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和火炮的改造在磕磕绊绊中稳步推进,焊接的火花和金属的撞击声成为了车间新的背景音。然而,一个同样至关重要,甚至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沙漠之狐”能否真正在沙漠中驰骋的难题,摆在了动力组面前——那颗衰老的心脏,原装的红旗-520柴油发动机。
这台V型12缸、排量38.8升的庞然大物,在它服役的巅峰时期,能输出520马力的功率,推动近36吨的59式坦克达到50公里\/小时的公路时速。但时过境迁,机械磨损、技术落后,使得它如今连保持额定输出都显得力不从心,更别提在加装了复合装甲、新型炮塔和更多设备后,整备重量必然增加的“沙漠之狐”了。
“必须提升动力,至少达到580马力,才能保证基本的机动性,尤其是沙漠地形的通过能力。”陈北玄在动力组的临时工作区——车间一个用废旧隔板围起来的角落,对负责人张工和几位老师傅说道。工作台上摊开着发动机的结构图纸,旁边摆放着各种测量工具和拆解下来的零件。
张工是个四十多岁、身材敦实的汉子,脸上总是带着机油也擦不干净的痕迹。他皱着眉头,指着图纸上的发动机本体:“陈工,道理我们都懂。但这红旗-520底子就在这里,结构几乎定型了,想大幅提升功率,除非整体换装新的发动机,可我们哪来的新发动机?时间也来不及。”
“不换发动机,我们给它‘打一针强心剂’。”陈北玄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在图纸的进排气系统部分画了两个圈,“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和中冷器。”
“涡轮增压?”张工和几位老师傅面面相觑。这个概念他们听说过,主要用在一些新式的卡车上,但在结构复杂、工况恶劣的坦克柴油机上应用,尤其是在老旧的520上改造,这风险太大了!
“陈工,这能行吗?”一位姓赵的老师傅忍不住开口,他是专门搞发动机维修的,“坦克发动机工况多恶劣?高负荷、高振动、高粉尘!涡轮转速那么高,叶片受得了吗?润滑和冷却怎么解决?还有,增压值控制不好,爆震就能直接把活塞顶炸穿!”
赵师傅的话代表了所有人心中的疑虑。这简直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代价就是一台宝贵的、无法替代的发动机彻底报废。
陈北玄没有直接反驳,他深知这些老师傅的担忧源于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他需要做的,是用更严谨的技术方案来说服他们。
“赵师傅的顾虑非常对,这些都是关键问题。”陈北玄首先肯定了对方的担忧,然后拿起旁边几张他提前绘制的草图,“所以,我们的改造必须非常谨慎和有针对性。”
他指着第一张草图,上面是涡轮增压器的安装示意图:“我们不追求极致的增压值,目标是将进气压力稳定在0.5巴左右,这是一个相对保守但足以提升功率的值。涡轮本体,我们可以想办法从报废的斯太尔卡车柴油机上拆解改装,它的耐热合金叶片足以承受520排出的废气温度。”
接着,他指向第二张图,是关于润滑和冷却的:“利用发动机原有的机油泵和循环系统,增加一路高压油管专门为涡轮轴承供油和冷却。这里需要加装一个小的储油壶和节流阀,确保涡轮在急停时也有足够的后续润滑,防止轴承烧死。”
然后是最关键的第三张图,关于进气和中冷:“必须加装中冷器!将增压后的高温空气冷却,增加进气密度,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气缸内温度,抑制爆震。中冷器我们可以用紫铜管和铝翅片自己盘制,虽然效率比不上专业的,但够用。另外,我们需要制作一个简单的废气旁通阀,用真空膜片控制,在发动机低转速、排气压力不足时,部分废气直接排空,避免涡轮迟滞;高转速时再全部导入涡轮,保证增压效果。”
他一边讲解,一边在图纸上标注出具体的改造细节、需要加工的零件形状、以及连接方式。他的方案并非天马行空,而是深深扎根于现有条件,充分利用了厂里还能运转的车床、铣床和老师傅们的手艺。
张工和赵师傅等人凑近了,仔细看着那些草图,听着陈北玄条理清晰、考虑周详的讲解,脸上的疑虑渐渐被专注和思考所取代。他们发现,这个年轻人提出的方案,虽然大胆,但每一步都似乎有解决之道,并非凭空想象。
“这个废气旁通阀的想法妙啊!”赵师傅忽然一拍大腿,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以前光想着怎么把废气全用上,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分流控制!能解决低速没劲的问题!”
“自己盘中冷器……虽然费事,但好像……也不是不行。”张工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开始在心里盘算需要哪些材料,哪个车工能完成那些异形接头的加工。
看到众人态度的转变,陈北玄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张工,赵师傅,理论说得再多,不如动手试一次。我们先把发动机抬上台架,进行不点火的基础改造,验证油路、气路和机械连接的可行性,如何?”
“干!”张工猛地一挥手,下了决心,“总比坐着等死强!赵师傅,咱俩带头,先把这台宝贝疙瘩请上台架!”
说干就干。动力组的人们立刻行动起来,用天车将一台状态相对较好的红旗-520发动机吊运到专门搭建的测试台架上。接下来的几天,这个角落成了车间里最忙碌的地方之一。
按照陈北玄的图纸,一个个零件被加工出来:涡轮增压器的安装支架、特制的进排气歧管、紫铜盘管的中冷器、还有那个构思巧妙的废气旁通阀。陈北玄几乎全程参与,遇到精密加工,他亲自上阵操作机床,那娴熟精准的手法再次让老师们傅们暗自咋舌。
油路的改造最为小心,高压油管的铺设和接头密封反复检查了无数遍。中冷器安装后,进行了气压测试,确保没有泄漏。
终于,到了台架试验的日子。发动机固定在台架上,连接好了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系统,以及测量扭矩和转速的设备。那个从报废卡车上拆下来、经过清理和简单修复的涡轮增压器,如同一个外接的机械肺,安装在发动机一侧。
所有人都围在台架周围,屏息凝神。张工亲自坐在操作位,赵师傅紧紧盯着仪表盘。陈北玄则站在稍远的地方,目光沉静。
“启动!”张工按下启动按钮。
启动电机发出沉闷的咆哮,带动发动机曲轴旋转。几次喘息般的尝试后,“轰”的一声,红旗-520成功点火,排气管冒出一股淡淡的蓝烟,随即稳定下来,发出低沉而均匀的轰鸣。
“怠速稳定!”
“机油压力正常!”
“水温正常!”
基础工况良好。接下来,就是逐步增加负载,考验涡轮增压系统的时候了。
张工缓缓推动油门拉杆,发动机转速平稳上升。当转速超过1800转\/分时,废气压力足以驱动涡轮。
“注意!涡轮开始转动了!”有人喊道。
透过特意加装的观察窗,可以看到涡轮叶片由慢到快旋转起来,发出一种尖锐的、不同于发动机本身轰鸣的啸声。
进气压力表的指针,开始缓缓抬起,从负压区进入正压区!
“0.2巴!”
“0.3巴!”
“0.45巴!”
“接近0.5巴了!稳住!”
发动机的轰鸣声变得更加浑厚、有力,仿佛一头被唤醒的雄狮。排气管的废气声音也变得急促。
“扭矩输出在增加!比原机同转速下高了将近20%!”负责记录数据的技术员兴奋地喊道。
没有爆震,没有异常振动,润滑系统工作正常,中冷器表面温度明显低于增压后的进气歧管。
试验持续了半个小时,在各种模拟工况下,这套“土法”涡轮增压系统都稳定工作,将发动机的功率提升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初步估算,绝对超过了580匹马力的目标!
当张工最终将发动机熄火,那令人血脉贲张的咆哮声渐渐平息后,台架周围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老天爷!真的让这老家伙焕发第二春了!”
“陈工!你真是神了!”
张工从操作位上跳下来,激动地抓住陈北玄的手,用力摇晃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咧着嘴笑。赵师傅也走过来,重重地拍了拍陈北玄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陈北玄看着欢呼的人群,看着那台仿佛被注入了新生命的发动机,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发动机的咆哮,不仅仅是功率的提升,更是对所有参与者信心的巨大提振。它用铁与火的事实证明,在陈北玄的带领下,他们真的有能力,创造奇迹!
这颗更强健的心脏,将为“沙漠之狐”注入奔腾的血液,支撑着它在未来的沙场上,纵横驰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