子身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她们带去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是一种来自东方强大帝国的新气象。
边市的交易并非一帆风顺,初期也经历了试探、摩擦与博弈。但在朝廷强有力的支持和明确的规则下,交易逐渐走向正轨。西域诸部对于来自东方的精美货物需求旺盛,而大周商队则严格按照朝廷要求,优先换取了大量矫健雄壮的西域战马,以及那些由商队成员和雇佣的西域向导,一点点绘制、拼凑起来的,关于西域山川地貌、部落分布的珍贵舆图。
第一批数百匹良种战马和数十卷详实舆图被送回长安时,朝野为之震动。那些曾经反对的声音,彻底消失了。战马的嘶鸣和舆图上清晰的标注,比任何言语都更有说服力。
紫宸殿内,苏璃看着兵部呈上的关于新获战马编练骑兵、以及根据新舆图调整边防部署的奏章,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她看向一旁协助处理政务的云琼,赞许道:“琼儿,此策大善。边市一开,不仅得了实利,更让朝中那些迂腐之辈,见识到了何为经世致用。”
云琼谦逊地低下头:“儿臣只是顺应时势。可见,天下之事,只要于国于民有利,便不必囿于陈规旧俗。”
苏璃颔首,目光再次投向殿外,仿佛越过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条重新焕发生机的丝绸之路。边市的重开,不仅是商业的复苏,更是大周影响力向西延伸的开始。而她的女儿,在这盘大棋中,已然落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本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昭璃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