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重工交流团的车队消失在厂区大门外扬起的尘土中,周卫国站在办公室窗前,久久没有动弹。方才接待时的热情与镇定渐渐褪去,一种更深沉的疲惫和思虑浮现在他脸上。
孙副厂长那看似客气实则审视的目光,那些技术人员专业而挑剔的点评,尤其是陈北玄最后那句“不能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改造”,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击在他的心头。
他回到办公桌前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桌上,一边放着与萨勒曼王国签署的、墨迹未干的800万美元合同,象征着719厂起死回生的辉煌;另一边,则放着北方重工那封措辞严谨的公函,代表着来自行业顶峰的注视与无形的压力。
冰火两重天。
作为在军工系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人,周卫国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了。“沙漠之狐”的成功,确实让719厂露了脸,但也同时将它推到了一个微妙甚至危险的位置。你一个濒临破产的三线厂,凭什么能搞出连北方重工都侧目的东西?你的技术从哪里来?你的下一步想干什么?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如果719厂满足于现状,靠着“沙漠之狐”的订单吃老本,或许能安稳几年。但然后呢?等到这波订单吃完,技术被同行消化甚至超越,719厂将再次被打回原形,甚至可能因为失去了“独特性”而处境更糟。
可如果继续往前走,按照陈北玄那明显蕴含着巨大野心的蓝图走下去,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要冒更大的技术和管理风险,也必然会触动更多固有的利益格局,引来更多像北方重工这样审视甚至敌视的目光。前路注定荆棘密布。
是安于现状,苟且偷生?还是锐意进取,搏一个未知的未来?
周卫国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他想起了厂子最困难时,工人们那绝望的眼神;想起了陈北玄在车间里与工人同吃同住、浑身油污的身影;想起了“沙漠之狐”首次咆哮时,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和老师傅们纵横的老泪;也想起了林雪那隐含警告的“保护好陈北玄”的嘱托。
这个厂,凝聚了他大半生的心血,也承载着全厂上下千余个家庭的希望。他不能,也绝不允许719厂再回到过去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
一股久违的豪情与决绝,从他心底升腾而起。他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眼神变得越来越坚定。
“妈的!老子当年也是从枪林弹雨里闯过来的,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了!”他低声骂了一句,像是在给自己打气,“小陈说得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守着个‘沙漠之狐’吃老本,不是我们719厂的风格!更对不起小陈这一身惊才绝艳的本事!”
他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了墙上那张泛黄的、全体职工在建厂初期的合影上。照片上,那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庞,眼神里是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干劲。
“老伙计们,咱们719厂,不能就这么算了!”他对着照片,喃喃自语。
心中既定,周卫国不再犹豫。他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陈北玄办公室的分机(厂里刚给他单独配的)。
“小陈,来我办公室一趟,现在!”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几分钟后,陈北玄推门而入。“厂长,您找我?”
周卫国没有让他坐下,而是直接走到他面前,目光灼灼地盯着他,开门见山:“小陈,你上次说,我们不能满足于小打小闹,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告诉我,你心里,是不是已经有了具体的想法?”
陈北玄微微一愣,随即迎上周卫国那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坦然点头:“是,厂长。我确实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好!”周卫国重重一拍他的肩膀,“把你的想法,详细跟我说说!不要有任何保留!需要厂里做什么,需要我老周做什么,你尽管提!”
他拉着陈北玄走到沙发旁坐下,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719厂的未来,就押在你身上了!从今天起,厂里的一切资源,技术方向,人才调配,都由你说了算!我周卫国,还有全厂上下,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咱们爷俩,就联手干他一票大的!”
这一刻,周卫国彻底放下了作为厂长的矜持和顾虑,将自己和719厂的未来,毫无保留地交到了这个年轻的、屡次创造奇迹的工程师手中。这是一个老军工的决断,也是一个领导者破釜沉舟的勇气。
陈北玄看着周卫国眼中那不容置疑的信任和破釜沉舟的决心,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他等待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将自己脑海中那个关于未来陆军装备发展的、更加宏大和惊人的蓝图,向这位值得信赖的引路者和战友,娓娓道来。一个属于719厂的、全新的时代,就在这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在这位老厂长的决断下,正式拉开了序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