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的掌声尚未散尽,高小凤的卫星电话已再次响起——屏幕上跳动的,是联盟南美分部的紧急联络信号,却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急切。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传来分部负责人沙哑的声音,混杂着雨林深处的雨声与风声:“高女士,亚马逊雨林南部的‘绿色守护’生态站遭遇罕见暴雨引发的山洪,3座监测塔被冲毁,20名当地护林员被困在淹没的观测点,其中还有8名参与雨林碳汇研究的中国学者!更危急的是,洪水阻断了所有陆路通道,而气象预警显示,未来72小时内将有持续强降雨,水位还会再涨3米,一旦观测点的临时堤坝溃决,所有人都将被卷入湍急的河流!”
高小凤刚放下的心瞬间揪紧,她快步走到会场外的临时指挥区,手指在电子地图上快速定位——被困的生态站位于巴西与秘鲁交界的亚马逊雨林腹地,那里是全球碳汇核心区,也是联盟与南美各国合作建立的“雨林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走廊”的关键节点。“立即启动南美应急救援预案!”她对着电话沉声下令,“联系巴西空军,协调两架救援直升机;通知联盟驻南美特战分队,携带冲锋舟、潜水设备和医疗物资,从秘鲁伊基托斯市出发,沿乌卡亚利河逆流而上;同时联系当地原住民部落——他们熟悉雨林水路,是救援的关键!”
挂掉电话时,钟小艾已带着女儿走到她身边,孩子仰着小脸,把一幅刚画好的画塞进她手里:“高阿姨,我画了雨林里的小船,能救大家!”画纸上,歪歪扭扭的绿色线条是雨林,蓝色的波浪是河流,一艘插着联盟旗帜的小船正朝着被困的小房子驶去。高小凤摩挲着画纸边缘,指尖传来孩子画笔留下的温度,心中的焦灼竟被这纯粹的善意抚平了几分。“等阿姨回来,再看你画雨林里的太阳,好不好?”她揉了揉孩子的头发,转身登上早已准备好的专机,朝着南美飞去。
12小时后,高小凤抵达秘鲁伊基托斯市——这座被亚马逊雨林环绕的“河港之城”,此刻正被连绵的阴雨笼罩。临时救援指挥部设在港口的一艘补给船上,巴西空军的救援直升机已停在岸边的空地上,螺旋桨卷起的风夹杂着雨水,打在脸上冰凉。联盟驻南美特战分队队长罗德里格斯,一位有着巴西印第安血统的硬汉,正拿着地图与几位原住民长老沟通。看到高小凤,他立刻迎上来:“高女士,情况比预想的更糟——洪水冲垮了生态站周边的栈道,观测点被围在一片孤立的高地,四周都是湍急的支流,直升机无法在暴雨中低空悬停,只能靠冲锋舟从水路突破。”
“原住民部落的向导找到了吗?”高小凤追问。罗德里格斯侧身让出身后的几位老人,为首的卡瓦略长老穿着传统的雨林服饰,脖子上挂着用鹦鹉羽毛编织的项链:“我是马奇科部落的首领,这片雨林的每一条河湾、每一处浅滩,我们都烂熟于心。洪水再大,也挡不住我们的独木舟。”老人的声音苍老却坚定,指了指地图上一条被标注为“隐秘水道”的细线,“这条支流平时水深不足一米,但山洪过后水位上涨,刚好能容冲锋舟通过,还能避开主流的急流。”
当天下午,暴雨稍歇,救援队伍整装出发。20艘冲锋舟载着特战队员、医疗人员和物资,在卡瓦略长老的带领下,驶入浑浊的乌卡亚利河。河水裹挟着树枝与泥沙,在船舷边咆哮而过,两岸的雨林被洪水浸泡,高大的树木只露出半截树干,像一个个沉默的巨人。卡瓦略长老站在最前方的冲锋舟上,手持一根长木杆,不时插入水中试探深浅,嘴里念叨着古老的咒语——那是马奇科部落世代相传的“雨林祈福”,祈求河水善待迷途的人。
行至中途,暴雨突然再次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水面上,激起密密麻麻的水花,能见度不足5米。“小心暗礁!”卡瓦略长老突然大喊,手中的木杆猛地抵住一块隐藏在水下的岩石。罗德里格斯立刻下令减速,可身后的一艘冲锋舟还是因视线受阻,船底撞上了暗礁,瞬间裂开一道缝隙,河水顺着裂缝快速涌入。“弃船!转移物资!”队员们迅速将船上的医疗箱和救生衣搬到其他冲锋舟上,好在所有人都及时撤离,没有人员伤亡。
经过6小时的艰难航行,当夜幕降临时,救援队伍终于抵达生态站附近的高地。借着冲锋舟的探照灯,能看到远处的观测点屋顶露出水面,几个人影正挥舞着红色的布条——那是被困人员发出的求救信号。可就在此时,卡瓦略长老突然示意停船:“前面是‘魔鬼漩涡’,河水在这里形成顺时针旋转的暗流,冲锋舟进去会被卷翻!”
高小凤借着灯光望去,只见前方的水面呈现出诡异的漩涡状,浑浊的河水打着转,仿佛一张张开的巨口。“有没有其他办法绕过去?”她问。卡瓦略长老摇了摇头:“只有穿过漩涡,才能到达观测点。但我有办法——马奇科部落的‘水上牵引术’,用藤蔓绑住冲锋舟,由熟悉水流的族人在岸边牵引,能稳住船身。”说完,他招呼身边的几位年轻族人,他们迅速跳上露出水面的礁石,将粗壮的藤蔓一端系在树上,另一端抛给冲锋舟上的队员。
队员们将藤蔓牢牢固定在船舷上,卡瓦略长老一声令下,岸上的族人奋力拉拽藤蔓,冲锋舟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漩涡。河水疯狂地冲击着船身,冲锋舟在漩涡中剧烈摇晃,几乎要被掀翻。队员们紧紧抓住船舷,罗德里格斯站在船头,大喊着调整方向。就在冲锋舟即将被卷入漩涡中心时,岸上的族人突然发力,藤蔓被拉得笔直,冲锋舟猛地挣脱漩涡的吸力,朝着观测点冲去。
“我们来了!”当冲锋舟靠近观测点时,队员们朝着屋顶上的人影大喊。被困的护林员和学者们瞬间爆发出欢呼,他们早已筋疲力尽,有的人因为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手脚都已浮肿。队员们立刻抛出救生绳,将被困人员一个个拉上冲锋舟。中国碳汇学者李教授被拉上船时,还紧紧抱着一个密封的硬盘:“这里面是近三年的雨林碳汇数据,是研究全球气候的关键,不能丢!”
就在所有人即将撤离完毕时,远处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临时堤坝被洪水冲开一道缺口,湍急的河水朝着观测点涌来。“快撤!”罗德里格斯大喊,冲锋舟立刻调转方向,朝着来时的水道驶去。身后的观测点瞬间被洪水淹没,只剩下屋顶的红色布条在水面上漂浮。
经过一夜的航行,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雨林的枝叶,救援队伍终于回到伊基托斯港。李教授握着高小凤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不断重复着“谢谢”。卡瓦略长老站在一旁,看着远处的雨林,缓缓说道:“以前,我们以为外人来雨林只是为了砍树、挖矿,直到你们来了,帮我们建学校、修医疗站,还和我们一起守护这片森林。现在我们知道,‘绿色走廊’不是口号,是真的在守护我们的家园。”
高小凤望着眼前的老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亚马逊雨林的救援只是“世界经济发展通道”征程中的又一个片段,在这条跨越山海的道路上,还有无数需要守护的土地,无数需要传递的希望。
一周后,高小凤带着修复生态站的计划,再次来到马奇科部落。此时的雨林已恢复平静,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部落里,孩子们围着她,唱起了当地的民谣,歌词大意是“远方的朋友带来了光,照亮了雨林,也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卡瓦略长老将一串用雨林坚果串成的项链挂在她脖子上:“这是马奇科部落的‘守护之链’,愿它陪着你,走过更多的路,守护更多的人。”
高小凤低头看着项链,坚果的触感粗糙而温暖。她掏出手机,拍下孩子们唱歌的画面,发给钟小艾——照片里,孩子们的笑脸比雨林的阳光更灿烂。很快,钟小艾回复:“女儿看到照片,说要画一幅‘雨林里的歌声’,还要寄给马奇科部落的小朋友!”
放下手机,高小凤走到雨林边缘,望着无边无际的绿色。她知道,“世界经济发展通道”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在亚马逊雨林,碳汇监测站重新矗立,原住民与学者们一起守护着地球的“肺叶”;在非洲撒哈拉,联盟援建的光伏电站点亮了沙漠的夜晚,让游牧民族的帐篷里有了灯光;在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生态种植园里的橡胶树茁壮成长,当地农民靠着可持续农业过上了好日子;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冰川监测设备实时传输着数据,守护着高山的生态平衡。
而她,高小凤,依旧会带着那枚冰晶石,那串守护之链,还有孩子们的画,继续前行。她的脚步会踏上更多的土地,她的身影会出现在更多需要希望的角落。因为她始终坚信,当人类放下分歧,以合作之名携手,以守护之心前行,就能跨越所有的艰难险阻,让贫困变成希望,让差异变成纽带,让每一片土地都绽放出繁荣与生态共生的光芒。
那片由无数星火汇聚成的星河,正沿着“世界经济发展通道”,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流淌,照亮过去,也照亮未来。而这场关于勇气、合作与守护的征程,永远不会落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凤鸣重生:胜天半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