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不知疲倦地敲打着锈迹斑斑的防火梯和下方堆积如山的废弃零件,发出单调而压抑的嗒嗒声。在这座被遗忘的“锈带”边缘,时间仿佛也生了锈,流淌得缓慢而黏稠。
临时落脚点是一间租金低廉、几乎没有任何智能设备的旧公寓。空气里弥漫着霉味和金属锈蚀的混合气息。林劫坐在窗边一张吱呀作响的旧椅子上,目光透过沾满污垢的玻璃,落在外面泥泞的街道和远处朦胧的城市天际线上。霓虹的光芒穿透雨幕,在潮湿的地面上拉长出扭曲而艳丽的倒影,如同某种巨兽流淌的冰冷血液。
他的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并非出于焦虑,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计算节奏的需求。大脑仍在超频运转,反复复盘着之前街头追逐的每一个细节,分析着对手的追踪模式、反应速度、团队配合。每一次复盘,都让他对“网域巡捕”——或者说,那个隐藏在巡捕背后的指挥者“獬豸”——的评价提高一分。
对方不是普通的执法者。他们的行动精准、高效,带着一种冰冷的、非人的逻辑性,仿佛不是在追捕一个罪犯,而是在执行一项系统清理任务。这更印证了他的猜测:妹妹林雪的“意外”,绝非偶然。
林雪在隔壁房间睡着了,轻微的鼾声显示她终于从极度的惊恐和疲惫中解脱出来。林劫稍稍安心,但肩上的压力却更加沉重。他必须保护她,而在这个系统无孔不入的城市,保护意味着必须拥有足够的力量,或者……找到能够制衡系统的力量。
他激活了手腕上经过物理改装的、不连接任何公共网络的离线电脑。屏幕亮起,幽蓝的光映照着他毫无表情的脸。他需要信息,需要了解那个对他发出警告的“宗师”,需要找到任何可能存在的、系统的裂痕或敌人。
常规网络是禁区。任何与自身身份标识符(即使是被篡改过的)有关的搜索,都可能瞬间暴露他们的新位置。他需要更深的阴影,更隐蔽的通道。
他想起了在以往“捞偏门”时听闻过的传说——一个游离于龙吟系统之外,甚至以对抗系统为目标的数字地下世界:暗网。并非那种充斥着犯罪和低俗交易的浅层暗网,而是更深、更隐蔽,需要特殊权限和密钥才能访问的加密空间。那里是情报贩子、理想主义黑客、无政府主义者以及所有系统敌人的聚集地。
访问它风险极高。任何尝试连接的行为本身就可能触发系统的监控警报。但他别无选择。
他取出一枚特制的、无法追踪来源的加密U盘,插入接口。里面是他多年来收集或自己编写的,用于隐藏网络流量、模拟虚假数字指纹、以及穿透低级防火墙的工具包。他小心翼翼地配置着参数,如同一个拆弹专家在剪断引线。每一次数据包的发送,都通过数十个遍布全球的、被劫持的代理服务器进行跳转,每一个跳转点都经过精心挑选和伪装,尽可能抹去自身的源头痕迹。
经过层层加密和伪装的数据流,如同幽灵般渗入城市的数字脉络,最终汇聚到一个极其特殊的网络地址。这是一个需要邀请码和动态密钥才能进入的加密论坛入口,代号“巴别塔”。
登录的瞬间,界面陡然一变。花哨的全息广告和友好的用户界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极简的、近乎原始的文本和代码界面。色彩被压到最低,只有单调的绿色字符在黑色背景上滚动,充满了复古的未来感和隐秘的气息。这里没有算法推荐,没有用户评分,只有最原始的信息流和基于密钥加密的私密聊天室。
林劫像一个潜行的幽灵,沉默地浏览着一个个帖子。内容光怪陆离:有出售零日漏洞的黑市商人标出的天价;有讨论如何物理屏蔽龙吟系统监控的技术帖;有对系统伦理的激烈抨击和哲学思辨;也有关于某些高管丑闻的所谓“内部消息”,真假难辨。
他快速过滤着无用信息,寻找着有价值的线索。突然,一个被置顶且加了特殊标注的帖子吸引了他的注意。标题很简单:【系统即牢笼,自由皆有价】。
发帖者的Id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墨”。帖子内容并非直接贩卖情报,而是一篇文笔犀利、充满煽动性的檄文。它详细剖析了龙吟系统如何通过信用评分、数据监控和算法推荐,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无形中构建起一个剥夺人性自由、固化社会阶层的数字牢笼。文章没有停留在批判,还隐晦地提及了数次未被公开报道的、针对系统基础设施的“成功抵抗行动”,并暗示有一个组织正在“编织阴影,以求曙光”。
帖子的回复数极高,但大多数都是加密的,可见其讨论的敏感程度。公开的回复中,有人狂热支持,有人冷嘲热讽,也有人谨慎地询问如何获取更多信息。
“墨……”林劫默念着这个代号。这个风格,这种对系统深入骨髓的理解以及隐含的行动力,与他之前接触过的所有情报贩子或黑客组织都不同。它更……有目的性,更像是一个有着统一理念和行动纲领的实体。
他尝试用几个不同的匿名身份在帖子下回复,提出一些技术性很强、指向系统核心漏洞的尖锐问题。这是一种试探,投石问路。
回复很快出现,并非在公开页面,而是直接发送到了他的加密收件箱。来自“墨”。
回复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熵’,你的火焰为何而燃?仅为取暖,还是欲焚尽枷锁?”
林劫的心脏猛地一跳。对方不仅迅速找到了他伪装下的真实访问路径(至少是部分路径),更直接点破了他内心深处那个连自己都不愿完全直视的、代表混乱与毁灭的代号。
他沉默了片刻,手指悬在键盘上。对方展示出了惊人的技术实力和情报能力,同时也抛出了一个哲学命题。这是一个邀请,也是一个考验。
他缓缓敲下回复,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代号,而是引用了帖子中的一句话:“吾见牢笼,亦见枷锁。然破笼碎锁之手,岂能洁净无垢?”
他承认了目标,但也表明了自己对手段的清醒认知,暗示自己并非天真理想主义者,深知前行之路上必然沾满污秽。
这次,对方的回复更快,更简短,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阴影包容一切色彩,包括黑暗。若欲知‘蓬莱’之事,三日后,‘零点’俱乐部,‘墨妃’候君。唯望汝之火焰,非是焚身之炬。”
信息末尾,附上了一个一次性的加密通信信道坐标和一份简单的“零点”俱乐部内部结构图,标注了一个安全的会面点。
林劫盯着屏幕,瞳孔微微收缩。
对方不仅知道他的代号,更直接点明了他目前最迫切的目标——“蓬莱”!这个词,是从妹妹林雪含糊的担忧中透露出的唯一线索!
这个“墨”组织,远比他想象的更可怕,也更吸引人。“墨妃”……听起来像是一个高层人物。
巨大的诱惑背后,是显而易见的风险。“零点”俱乐部是瀛海市有名的灰色地带,龙蛇混杂,同时也是网域巡捕重点监控的区域。这很可能是一个陷阱,是“獬豸”或者“宗师”利用他追查“蓬莱”的心理布下的局。
但他有选择吗?躲在锈带的阴影里,他永远无法触及真相。妹妹惊恐的面容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
他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涌入肺腑,却点燃了眼底的火焰。
他清除了所有访问记录,断开了连接,房间再次陷入寂静,只有窗外的雨声依旧。
高风险,高回报。这是一场与魔鬼的交易,但他早已身处地狱。
他站起身,走到林雪的房间门口,轻轻推开门缝。妹妹睡得正熟,眉头微微蹙着,似乎梦到了什么不安的事情。
他轻轻关上门,背靠着冰冷的墙壁。
必须去。但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他需要武器,不仅仅是代码的武器,还需要物理层面的保障。他想起了那个在锈带经营着黑市生意的地头蛇——马雄。是时候,去拜访一下这位“老朋友”了。
他看向窗外,雨似乎小了一些,但城市的霓虹在水汽中折射出更加迷离而危险的光晕。
“墨影”……他低声咀嚼着这个词。仿佛看到一丝微光,穿透层层雨幕和数据的迷雾,照射进来,但那光芒是如此的幽深难测,不知最终会照亮前路,还是将他引入更深的深渊。
微光已现,而他,别无选择,只能向光而行,哪怕那光芒来自地狱之火。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代码: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