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阴雨过后,京都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阳光。苏清砚趁着天气晴好,决定整理茶寮后院的旧物。这些箱子自从她搬来茶寮后就未曾动过,积了厚厚的灰尘。
姑娘,这些旧物要如何处理?丫鬟小翠抱着一摞泛黄的书籍问道。
苏清砚轻轻拂去一个檀木箱上的灰尘:先分类整理,有用的留下,无用的...
她的话戛然而止,手指触到箱底一个暗格。这个暗格设计精巧,若非仔细查看几乎难以发现。苏清砚的心跳突然加快,她记得这个箱子是父亲留给她的唯一遗物。
小翠,你先去前院照看茶寮,这里我自己来。
待小翠离开,苏清砚小心翼翼地打开暗格。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封泛黄的家书,信封上写着吾女清砚亲启,是父亲的笔迹。
苏清砚的手指微微颤抖。这封信她从未见过,想必是父亲生前秘密藏于此处的。她深吸一口气,拆开信封。
信中的内容让她瞳孔骤缩:
清砚吾女:
若你读到这封信,为父已不在人世。切记,此信阅后即焚,不可示人。
太常寺一案,实为宰相赵明远构陷。为父发现其通敌卖国之证,藏于琴底暗格。
赵贼势大,朝中党羽众多。若你平安长大,务必远离朝堂,隐姓埋名。
另,萧家与我有旧,若遇危难,可寻萧家相助。
父绝笔
苏清砚的泪水无声滑落。这封家书不仅证实了父亲的冤屈,更指明了真凶——当朝宰相赵明远!她急忙将信藏入袖中,正要起身,却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苏姑娘在忙什么?
萧承煜不知何时已站在院门口,阳光为他高大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苏清砚迅速调整情绪,若无其事地合上箱子:只是整理些旧物。将军今日来得早。
萧承煜走近几步,目光在檀木箱上停留片刻:这箱子...做工很特别。
家父遗物罢了。苏清砚勉强一笑,却注意到萧承煜的眼神变得深邃。
苏姑娘,萧承煜突然压低声音,你脸色不太好,可是发现了什么?
苏清砚心中一紧。她尚未完全信任萧承煜,但父亲信中提到的又让她犹豫。正踌躇间,萧承煜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
此物,姑娘可认得?
玉佩通体碧绿,正面刻着字,背面则是字。苏清砚倒吸一口冷气——这正是父亲随身佩戴的玉佩!
你...你从何处得来?
家父所赠。萧承煜神色凝重,二十年前,苏琴正曾救过家父性命。这块玉佩,是两家交好的信物。
苏清砚脑中一片混乱。父亲信中提到的,难道就是萧承煜的家族?她死死攥着袖中的家书,不知该不该相信眼前之人。
萧承煜似乎看出她的犹豫,轻叹一声:苏姑娘若不信我,可去城南听松阁打听。那里有位姓陈的老掌柜,是当年苏府的管家。
听到听松阁三字,苏清砚浑身一震。这是父亲生前常提起的地方,外人绝不可能知晓。她终于下定决心,从袖中取出那封家书。
将军请看。
萧承煜仔细阅读信件,眉头越皱越紧:赵明远...果然是他!
将军知道些什么?
萧承煜将家书郑重交还:家父临终前曾言,苏琴正之死另有隐情。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暗中调查。他顿了顿,赵明远表面忠君爱国,实则与北境敌国暗中往来。苏琴正应是发现了此事,才遭毒手。
苏清砚只觉得天旋地转。多年来,她只知家族蒙冤,却不知仇人竟是当朝宰相!而更令她震惊的是,萧承煜竟一直在调查此事。
为何...为何将军不早说?
萧承煜苦笑:赵明远耳目众多,我若贸然相认,恐会害了姑娘性命。他目光灼灼地看着苏清砚,如今既得苏琴正亲笔为证,我们便可从长计议。
正说话间,前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小翠慌慌张张跑来:姑娘,不好了!兵部来人搜查茶寮,说我们私藏禁书!
萧承煜脸色一变:来得这么快?他迅速转向苏清砚,家书藏好,我去应付。
苏清砚急忙将家书藏入贴身衣物,跟着萧承煜来到前院。只见几个兵丁正在翻箱倒柜,为首的正是兵部侍郎李焕——赵明远的心腹。
哟,萧将军也在?李焕阴阳怪气地笑道,下官奉命搜查叛逆文书,打扰了。
萧承煜冷着脸:李大人好大的官威,无凭无据就敢搜查民宅?
李焕掏出一纸公文:将军请看,这可是宰相大人亲笔签发的搜查令。他目光阴鸷地扫视茶寮,有人举报,这茶寮暗藏反诗逆文。
苏清砚心中一凛。这分明是冲着家书来的!她强自镇定:大人尽管搜查,清砚行得正坐得直。
兵丁们将茶寮翻了个底朝天,却一无所获。李焕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竟要搜苏清砚的身。
放肆!萧承煜一声怒喝,苏姑娘乃良家女子,岂容你等羞辱?
李焕冷笑:将军如此维护,莫非与她有不可告人之事?
萧承煜眼中寒光一闪,手已按在剑柄上。就在剑拔弩张之际,茶寮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喝:
圣旨到——
所有人慌忙跪地。来的是皇帝身边的张公公,他展开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境军情紧急,着定北将军萧承煜即刻进宫面圣,商议军务。钦此。
萧承煜接旨后,张公公低声道:将军快些进宫吧,陛下等得急了。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李焕一眼。
李焕脸色铁青,只得带人悻悻离去。
待众人散尽,苏清砚才长舒一口气:多谢将军解围。
萧承煜摇头:不是我。他若有所思,陛下此时召见,未免太巧...
苏清砚心头一跳:将军是说...
朝中并非赵明远一手遮天。萧承煜压低声音,陛下近来对赵党已有戒心。今日之事,或许是个转机。
他看了看天色:我须即刻进宫。苏姑娘切记,家书之事不可再对第三人言。若遇危险,可去听松阁求助。
萧承煜匆匆离去后,苏清砚回到后院,将家书藏入琴底暗格。她轻抚琴弦,思绪万千。父亲的冤案、赵明远的阴谋、萧承煜的身份...一切线索渐渐清晰,却又暗藏更多谜团。
夜幕降临,苏清砚独坐窗前,望着皎洁的明月。忽然,一片乌云遮月,院墙上闪过几道黑影。苏清砚心头警铃大作,迅速吹灭烛火,悄声移至琴旁。
果然来了...她喃喃自语,手指已按在琴底暗格上。
窗外,黑影越来越近。苏清砚深吸一口气,做好了迎敌的准备。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黑影闻声迅速退去。
马蹄声在茶寮门前停下,接着是萧承煜熟悉的声音:苏姑娘,可安好?
苏清砚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打开门,只见萧承煜风尘仆仆,眼中满是担忧。
陛下命我率军明日出征北境。他沉声道,临行前,我有要事相告。
苏清砚将他让进屋内:将军请讲。
萧承煜从怀中取出一枚印章:这是萧家印信,凭此可调动萧家在京所有暗卫。他郑重地将印章交给苏清砚,我不在时,他们会保护姑娘安全。
苏清砚接过印章,只觉重若千钧:将军...
还有一事。萧承煜声音更低,陛下已知赵明远之事,但苦无实证。家书虽重要,尚不足以定罪。苏姑娘若能找到更多证据...
我明白。苏清砚坚定地点头,将军放心出征,清砚自有分寸。
萧承煜深深看她一眼,突然伸手轻抚她的发梢:保重。
简单的两个字,却让苏清砚心头一热。她轻声道:将军也是。
萧承煜离去后,苏清砚辗转难眠。她取出家书反复研读,突然发现信纸背面有极淡的墨迹。对着烛光细看,竟是几行小字:
密账藏于听松阁画轴,可证赵贼之罪。
苏清砚眼前一亮。这分明是父亲留下的又一线索!她小心收好家书,决定明日就去听松阁一探究竟。
窗外,月光再次被乌云遮蔽。风雨欲来,但这一次,苏清砚不再畏惧。有了父亲的线索,有了萧承煜的支持,她终于看到了为家族洗刷冤屈的希望。
夜风拂过琴弦,发出细微的嗡鸣,仿佛父亲在天之灵的嘱托。苏清砚轻轻按住琴弦,目光坚定如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藏锋引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