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民国盗墓秘闻》续篇 第十五章 东巴传古韵,国际共护魂
丽江的冬日,阳光透过纳西族传统民居的木格窗,洒在铺着东巴纸的长桌上。和小雨小心翼翼地展开一本泛黄的东巴古籍,书页上用东巴文绘制的 “创世纪” 图谱清晰可见,旁边还附着纳西族老人手写的汉文注释。“这是我们族里最古老的古籍之一,记载了纳西族的起源故事,” 和小雨指着图谱,对围在桌前的数字技术团队说,“以前只有东巴祭司能看懂,现在我们想把它数字化,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
自 “数字文明展” 结束后,“东巴古籍数字化保护” 项目就进入了实质推进阶段。林晚秋带领数字技术团队专程来到丽江,与纳西族东巴文化传承人合作,对当地馆藏的三百多册东巴古籍进行系统性扫描、建模和文字注释。为了确保东巴文的准确性,团队还邀请了几位年过八旬的东巴祭司,逐字逐句核对古籍内容,将东巴文翻译成汉文和英文,再录入数字系统。
“东巴文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数字化时不仅要保留字形,还要还原它的文化含义,” 东巴祭司和志本老人握着扫描笔,在古籍上轻轻滑动,“比如这个‘山’字,画的是我们丽江的玉龙雪山,背后还藏着‘山神护佑’的传说,这些都要在数字档案里说清楚。”
团队成员认真记录着老人的讲解,将每一个东巴文的字形、发音、含义以及背后的传说故事,都录入专门开发的 “东巴文化数字库”。为了让数字档案更生动,他们还采用了 “动态注解” 技术 —— 点击古籍上的东巴文,屏幕上就会弹出对应的动画演示,比如点击 “火” 字,就会播放纳西族 “祭火节” 的传统仪式视频,让观众直观感受文字背后的文化场景。
与此同时,“少年护宝联盟” 的孩子们也没闲着。林晓雅和扎西卓玛带着团队,在丽江当地的中小学发起 “东巴文化小使者” 活动,组织学生跟着东巴祭司学习东巴文书写、背诵东巴古籍片段,还鼓励他们用绘画、短视频的形式,创作属于自己的 “东巴文化故事”。“我们想让纳西族的孩子先爱上自己的文化,再去传播它,” 林晓雅拿着学生绘制的东巴文漫画,笑着说,“你看这个孩子画的‘东巴与文物’,把东巴祭司守护古籍的故事画成了漫画,特别有意思,我们准备把它放进数字库的‘青少年创作区’。”
项目推进到第三个月时,“东巴文化数字库” 初步建成。上线当天,丽江举办了隆重的发布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特意前来出席。当和小雨在仪式上展示数字库的功能 —— 用手指轻点屏幕,就能翻阅古籍、观看动画、聆听东巴祭司的讲解时,台下的纳西族群众纷纷鼓掌,不少老人湿润了眼眶:“没想到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能以这样的方式传下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在仪式上高度评价了项目:“东巴古籍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的数字化保护不仅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新范式,也为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我们希望能将这个模式推广到更多国家,帮助更多濒危文化实现‘数字永生’。”
这番话也为 “全球华夏文明数字馆” 的国际合作打开了新的空间。不久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盟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发起 “全球濒危文化数字保护计划”,邀请中国、埃及、印度、墨西哥等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共同建设 “全球濒危文化数字库”,用数字技术保护各自的濒危文物与文化传统。
作为计划的首个合作项目,中埃双方决定联合对 “丝绸之路古埃及商队文献” 与 “泉州明代沉船阿拉伯铭文瓷器” 进行跨文明数字比对。当埃及考古专家通过视频连线,看到泉州沉船瓷器上的阿拉伯铭文数字模型,与埃及馆藏商队文献中的文字完全吻合时,激动地说:“这证明了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贸易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通过数字技术,我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两个文明的直接对话。”
这个发现很快在国际考古界引起轰动,不少国家的博物馆纷纷申请加入合作,希望通过数字比对,挖掘本国文物与其他文明的关联。“少年护宝联盟” 的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其中,林晓雅带领团队整理了中国境内丝绸之路文物的数字资料,扎西卓玛则负责与埃及、印度的青少年护宝组织对接,分享数字化经验,还组织了多场跨国青少年文物故事交流会。
在一场中墨青少年文物交流会上,和小雨用流利的中文和英文,向墨西哥的青少年介绍了东巴古籍中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理念,还展示了数字库中纳西族 “祭山节” 的视频;墨西哥的青少年则分享了玛雅文明象形文字的数字保护成果,双方还约定共同创作 “文明对话” 数字漫画,用东巴文和玛雅文讲述同一个 “守护自然” 的故事。
“以前我觉得纳西族的文化很小,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和小雨在交流会结束后,对林晚秋说,“现在才发现,我们的文化和世界上其他文明是相通的,都在讲守护、讲传承。以后我想做一名‘文明使者’,把东巴文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也把其他文明的故事带回来。”
林晚秋摸了摸和小雨的头,看着窗外夕阳下的玉龙雪山,心里满是感慨。从北平的月牙玉到丽江的东巴古籍,从国内的多民族协作到全球的文明共护,华夏文明的守护之路,早已超越了地域与民族的界限,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这天晚上,林晚秋收到了沈青崖发来的消息:“希腊警方又通过数字馆追回了一件元代青花瓷,这次还连带破获了一个跨国文物走私团伙。另外,‘全球濒危文化数字保护计划’新增了十个合作国家,数字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林晚秋笑着回复:“这只是开始。只要我们继续坚持‘文明无界,薪火共传’,就会有更多人加入我们,一起守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放下手机,林晚秋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丽江古城。古城里,东巴文化数字馆的灯光还亮着,和小雨和几个孩子还在里面整理当天的交流资料;古城外,玉龙雪山静静矗立,像是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与传承。
她知道,文明的守护没有终点。从实物到数字,从民族到国际,从老一辈到新一代,华夏文明的薪火,正以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燃烧,照亮人类文明的未来之路。而护宝联盟的故事,也将在这份永恒的守护中,继续书写着温暖与坚定的新篇章。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玉骨:民国盗墓秘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