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坤宁宫,并未如想象中那般全然回到温暖的庇护之下。诚然,马皇后的关爱无微不至,偏殿的陈设用具皆焕然一新,伺候的宫人数量也增加了,一切都彰显着嫡皇子的尊荣与母亲的心疼。然而,朱橚却敏锐地感觉到,这座大明后宫的核心殿宇,气氛与他离开时已悄然不同。
北三所事件的余波并未完全平息,反而以一种更微妙的方式渗透至此。宫人们行事更加谨小慎微,彼此之间的交谈也多是低语,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警惕。杜安道虽不常亲自前来,但其掌控内官监的威势无处不在。新调配来的宫女太监中,难免有其眼线,无声地监视着偏殿的一切动向。马皇后虽能压制明面上的风波,却难以完全杜绝这些暗地里的窥探。
朱橚继续维持着孱弱病愈的形象。他每日大部分时间仍卧于榻上,精神短少,食欲不振,对外界事物显得兴趣缺缺。马皇后心疼,吩咐一切以静养为主,谢绝了大部分探访,连朱标、朱樉、朱棡等兄弟前来,也多是隔着帘子问安几句便被打发走,以免扰他休息。
这正合朱橚之意。他需要时间适应新环境,观察新面孔,更重要的是——厘清那张消失纸条带来的危机。
纸条究竟被谁取走?这个疑问如同附骨之蛆,日夜啃噬着他的心神。
可能性无非几种:
1. 刘纯自行取回:这是最好的情况。说明刘纯极其谨慎,担心纸条留下隐患,故而冒险收回。但这需要他对朱橚的行动了如指掌,甚至可能察觉了朱橚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其手段和心思之深,令人细思极恐。
2. 杜安道的人暗中搜走:这是最坏的情况。意味着杜安道从未真正放松对静思斋的监控,甚至可能故意以撤除封锁麻痹众人,暗地里却进行了更彻底的搜查。若如此,杜安道很可能已掌握刘纯传递信息的证据,之所以按兵不动,或许是在等待时机,欲将刘纯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一网打尽,甚至可能借此牵连到朱橚。
3. 其他未知势力:是否存在第三方?例如,北三所逃亡的“鬼”?或是宫中其他窥探秘密之人?
朱橚无法确定。他只能提高十二万分的警惕,并更加仔细地观察刘纯和杜安道两方面的动向。
刘纯依旧每日前来请脉,态度恭谨如常,开的方子也依旧是温补安神为主。他看向朱橚的眼神充满了医者的关切,言语间多是叮嘱静养之事,再无任何异常的暗示或举动。仿佛静思斋那段插曲,以及那张纸条,都从未存在过。
朱橚尝试过极其隐晦的试探。一次刘纯诊脉时,朱橚故意用指尖无意识地在他开方用的砚台上划了一下,目光懵懂地看向窗外。刘纯只是温和地将他的手放回锦被中,柔声道:“殿下乖,莫要乱动,仔细沾了墨汁。”反应无懈可击。
要么是刘纯的伪装已臻化境,要么……取走纸条的并非是他。
而杜安道那边,则是另一番光景。他本人虽未现身,但其影响力却无处不在。内官监对坤宁宫用度的核查似乎格外“上心”,时常有低品级的管事太监以各种理由前来核对账目、检查器物,目光却总是若有若无地扫向朱橚所在的偏殿,以及……偶尔会被传唤来问话的平安。
平安回到坤宁宫后,处境并未改善,反而更加艰难。他虽仍在太医院挂名,但实则已被边缘化,每日做的多是劈柴、挑水、清洗药具等粗重杂役,甚至时常被其他药童和低等太监欺负排挤。内官监的人似乎也格外“关注”他,隔三差五便叫他去问话,内容无非是翻来覆去询问静思斋的细节,尤其是关于药材使用、器物摆放等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是一种钝刀子割肉式的审查和精神压迫,旨在摧毁平安的心理防线,让他因恐惧而吐露实情,或是犯错。
朱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无法直接干预。他只能通过乳母或云奇姑姑,偶尔以“今日的药似乎火候差了些”或是“殿下仿佛更习惯平安煎的药”等为由,稍稍维护一下平安,但这作用有限。
平安似乎也明白自己的处境,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逆来顺受,将所有屈辱和恐惧都深深埋藏在心底。只有那双偶尔抬起的眼睛里,闪烁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冰冷与隐忍。朱橚知道,那两次濒死的经历和持续的压迫,正在将这块璞玉打磨得更加坚硬,也更危险。
就在这种表面平静、暗地紧张的氛围中,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僵局。
这日,一位负责伺候朱橚汤药的小宫女,在端药进入偏殿时,不知是因地面湿滑还是心神不宁,脚下突然一个趔趄,“哎呀”一声,整个人向前扑倒!
手中那碗滚烫的汤药脱手飞出,直直地朝着榻上的朱橚泼去!
事发突然,殿内所有人都惊呆了!云奇和乳母失声惊呼,想要扑过去阻拦已然不及!
眼看那碗滚烫的药汁就要泼在朱橚身上!这一下若是泼实了,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身影如同猎豹般从殿外猛冲进来!速度极快,几乎是本能反应,在那药碗即将砸落的前一刻,用身体硬生生挡在了朱橚榻前!
“噗——”滚烫的药汁大半泼在了那人的后背上,碗也砸在他身上,碎裂开来!
是平安!
他恰好在殿外做完杂役,奉命将晒好的药材送入偏殿库房,听到惊呼声,想也没想就冲了进来!
平安闷哼一声,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身体因剧痛而剧烈颤抖,但他依旧死死地挡在朱橚榻前,没有挪开半步。
殿内死寂了一瞬,随即炸开了锅!
“平安!”云奇率先反应过来,又惊又怒,连忙上前查看朱橚,见殿下无恙,只是受了惊吓,这才松了口气,随即看向平安,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快!快传御医!”乳母尖叫着。
那小宫女早已吓瘫在地,瑟瑟发抖。
朱橚的心脏也是狂跳不止,他看着平安痛苦而倔强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更深的忧虑。平安此举,虽是救主心切,但也无疑将他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刘纯很快被请来。他先查看了朱橚,确认只是受惊,然后立刻去处理平安的烫伤。
平安的后背被烫红了一大片,起了一片水泡,还有几处被碎瓷片划伤,伤口不深,但看着颇为骇人。
刘纯仔细地为平安清洗伤口、上药、包扎,整个过程平安咬紧牙关,一声未吭,只有身体偶尔因疼痛而抽搐一下。
“幸好药汁并非刚离火,温度稍减,且冬日衣物稍厚,挡去了部分热力,否则不堪设想。”刘纯包扎完毕,叹了口气,对云奇道,“皮肉之伤,需好生将养一段时日,切忌沾水。”
云奇看着平安,语气缓和了许多:“今日多亏了你,否则殿下……你且下去好生歇着吧,这些日子不必再做杂役了。”她吩咐另一个宫女,“去取些伤药和吃食给他。”
平安低着头,哑声道:“谢姑姑,救殿下是奴婢本分。”他被宫女搀扶着,步履蹒跚地退了下去。
经过此事,平安在坤宁宫的处境似乎微妙地好转了一些。云奇和乳母等人看他的眼神多了几分感激和认可,欺负他的药童太监也暂时收敛了些。毕竟,他舍身救主的行为是众人亲眼所见。
然而,朱橚的忧虑却并未减少。他注意到,在平安被搀扶下去时,刘纯看向平安背影的目光中,带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赞赏,但似乎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果然,当日下午,杜安道便闻讯赶来了坤宁宫。他听闻此事后,对平安的“忠勇”大加赞赏,甚至当面赏了平安十两银子,称赞其“忠心事主,堪为表率”。
但紧接着,他的话锋便是一转,对云奇和马皇后(闻讯赶来)道:“平安此番受伤,皆因那失手宫女所致。然宫女失手,亦可见平日管教不严,规矩松懈。且咱家听闻,近日太医院管理亦有些散漫,以致药童心思浮动。咱家以为,当借此机会,好好整肃一下坤宁宫及太医院的规矩,以免再生事端。”
他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句句暗藏机锋,将一件意外事故,上升到了宫规管理的高度,其矛头隐隐指向的,依旧是太医院和与太医院关系密切的平安,甚至可能借此敲打刘纯。
马皇后蹙眉,虽觉杜安道有些借题发挥,但涉及皇子安危,她也不好直接反驳,只得道:“杜公公所言亦有理。云奇,坤宁宫内部需得严加管束。至于太医院那边,自有其章程,本宫不便过多干预。”
杜安道要的就是这句话,立刻躬身道:“娘娘圣明。既如此,咱家便僭越,代娘娘好好‘提点’一下太医院那边,务必让上下人等皆知规矩,尽心当差!”他特意加重了“提点”二字,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朱橚心中暗叫不好。杜安道这是要借整顿之名,行深入调查之实!平安和刘纯,恐怕又要面临新一轮的审查和压力!
这张消失的纸条,就如同投入湖面的第一颗石子,虽然无声无息,却已然开始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引动着暗藏的棋子,搅动着深宫的局势。
平安的意外救主,看似偶然,却仿佛成了某个连环局中的一环,被不同势力利用和解读。
暗棋已然连环,杀机隐于赞赏之后。 坤宁新局,甫一开始,便已是波谲云诡。
(第二十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洪武:医圣朱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