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杨辰的劝谏,时机未到
通往偃师的官道上,马蹄声清脆而齐整。
杨辰一行人的队伍不长,仅有百余名亲卫,但个个都是从定国军中精挑细选的悍卒,身披玄甲,气势沉凝,与周围那些面带菜色、衣衫褴褛的流民形成了鲜明对比。
“主公,俺还是觉得,咱们就不该来。”秦琼骑在马上,靠近杨辰,瓮声瓮气地抱怨着,“李密那小子明显是摆了鸿门宴,咱们这么几个人过去,万一他翻脸……”
程咬金骑在另一侧,闻言咧开大嘴:“怕个鸟!他李密要是敢动歪心思,俺老程这三板斧,先把他那劳什子魏公府给劈了!”
罗成默默地跟在杨辰身后,一言不发,只是握着缰绳的手,骨节分明,目光不时扫过道路两旁萧瑟的田野,眼神里藏着几分复杂的情绪。洛阳的生机勃勃与此地的荒凉凋敝,让他心中那杆天平,不自觉地又倾斜了几分。
“叔宝,知节,稍安勿躁。”杨辰勒住马缰,眺望着远处偃师城的轮廓,语气平淡,“我们是去‘劝进’的,是去表忠心的,魏公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翻脸呢?”
他特意在“劝进”两个字上加重了读音,脸上带着一抹玩味的笑意。
秦琼和程咬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主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前两天才说要看李密挨揍,今天怎么又真要去“劝进”了?
只有徐茂公,跟在队伍最后,捻着胡须,看着杨辰的背影,眼中精光一闪而过。他大概猜到了杨辰的意图。捧杀,有时候比棒杀更致命。
越是靠近偃师,气氛就越是显得怪异。
官道上,随处可见被强行征发的民夫,正吃力地拖拽着巨木和石料,旁边监工的士兵挥舞着鞭子,叫骂声不绝于耳。城门口的守卫,换上了一批崭新的甲胄,却掩不住眼神里的浮躁与不安。整座城池,都笼罩在一种强行粉饰太平的虚假繁荣之下,像一个浓妆艳抹的病人,外表光鲜,内里却早已腐烂。
杨辰一行人的到来,立刻引起了轰动。
“是杨参军!杨参军来了!”
“还有秦二爷和罗将军!他们真的来了!”
城门口的守军和百姓,看到那面熟悉的“杨”字将旗,都下意识地发出了惊呼。杨辰在洛阳的威望,早已随着商队和流民,传到了偃师。
李密的心腹大将蔡建德,早已在城门处等候。看到杨辰,他脸上立刻堆起了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
“杨参军,一路辛苦!魏公已在府中备下薄酒,专程为您接风洗尘!”
“蔡将军客气了。”杨辰翻身下马,同样报以微笑,只是那笑容并未抵达眼底,“魏公召集我等共商大业,辰身为瓦岗一员,岂敢不至。”
一行人穿过偃师的街道,直奔魏公府。
府内张灯结彩,卫兵林立,处处都透着一股急不可耐的喜庆。只是这份喜庆,在徐茂公这样的人看来,更像是一场仓促上演的闹剧。
蔡建德将秦琼等人引至偏厅休息,独独请杨辰一人,前往后堂书房,说魏公有要事单独商议。
秦琼和罗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
“主公,我们跟你一起去。”罗成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
杨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心:“无妨,这里是魏公府,不是龙潭虎穴。你们在此等候即可。”
说完,他便跟着蔡建德,步履从容地走向了书房。
书房内,檀香袅袅。李密并未坐在主位上,而是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身着一袭绣着云纹的华贵紫袍,背对着门口。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温和笑容。
“杨参军,你来了。”
“魏公。”杨辰躬身行了一礼,不卑不亢。
“坐。”李密指了指旁边的坐席,自己也随之落座。他没有急着开口,而是亲自为杨辰斟了一杯茶,动作行云流水,尽显礼贤下士的风范。
“洛阳之事,我已尽知。”李密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你做得很好。击退李渊,安抚百姓,整顿钱粮,每一件,都办得滴水不漏。有你为我镇守洛阳,我心甚慰。”
这番话看似褒奖,实则是在点明主次。你杨辰再能干,也是“为我”镇守洛阳。
杨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才缓缓开口:“皆赖魏公信任,将士用命。辰不过是尽了本分而已。”
李密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态度。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终于切入了正题:“杨参军,你乃当世奇才,对如今天下大势,想必有独到之见。你以为,我瓦岗军下一步,该当如何?”
来了。
杨辰心中冷笑,脸上却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放下茶杯,站起身,对着李密长揖及地。
“魏公,辰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李密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紧。
杨辰直起身,目光诚恳地看着李密,语气沉重地说道:“魏公,如今我军虽据有洛阳,看似势大,实则根基未稳。东有王世充虎视眈眈,西有李唐厉兵秣马,南有萧铣、杜伏威等辈蠢蠢欲动。我军刚刚经历偃师之败,元气尚未完全恢复,洛阳城中,人心虽附,但府库空虚,尚需时日休养生生息。此时,实非问鼎天下之良机。”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也更显恳切:“辰以为,我军当务之急,是应继续高举为天下百姓除暴安良的大旗,广积粮,缓称王。一面深耕洛阳,发展民生,积蓄实力;一面联络各方豪杰,分化瓦解敌人。待到天下人心思归,群雄疲敝之时,再登高一呼,则大业可成,水到渠成。”
一番话,有理有据,情真意切。每一个字,都仿佛是站在李密的立场上,为瓦岗的未来深思熟虑。
然而,这些话落在李密的耳朵里,却变了味道。
广积粮,缓称王?
这不就是说我李密现在称帝是操之过急,是好大喜功吗?
什么叫“府库空虚”?你杨辰和长孙无垢在洛阳搞得风生水起,现在却跟我说府库空虚?这是在向我哭穷,还是在暗示我,瓦岗的钱袋子,已经握在了你的手里?
李密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他看着杨辰那张“忠心耿耿”的脸,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和猜忌。
他觉得杨辰的每一个字,都在影射他的无能,挑战他的权威。
“杨参军的见解,确是老成之言。”李密端起茶杯,掩饰住眼中的冷意,语气也变得生硬起来,“只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站起身,重新走到地图前,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狂热。
“你说的,是谋略,是算计。但你忘了,这天下,最重要的是人心!是大义名分!”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地图上的中原大地。
“如今大隋已亡,天下无主,百姓嗷嗷待哺,翘首以盼,盼的是什么?盼的是一位真命天子,来结束这乱世,还他们一个太平!我若迟迟不肯顺应天意,只会让天下人失望,让追随我的兄弟们寒心!”
“至于王世充、李渊之流,”李密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轻蔑,“不过是土鸡瓦狗,跳梁小丑!待我登临大宝,振臂一呼,天下英雄必将望风来投!届时,扫平六合,不过是旦夕之事!”
他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充满了虚妄的激情。
杨辰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再说话。他知道,再说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已经将自己催眠的人,是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的。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已经当着李密的面,尽到了一个“忠臣”劝谏的本分。
从这一刻起,无论李密做出任何决定,所导致的任何后果,都与他杨辰无关。他已经仁至义尽。
“魏公英明神武,深谋远虑,非辰之所能及。”杨辰再次躬身,语气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钦佩”与“折服”,“既然魏公已有定计,辰,自当遵从。”
李密看着杨辰“认输”的模样,心中那股被压抑的火气,终于顺畅了许多。他重新露出笑容,走上前,亲热地拍了拍杨辰的肩膀。
“杨参军,你能明白我的苦心,我就放心了。你放心,待我大业初定,你便是这新王朝的定国柱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开始给杨辰画饼,许下空洞的承诺。
杨辰只是微笑着,点头称是。
就在这时,系统那冰冷的提示音,在杨辰的脑海中悄然响起。
【支线任务触发:阻止瓦岗分裂。】
【任务描述:李密一意孤行,称帝在即,与翟让旧部的最终决裂已不可避免。请宿主在即将到来的“劝进大会”上,化解双方的最终决裂,尽可能保全瓦岗的有生力量。】
【任务奖励:情缘点1500,随机瓦岗军将领天赋一项,瓦岗核心将领好感度提升。】
杨辰的眉梢,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阻止分裂?
不,他要的,从来不是阻止。
而是……在废墟之上,重建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新秩序。
“好了,时辰不早了。”李密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意气风发地说道,“走吧,随我一同去见见诸位兄弟。今日,我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一件关乎我瓦岗未来的头等大事!”
他大步流星地向门外走去,背影里充满了即将踏上巅峰的自负与狂喜。
杨辰跟在他的身后,看着他那略显滑稽的背影,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无人察觉的,冰冷的弧度。
大戏,要开场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