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循环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方舟”注入了生命的呼吸。但无论是净化水流、驱动风机、点亮灯光,还是维持未来必将更加庞大的内部生态系统和防御系统,都需要一颗强劲而可靠的“心脏”来提供能量。“能源之心”计划,成为继水源和空气之后,摆在陈家人面前最紧迫、也最复杂的核心工程。
根据“核心蓝图”和实地条件,“方舟”的能源系统被设计为三重冗余结构:太阳能、柴油发电、以及未来可能修复的地热能源。其中,太阳能作为最清洁、最可持续的初级能源,被列为优先建设项目。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当前需求,更是为末世降临后,可能出现的燃料短缺和地热系统修复的不确定性,准备一条重要的退路。
陈浩成为了“能源之心·太阳能”阶段的技术总负责。他的任务,是在不破坏“方舟”隐蔽性的前提下,于山体斜坡和经过伪装的“度假村”屋顶,秘密铺设大面积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并建立一套复杂的电力储存、分配和管理系统。
挑战巨大。首先是如何将大量笨重的太阳能板和相关设备,神不知鬼不觉地运送到指定位置并进行安装。公开采购和运输如此规模的太阳能设备,必然会引起注意。陈默再次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利用夜色和空间能力,陈默如同一个无声的搬运工,将成批的太阳能板、支撑架、电缆和核心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等设备,从分散的密密仓库,“搬运”到老鹰岭几个预先选定的、植被茂密且远离主工地的集结点。然后,再由陈浩带领的、经过严格审查的少数几名“外围”技术工人(以度假村“环保能源设施”建设名义招募),在白天进行实际的安装作业。
安装过程本身也是一场与隐蔽性博弈的智慧考验。
在山体斜坡上,陈浩设计了一种独特的“仿生”支架系统。支架被漆成与周围岩石和植被相近的颜色,并且可以依据地形灵活调整角度,使得铺设在上面的太阳能板从远处或空中俯瞰,几乎与山体融为一体,难以分辨。
在“度假村”那些造型奇特的屋顶上,太阳能板更是被直接集成到了建筑设计中。有的被伪装成屋顶的瓦片或装饰性板材,有的被巧妙地嵌入到未来将成为“观景平台”或“遮阳结构”的部位,与m.A.d.事务所的炫酷设计完美结合,即便在近处,不仔细探查也难以发现其真实功能。
陈默的工作并未止步于运输。在安装最关键、最敏感的线路连接和核心控制设备时,他需要亲自到场。例如,将主电缆从分散的太阳能板阵列,穿越复杂的地下管道或岩缝,最终接入位于“方舟”内部的核心配电室。这个过程要求极高的精准度和隐蔽性,任何错误的开挖或裸露的线缆都可能暴露秘密。
陈默利用空间感知,如同拥有透视眼般,精准地“看”清岩石内部的缝隙和结构,引导着电缆穿过最安全、最隐蔽的路径。有时遇到实在无法穿越的致密岩层,他甚至会动用能力,小范围地“收取”掉障碍物,形成一条仅供线缆通过的微小孔洞,完成后又用特制的填充材料进行完美复原,不留痕迹。
与此同时,在“方舟”内部的配电中心,陈浩指挥着工人安装庞大的锂电池储能阵列和复杂的智能电力管理系统。这套系统能够根据日照强度、用电负荷,智能地分配太阳能电力,优先保障生命维持系统和关键防御设施的运行,并对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保护,防止过充过放。
“这是主逆变器,负责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我们使用的交流电。”陈浩指着一个银灰色的柜状设备对陈默解释道,“旁边这套是并网\/离网自动切换系统。目前我们伪装成与市政电网并网运行,实际上电力完全支持。一旦外部电网崩溃,系统会瞬间切换至离网模式,确保我们的供电不受任何影响。”
陈默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线路、指示灯和显示屏,虽然不太懂具体技术,但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密与力量。这不仅仅是几块板子发电,而是一套完整、智能、可靠的能源生态。
铺设和安装工作持续了数个日夜。期间也并非一帆风顺。一次,在铺设一处位于陡峭崖壁的太阳能板阵列时,固定支架的一处关键岩体因风化突然松动,导致一整块太阳能板连同支架摇摇欲坠。下方正是“度假村”正在施工的A区,一旦坠落,后果不堪设想。
千钧一发之际,陈默正巧在场进行线路勘察。他来不及多想,空间感知瞬间锁定下坠的太阳能板支架,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精细度涌出!他没有试图去接住那沉重的物体——那需要的力量太大。他做的,是强行改变了支架下方一小片区域的空气密度和流动,形成了一个短暂存在的、强力的“空气缓冲垫”!
“呼——”
下坠的支架猛地一顿,速度骤减,仿佛砸进了一团无形的棉花里。虽然缓冲垫只维持了一秒多就溃散了,但这宝贵的时间让下方的工人得以惊险避开,支架最终也只是磕碰在崖壁凸起的岩石上,损坏了部分边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更大的暴露风险。
陈默再次感到一阵眩晕,但比上次施展“空间屏障”时要轻得多。他意识到,自己对能力的运用,正在从粗暴的力量倾泻,向着更精妙、更节能的方向进化。
当最后一组电池阵列接入系统,陈浩在主控屏上按下启动键。
屏幕上,代表太阳能输入的功率数值开始跳动,迅速攀升。阳光通过那些巧妙隐藏的“眼睛”,被转化为无声的电能,沿着隐秘的脉络,汇入地下堡垒的“心脏”,储存起来,随时准备为这座未来的希望之城注入活力。
“能源之心·太阳能,初步建成!”陈浩兴奋地宣布,脸上带着技术人员特有的成就感。
陈默站在配电中心,听着设备运行发出的微弱蜂鸣,看着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字,心中稍定。有了初步的电力保障,“方舟”才算真正具备了启动的条件。但这颗“心脏”还不够强壮,它需要更多、更可靠的动力来源。
他的目光投向下一阶段的目标——那几台静待燃料的“柴油发电机”。能源的争夺,远未结束。而外部世界的局势,也正在以一种令人不安的速度,悄然变化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末世重生我的保垒无敌家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