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长孙无垢的抉择,内心的挣扎
瓦岗军的营地,已经不再是福昌山道旁的临时驻扎,而是迁回了洛阳城外的金墉城。这里曾是北魏的宫城,虽已残破,但根基犹在,经瓦岗军修葺,已然是一座坚固的军事要塞。
长孙无垢被安置在金墉城内一处僻静的院落里。院子不大,胜在干净,原本属于某位前朝宫人的居所。侍奉她的,是两名从军中挑选出的,手脚麻利、沉默寡言的女卒。
她们称呼她“裴姑娘”。
每当听到这个称呼,长孙无垢的心头总会泛起一丝异样的波澜。这是一种被保护的、不属于自己的身份。她端坐在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面前那只粗陶碗的边缘,粗糙的触感,与记忆中李府那些温润如玉的瓷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窗外,是瓦岗军士操练时整齐划一的呼喝声,金铁交击声不绝于耳。空气里,混杂着泥土的味道、兵器上桐油的味道,还有远处伙房飘来的,浓郁的肉汤香气。
这一切,鲜活、粗粝,充满了勃勃的生命力,与她过去二十年所习惯的,那种被礼教、规矩、熏香和丝竹包裹的精致生活,截然不同。
她已经在这里住了五天。
那场几乎要了她性命的高烧,在杨辰的照料下早已痊愈。身体日渐康复,可心,却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石子的湖面,再难平静。
一个名字是李世民,代表着她的过去,她的婚约,她的家族,以及一条清晰可见、通往荣耀与尊贵的道路。成为秦王妃,未来的皇后,母仪天下,辅佐一位注定要名留青史的君王。这是她从小便被灌输的,一个女子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
她想起李世民,想起的不是两人之间有多少温情脉脉,而是他站在地图前,指点江山时的模样。他的眼睛里燃烧着对天下的渴望,那份渴望,是为李家,为关陇集团。他会是一个好皇帝,她毫不怀疑,但他给她的,永远是一个在他身后的位置。一个贤内助,一个符号,一个被史书用寥寥数语概括的“文德皇后”。
另一个名字是杨辰。
他代表着未知,代表着一场豪赌,代表着对过往一切的背叛。
可他也代表着炭窑里那番让她心神俱震的宏愿,代表着那句“并肩而立,共创盛世”的承诺。
李世民要的是一个能为他稳固后方的女人,而杨辰,却似乎想要一个能与他共看万里山河的同路人。
这几天,她时常会透过窗棂,远远地看着那个在军营中穿行的身影。
她看到他与徐茂公、秦琼等将领在沙盘前激烈地争论,时而蹙眉,时而击掌,眉宇间飞扬的神采,让周围那些身经百战的宿将都黯然失色。
她看到他走进伤兵营,亲自为一名断了臂的士兵喂药,没有丝毫嫌弃,还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了几句玩笑话,引得满营伤兵哈哈大笑。
她还看到他走上校场,随手从兵器架上拿起一柄木剑,与号称“冷面寒枪”的罗成对练。他的剑法没有罗成的枪法那般大开大合,却灵动飘逸,总能在最不可思议的角度,点在罗成的破绽之上。两人打到酣处,不分上下,最后相视大笑,勾肩搭背地离开。
运筹帷幄的智者,体恤下属的仁者,武艺超群的强者……
他身上的每一个侧面,都像一块磁石,牢牢吸引着她的目光。她发现,这支曾经被她认为是“流寇”的军队,正在这个男人的手中,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军纪不再涣散,士气不再低迷,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过去在李唐军队中都未曾见过的,发自内心的信赖与希望。
他真的在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着他口中的那个“新天下”。
而自己,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中,又算什么呢?一个被他顺手救下的,需要用假身份来掩藏的“麻烦”?一个只能躲在后方院落里,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旁观者?
“裴姑娘,该用饭了。”
一名女卒端着餐盘走了进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饭菜很简单,一碗粟米饭,一碟青菜,还有一碗肉汤。
女卒放下餐盘,却没有立刻离开。她犹豫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张有些褶皱的纸,递了过来,声音压得很低:“姑娘,您看这个。”
长孙无垢疑惑地接过,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一张通缉令的摹本,不知是从哪座城池的布告栏上揭下来的。
纸上,用粗犷的炭笔线条,勾勒出了一张她再熟悉不过的脸。剑眉星目,俊美无俦,尤其是那双眼睛,深邃、冷漠,又带着一丝洞悉人心的戏谑,画得栩栩如生。
正是杨辰。
画像旁,是两行触目惊心的大字。
“瓦岗反贼杨辰,妖言惑众,掳掠重臣家眷,罪大恶极!”
“赏金万两,封万户侯!”
掳掠……家眷……
这四个字,像四根烧红的铁钉,狠狠刺进了她的心里。
原来,在天下人眼中,她长孙无垢,已经成了一个被反贼掳走的,可怜又可耻的“人质”。而杨辰,则成了那个色胆包天的“采花贼”。
李世民的愤怒,隔着薄薄的纸张,扑面而来。他不仅要杀了杨辰,更要用这种方式,将杨辰钉在耻辱柱上,也顺便,将她这个“失贞”的未婚妻,彻底地从他的世界里抹去。
女卒看着她瞬间苍白的脸色,有些担忧地小声说道:“姑娘,您别怕。这都是李唐那边泼的脏水。我们杨参军是什么样的人,弟兄们心里都清楚。他要是真想掳人,哪会只带您一个回来,李渊的后宫都给他搬空了!”
这句粗俗却真诚的玩笑话,让长孙无垢的心神微微一震。
她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面容黝黑、眼神清澈的女卒,轻声问道:“你们……都不信这上面说的话?”
“当然不信!”女卒把胸脯拍得砰砰响,“我们只信杨参军!若不是他,洛阳早就被李密那个白眼狼搞得乌烟瘴气了。若不是他,我们这几万弟兄,现在还在为李密卖命,不知哪天就死得不明不白。是他给了我们饭吃,给了我们地分,还告诉我们,我们不是匪,我们是为天下百姓打天下的义师!”
女卒的脸上,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光芒。
长孙无垢沉默了。
她看着手中的通缉令,又看了看窗外那片火热的校场。
是啊,他们都不信。
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了杨辰所做的一切。
可天下人呢?她的父亲,她的兄长,那些视家族名誉为性命的亲人呢?他们只会相信这白纸黑字的通缉令,只会相信她长孙无垢,已经成了家族的奇耻大辱。
一阵无力感,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
她该怎么办?
继续以“裴姑娘”的身份,心安理得地接受他的保护,看着他为自己背上这天大的黑锅?然后等到某一天,风平浪静了,再由他悄悄送回故乡,从此隐姓埋名,了此残生?
不。
那不是她长孙无垢。
她想起了炭窑里,他伸向自己的那只手。
想起了自己将手放上去时,那份破釜沉舟的决绝。
她要的,不是躲在他的羽翼之下,苟且偷生。
她要的,是并肩而立!
如果这个世界,将污名泼向他,那她就站出来,亲手为他洗刷。
如果这场争霸,需要她付出代价,那她就赌上自己的全部,包括名誉、家族,以及性命!
长孙无垢缓缓地,将那张通缉令,仔细地叠好,收入袖中。
她站起身,那柔弱的肩膀,在这一刻,仿佛挺拔了许多。脸上那几日来挥之不去的迷茫与挣扎,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坚定。
她看着那名有些不知所措的女卒,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却足以让百花失色的笑容。
“多谢你。不过,以后不要再叫我‘裴姑娘’了。”
“那……那该叫您什么?”
长孙无垢没有回答。她理了理身上那件朴素的布裙,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迎着院中明亮的阳光,迈步走了出去。
她的目标很明确,正是远处那座飘扬着“定国军”旗帜的,中军主帐。
她要去见杨辰。
她,长孙无垢,不做他身后的“裴姑娘”,要做他身边的,第一个臣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