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霄宗,迎仙台。
汉白玉砌成的广阔平台上,人头攒动。今日是宗门十年一度的“测灵大典”,凡宗门内年满十岁的子弟,皆需于此测定灵根资质,决定未来仙途。
高台之上,诸位长老肃穆端坐,居中者正是当今玄霄宗宗主凌霄真人。其侧下首,一位青袍儒雅、目光如电的中年男子尤为引人注目,他便是宗门大长老,以一手“青冥剑诀”和“九转还魂丹”名震南域修仙界的洛无涯。
此刻,洛无涯的掌心却微微沁出细汗,目光紧紧追随着人群中那个穿着崭新云纹道袍,小脸因兴奋而涨得通红的男孩——他的独子,洛九川。
“下一个,洛九川!”执事弟子高声唱名。
小九川深吸一口气,在无数或期待、或好奇、或略带审视的目光中,快步走到台中央那尊晶莹剔透的“测灵玉盘”前。玉盘古朴,刻满玄奥符文,中心有一凹槽。
“川儿,别怕。”洛无涯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将手放上去,凝神静气即可。”
九川用力点头,依言将小小的手掌按在冰凉的玉盘凹槽上。
全场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玉盘之上,等待着灵光闪耀,判断着这位大长老之子的惊人天赋。
一息,两息,三息……
预想中的赤红(火灵根)、湛蓝(水灵根)、青翠(木灵根)……任何一种灵光都未曾亮起。
玉盘依旧晶莹剔透,沉寂如万古寒冰,没有泛起一丝一毫的光华。
仿佛他手按的不是能感应天地灵气的奇物,而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这……怎么回事?”
“毫无反应?怎么可能!”
“莫非测灵玉盘坏了?”
台下渐渐响起窃窃私语,从疑惑变为惊讶,最后成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寂静,夹杂着些许抽气声。
执事弟子脸色微变,上前检查玉盘,又换了一尊备用的,声音有些干涩:“再……再试一次。”
洛九川的小脸已有些发白,依言再次将手放上。
结果,毫无二致。
玉盘依旧死寂。
高台上,一位面容阴鸷的长老(日后陷害洛无涯的内鬼之一,赵坤)嘴角勾起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冷笑,随即换上惋惜的表情:“唉,可惜,竟是……‘尘体’。”
“尘体”二字如同惊雷,炸响在迎仙台上空。
百年难遇的无灵根废体!无法引气,无法修炼,仙路断绝!
无数道目光瞬间变得复杂,有惋惜,有怜悯,有嘲讽,有幸灾乐祸,更多的是一种彻底的漠视——在修仙界,无法修炼的凡人,与尘埃何异?
洛九川僵在原地,小手无力地从玉盘上滑落。他虽年幼,却也明白“尘体”意味着什么。周围那些瞬间变化的眼光,像冰冷的针,刺得他浑身发冷。
就在这时,一只温暖而有力的大手按在了他微微颤抖的肩上。
是父亲洛无涯。
他不知何时已来到儿子身边,面色平静如水,仿佛刚才那足以摧毁一个孩子所有希望的变故从未发生。他环视四周,声音沉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玉盘无暇,非吾儿之过。”
他低头,看着眼中已蓄满泪水却倔强不肯落下的儿子,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自豪:
“吾儿九川,并非凡俗灵根所能测度。他乃万载难逢的‘天丹圣体’!生而亲近万药,心念可驭真火,乃是注定要超越古今,执掌丹道至尊的体质!此等圣体,区区测灵玉盘,如何能显其神异?”
“天丹圣体?”
“从未听说过啊!”
“大长老所言,定然不假!”
人群再次哗然,这一次,惊讶变成了震惊与难以置信的敬畏。虽然无人听过此体质,但出自大长老之口,且如此笃定,谁敢轻易质疑?
洛无涯不再多言,弯腰抱起懵懂的儿子,从怀中取出一尊婴儿拳头大小、古拙非常、表面刻有一个模糊“时”字纹路的青铜小炉,郑重地放入洛九川手中。
“川儿,你看,这是你母亲留给你的‘本命丹炉’。终有一日,当你能真正唤醒它,天下万火皆为你所用,寰宇灵药皆遵你意。届时,你将明白,今日之寂寥,只为来日之辉煌。”
小九川紧紧握住那枚还带着父亲体温的冰凉小炉,眼中的迷茫与委屈渐渐被一种巨大的、充满希望的光彩所取代。
父亲的话,为他灰暗的世界瞬间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一条看似无比荣耀的道路。
他用力点头,将那小炉攥得死紧,仿佛攥住了自己的未来。
无人看到,洛无涯转身离去时,眼底深处那抹深沉的痛楚与决绝的爱。更无人知晓,那尊青铜小炉,蕴含着怎样惊天的秘密。
高台上,赵坤长老望着洛家父子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疑虑,随即化为更深的阴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丹隐九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