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李卫国依旧忙碌。进山查看陷阱,或是去周边村子转转,看看有没有新的皮货来源。日子充实得几乎让他忘了那片刻的心旌摇曳。
然而,有些事情一旦生了根,便会在不经意间悄然生长。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他刚从邻村收了几张品相不错的狗獾皮回来,马车行至村口的老槐树下,远远便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树下,正和村里几个姑娘说着话。是苏晚晴。她似乎刚从地里回来,裤脚还沾着泥点,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夕阳的金辉洒在她身上,将那件旧棉猴也镀上了一层暖意。
她侧对着他,正听一个姑娘说着什么,嘴角含着浅浅的笑意,那笑容褪去了眉宇间的轻愁,显得格外温婉动人。李卫国的心,没来由地漏跳了一拍。他下意识地勒住了缰绳,让马车停在稍远的地方,没有立刻过去。
他看着她和姑娘们道别,看着她独自一人朝着知青点的方向走去,背影在夕阳下拉得细长。直到那身影消失在土路的拐角,他才缓缓驱车前行。老槐树下似乎还残留着她身上那股淡淡的、不同于村里姑娘的肥皂香气。
这一次偶遇,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那日被强行压下的涟漪再次荡漾开来,甚至比之前更加清晰。他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留意起知青点的消息,偶尔听到村里人议论哪个知青干活偷懒,哪个又和村里人起了争执时,他会格外注意是否有关于她的部分。好在,议论到她时,多是“苏知青话不多,但干活踏实”、“有文化,人挺和气”之类的话,这让他莫名地松了口气。
他知道这种关注有些反常,也告诫自己不该分心。可那种想要靠近、想要了解的冲动,却像春日里顽强钻出地面的野草,难以遏制。
这天晚上,他罕见地没有早早睡下,而是就着煤油灯,拿出之前买的信纸和钢笔——这是他为妹妹学习准备的,此刻却派上了别的用场。他斟酌了许久,墨水在灯下泛着微光,最终却只写下了一些关于皮货收购的行情琐事,以及几句不着边际的问候。写完后,他看着那寥寥数语,觉得既突兀又笨拙,最终还是将信纸揉成一团,丢进了灶膛。跳跃的火苗瞬间将其吞没,只留下一缕青烟。
他靠在炕头,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里有些烦乱。重活一世,他以为自己可以冷静地规划一切,却没想到会在一个看似最不合适的时机,被这样一份突如其来的情愫搅乱了心绪。
“她现在最需要的,恐怕不是这些……”李卫国低声自语,眼神逐渐恢复了清明。他想起她谈及母亲病情时眼中的忧虑,想起她想要寄钱回家的无奈。空洞的安慰和不合时宜的靠近,或许只会增添她的负担。
自己现在能做的,或许不是急于表达什么,而是变得更强大,拥有更多的能力和资源。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去守护想守护的人,也才能为她,或许也为他们,提供真正切实的帮助。
这个念头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他心头躁动的火焰,却点燃了更旺盛的斗志。他将那份朦胧的好感深深埋进心底,化作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前行的动力。
翌日,天还未亮,李卫国便起身了。他检查了猎枪和工具,目光坚定地望向远处雾气缭绕的深山。那里有挑战,也有机遇。他需要更多的收获,不仅仅是皮货和野味,更是积累资本和人脉,为自己,也为心里那份悄然生发的期许,搏一个更坚实的未来。
山路崎岖,他的脚步却异常稳健。晨风吹拂,林涛阵阵,仿佛在回应着他心中无声的誓言。前路漫漫,但他知道,无论是为了家人,还是为了那抹悄然印入心底的身影,他都必须,也一定会,走得更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