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霁从“盖亚”核心回来后,只休息了四个小时,便与陆衡召开了全球视频会议。
“我们赢得了十年观察期。”凌霁对各国代表说,“但这不是喘息,而是考试。”
陆衡接着展示了严峻的现实:“‘盖亚’的‘收割’虽被暂停,但它引发的次生灾害已不可避免。我们必须在一年内稳定粮食、能源和医疗三大系统。”
会后,两人立刻分工:
- 凌霁:负责“希望工程”,激发全球社区的自组织能力,推广互助模式。
- 陆衡:负责“基石计划”,建立关键物资的全球调配网络。
然而,真正的挑战来自人类内部。
“绿潮”组织在陆渊的资助下,公开质疑委员会的合法性,煽动民众反对一切工业复苏。
“他们在制造二元对立。”凌霁看着新闻,“让人们在‘保护地球’和‘发展经济’之间二选一。”
“而我们要提供第三条路。”陆衡说。
就在两人准备应对时,一个更大的危机爆发了——位于赤道附近的一座大型火山突然进入活跃期,这是“盖亚”留下的“压力测试”。
“如果火山喷发,”夜鸦报告,“将导致全球气温骤降,粮食减产。”
“启动‘基石计划’应急方案。”陆衡当机立断,“开放所有粮仓,启动‘空中桥梁’。”
“我去现场。”凌霁说。
火山脚下,凌霁与当地政府、科学家和社区领袖彻夜开会,协调疏散和救援。他没有空洞地喊口号,而是卷起袖子,和志愿者们一起搬运沙袋,加固临时避难所。
他的行动,通过沈知砚的镜头,传遍了全世界。
“这就是第三条路。”沈知砚在报道中说,“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具体的行动。”
与此同时,陆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艰难的谈判。
“我们不能关闭所有工厂。”他对一位坚持“零排放”的国家代表说,“医院需要电,孩子需要热饭。我们可以暂时使用污染更小的能源,同时加速清洁能源的建设。”
“这是妥协。”对方说。
“这是现实。”陆衡回应。
在一次闭门会议上,陆衡终于与兄长陆渊正面交锋。
“你真以为你能拯救世界?”陆渊冷笑,“你只是在拖延时间。”
“也许吧。”陆衡平静地说,“但拖延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最终,陆衡的务实方案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空中桥梁”启动,粮食和药品被源源不断地送往最需要的地方。
三周后,火山稳定下来,危机暂时解除。
这场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委员会的资源消耗殆尽,“方舟”计划也被迫缩减规模。
“我们在走钢丝。”凌霁对陆衡说,“而且没有安全网。”
“那就让我们走得慢一点,稳一点。”陆衡回答。
然而,新的威胁接踵而至。一份机密报告显示,“盖亚”的代理节点并未完全休眠,它们潜伏在全球各地的关键基础设施中。
“我们需要一个‘猎手’。”夜鸦说,“一个能在全球范围内,无声地清除这些节点的人。”
“我知道谁能胜任。”凌霁看向窗外,“但我不确定,我们是否付得起这个代价。”
“有时候,”陆衡说,“为了守护光,我们不得不与影子打交道。”
凌霁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号码。
“是我。”电话那头,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看来,你终于需要我了。”
“是的,”凌霁说,“我们需要你,‘灰鹭’。”
挂断电话,凌霁和陆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
“第二阶段,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你是我的漏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