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契约签订,萧美娘的气运转移
“杨郎,你怎么了?”
萧美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将杨辰从那连绵不绝的系统提示音中拉回现实。他低头,对上她那双盛满了关切与不安的眸子。
他抱得太紧了,几乎要将她纤弱的骨骼揉进自己的身体里。怀中的女子似乎也察觉到了他身体的异样,那是一种极度紧绷后,难以自控的轻微战栗。
杨辰想开口说句“我没事”,可话到嘴边,却化作一声压抑的闷哼。
那股磅礴的力量,那所谓的九十五点国运,并非温和的馈赠,而是一场狂暴的灌顶。它不是一股气流,更像是一条奔涌的金色江河,携带着一个王朝兴衰沉浮的全部重量,冲进了他这具凡俗身躯的河道。
一瞬间,杨辰的视野被无尽的金光所充斥。
他仿佛看到了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拔地而起,看到了万国来朝的鼎盛气象,听到了万民跪拜的山呼万岁。那是大隋开皇之治的辉煌顶点。画面一转,又是烽烟四起的运河工地,是饿殍遍野的辽东战场,是无数双充满怨毒与仇恨的眼睛。
这些画面,这些情绪,都属于萧美娘。它们是她作为大隋皇后,亲身经历并承载了数十年的记忆与气运。如今,这份沉重到足以压垮任何人的“国运”,正通过一道无形的契约,尽数转移到杨辰身上。
他的四肢百骸,每一寸血肉,每一个毛孔,都在被这股力量疯狂地冲刷、撕裂、而后重组。一股灼热的痛楚从骨髓深处传来,让他几乎要站立不稳。
“杨郎!”萧美娘察觉到他的身体在摇晃,惊呼一声,连忙用尽全力撑住他。
她的触碰,像是一股清泉,注入了杨辰那片快要被金色岩浆吞没的意识。他咬紧牙关,强行运转内息,试图引导这股横冲直撞的力量。然而他那点微末的内力,在这股国运洪流面前,渺小得如同螳臂当车。
就在他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脑海中,那项刚刚获得的特殊天赋——【帝后之道】,忽然自行运转起来。
如果说国运是狂暴的江河,那【帝后之道】便是坚固而柔韧的河道。它并未试图阻拦这股力量,而是开始巧妙地梳理、引导。那股原本足以撑爆他身体的磅礴气运,开始顺着一种玄妙的轨迹,缓缓沉淀下来,融入他的血脉,刻入他的骨骼。
痛楚在减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杨辰缓缓睁开眼,眼底深处那燃烧般的金色火焰渐渐隐去,恢复了往日的清明,却又多了一种令人不敢直视的深邃。
他松开了紧抱着萧美娘的手臂,改为轻轻握住她的双肩,仔细地打量着她。
他看到,她绝美的容颜上,那抹常年笼罩着的、源自国破家亡的忧郁与沉重,似乎淡去了许多。她的眉宇间多了一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安宁,就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的旅人。
萧美娘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就在方才,当杨辰的身体发生异变时,她感觉自己灵魂深处某种沉重的东西,被抽离了出去。那种感觉,让她一阵轻松,却又有些莫名的空虚与心慌。但当她看到杨辰的眼神,那份心慌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纯粹的依恋。
仿佛从今往后,他便是她的天,她的地,是她全部的倚靠。
“我没事。”杨辰的声音恢复了平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如同金玉相击般的质感,“只是……刚才想到能将你接回来,一时有些失态。”
这个解释很拙劣,但萧美娘却信了。或者说,她愿意去信。她伸出手指,轻轻抚平杨辰紧皱的眉头,柔声道:“以后,美娘哪里都不去了,就守着你。”
杨辰笑了笑,牵着她走到书案旁坐下。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水还放在桌上,他将其倒掉,重新为她沏了一杯热的。
氤氲的水汽中,萧美娘看着杨辰的侧脸,轻声问道:“杨郎方才回来时,似乎心事重重,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杨辰端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
李密的敲打,洛阳城内盘根错节的世家,瓦岗内部涌动的暗流……这些事情,任何一件都足以让人焦头烂额。
在获得【帝后之道】天赋之前,他虽然有信心处理,但仍需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可现在,当他再次回想这些难题时,脑海中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
他的思维,仿佛被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
那些原本看起来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利益纠葛,此刻在他眼中,都化作了清晰的脉络。他能“看”到,李密对他的忌惮之下,更深层的是对瓦岗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人才的渴望。他能“看”到,那些世家豪族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内部也分成了数个派系,彼此倾轧,充满了可以利用的缝隙。
他甚至能“看”到,自己今日颁布的三道政令,在洛阳城中激起了怎样的涟漪。哪里的百姓在交口称赞,哪里的官吏在阳奉阴违,哪家的大户在暗中串联,准备给他使绊子。
民心,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词汇。它仿佛变成了一种可以被感知的“气场”。整个洛阳城,在他眼中不再是一座死物,而是一个有生命、有情绪的活物。
治理效率提升30%,民心凝聚力提升20%。
这两条属性,并非简单的数字。它赋予了杨辰一种近乎于“执政直觉”的恐怖能力。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什么样的政策会得到拥护,什么样的举动会引发反弹。
“算不上难处。”杨辰将温热的茶杯递到萧美娘手中,语气平淡,“只是一些跳梁小丑,自己会把脖子伸到刀口上来的。”
萧美娘捧着茶杯,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暖意,看着杨辰脸上那份淡定从容的自信,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忧也烟消云散。她不再追问,只是安静地陪在他身边。
有他在,便心安。
而杨辰,则将目光投向了窗外。
夜色下的洛阳城,大部分区域都陷入了一片黑暗,唯有少数高门大户的府邸,还亮着星星点点的灯火。
一股奇妙的感觉,在他心底升起。
他仿佛能“听”到这座城池的呼吸。能感受到城东流民坊里,那些刚刚领到救济粮的百姓,睡梦中都带着一丝安稳。能感受到城西富户区,某些府邸的密室里,充满了对新任洛阳令的咒骂与算计。也能感受到,在遥远的紫微宫深处,有一道猜忌与审视的目光,正遥遥地投向自己所在的这座府邸。
这便是国运加身后的变化。
他不再是这座城池的过客,也不是单纯的统治者。他与这座城池的命运,产生了一种血脉相连般的联系。
城兴,则他兴。城衰,则他衰。
“权力的滋味……”杨辰在心中喃喃自语,“原来是这样。”
它不只是发号施令的快感,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一种将万千黎民的命运扛在肩上的重量。
就在此时,府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快步走进庭院,在书房门口禀报道:“府君,宫里来人了。”
杨辰与萧美娘对视一眼。
这么晚了,李密又派人来做什么?
“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名宦官模样的中年人,在亲兵的带领下,低着头快步走了进来。他见到杨辰,立刻跪倒在地,姿态恭敬到了极点。
“奴婢参见洛阳令,魏公有口谕。”
“讲。”杨辰的语气不带丝毫波澜。
那宦官似乎被杨辰身上无形的气场所慑,头埋得更低了,用一种尖细而清晰的声音说道:“魏公口谕:宇文化及已在聊城伏诛,其家眷部众,不日将押解至洛阳。魏公言,萧氏乃前朝皇后,身份尊贵,不宜再流落于外。特命杨府君好生‘照料’,待宇文氏族人押到之日,或可让萧氏亲眼得见仇人伏法,以慰其心。”
宦官说完,便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书房内的空气,瞬间安静了下来。
萧美娘捧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茶水溅出几滴,落在她素色的裙摆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宇文化及……死了?
这个名字,是她心中最深的一根刺。是江都宫变的梦魇,是弑君之臣的代名词。她无数次在梦中,都想亲手将此人千刀万剐。
如今,他终于死了。
可李密这道口谕,却让她浑身发冷。
什么叫“好生照料”?什么叫“亲眼得见仇人伏法”?
这是将她当成了一个战利品,一个用来彰显瓦岗军功绩、收拢前隋人心的政治工具!
杨辰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他知道,这是李密的第二步棋。
白日的敲打不成,便用萧美娘来试探和掣肘他。
这道口谕,看似是恩典,实则是警告。它在提醒杨辰,萧美娘的身份很敏感,她是你杨辰的女人,但她更是前朝的皇后。她的归属,她的一切,都必须由他魏公李密来决定。
同时,这也是一记阳谋。若杨辰接受了,就等于默认了李密对萧美娘的“处置权”,将自己的软肋,亲手递到了李密面前。若杨辰拒绝,那便是公然抗命,给了李密发作的借口。
好一招一石二鸟。
杨辰看着伏在地上的宦官,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杀机。但他很快便将这股杀意收敛起来,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萧美娘身边,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然后才转向那名宦官,温和地说道:“请公公回去转告魏公。”
“杨辰,谢魏公隆恩。”
“只是……”他话锋一转,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玩味,“萧氏一路随我至此,早已不是什么前朝皇后,她如今,只是我杨辰的家眷。”
“至于观看仇人伏法……”杨辰的笑容更盛,他低头看了一眼面色煞白的萧美娘,语气变得无比温柔,“我杨辰的女人,还不至于要靠观看一场行刑来寻求慰藉。她的仇,若她想报,将来,我会亲手提着仇人的头颅,送到她面前。”
“就不劳魏公费心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