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楼的理论课教室,弥漫着一股比走廊更浓的陈腐气息,混杂着一种名为“得过且过”的颓废感。讲课的老师姓周,是个戴着高度近视镜、说话慢吞吞的中年男人,语调平得没有一丝波澜,完美扮演着催眠大师的角色。他讲的《能量基础概论》内容浅显得令人发指,几乎就是秩序局《指南》的幼儿绘本版。
公孙小刀强撑着眼皮,感觉自己宝贵的生命正在被慢性谋杀。她左右看了看,旁边的同学有的在神游天外,有的在偷偷玩手指,唯一一个看起来在认真记笔记的,笔尖却一直在纸上画着扭曲的漩涡。
就在她快要向睡魔投降时,周老师的声音仿佛从天边飘来:“……所以,卡尔文第三能量定律,在理想线性环境下是成立的。那么,谁来简述一下这个定律的适用前提?”
教室里一片死寂,连偷画漩涡的笔都停了。
周老师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底下稀疏的人头上扫过,最终,定格在了那个新来的、看起来似乎还有点精神的女生身上。
“公孙小刀同学。”他点了名。
瞬间,所有昏昏欲睡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带着点幸灾乐祸,又带着点看热闹的好奇。观察班的新人,总是最好的解闷材料。
公孙小刀一个激灵,站了起来。卡尔文第三定律?啥玩意儿?课本第几页?她压根没预习!
周老师推了推眼镜,等着看她的窘迫。
然而,公孙小刀脸上非但没有慌乱,反而露出一种“你可算问到点子上”了的表情。【语言利刃】与【诡辩逻辑(初级)】瞬间启动,大脑超频运转!
她清了清嗓子,语气带着一种学术探讨般的“诚恳”:“周老师,关于卡尔文第三定律,我认为我们在死记硬背其适用前提之前,或许更应该思考一个更本质的问题。”
周老师愣了一下:“什么本质问题?”
“那就是,这个定律本身,是否建立在了一个过于理想化甚至可以说是陈旧迂腐的假设之上?”公孙小刀语速加快,声音清晰,“它强行将复杂混沌的能量互动纳入线性模型的框架,就像试图用渔网去捞光子一样可笑!它完全忽略了观测者效应在微观能量层面的决定性影响,更是对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在宏观能量场中衍生现象的一种粗暴无视!”
她一口气抛出几个听起来高大上、半真半假混合着瞎编的概念,直接把周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砸懵了。
周老师张了张嘴,眉头紧锁,试图将话题拉回正轨:“荒诞!观测者效应和海森堡原理主要应用于微观量子领域,与宏观能量概论有本质区别!卡尔文定律在其适用尺度内经过了无数实践验证!你的质疑需要的是实证,而非、而非偷换概念的哲学思辨!”
“看!这就是思维定式的可怕之处!”公孙小刀立刻打断,痛心疾首,“能量无处不在,微观宏观的划分本就是人为的壁垒!您怎么能确定,我们现在感知到的所谓‘宏观’能量流,不是无数微观粒子遵循不确定性原理集体运动下的统计幻觉呢?如果我们连感知的基础都在动摇,讨论一个建立在过时感知模型上的定律的‘适用前提’,难道不是一种学术上的空中楼阁吗?”
【来自周老师的巨大懵逼值+60】(系统新增情绪类型?)
【来自全班同学的集体无语值+50】
周老师彻底懵了,眼镜都快滑到了鼻尖。他教了十几年能量基础,从来没听过这种角度清奇的质疑!听起来好像有点歪理,但又完全无法用基础理论去反驳,因为对方压根没在理论框架内玩!
“你…你这是诡辩!”周老师试图挣扎。
“科学就是在不断质疑和诡辩中前进的,老师!”公孙小刀乘胜追击,脸上洋溢着“求知”的光芒,“所以我建议,我们暂时放下卡尔文这个充满历史局限性的老头子的定律,转而关注一下普朗克-赵氏修正公式对于非线性能量场的最新阐述,我认为那才是未来能量学的发展方向!”
“普朗克-赵氏修正公式?”周老师一脸茫然,“这是哪篇论文?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哦,是我假期在《非主流能量学与形而上学评论》期刊第250期上看到的,由一位匿名大神发表。”公孙小刀面不改色心不跳,语气笃定得像在陈述真理,“我认为其观点极具颠覆性和前瞻性,强烈建议学院资料库引进该期刊,以免我们的教学与世界最新研究成果脱节。”
【来自周老师的无语值+100!】
【来自全班同学的懵逼值+80!】
周老师被这一连串的“形而上学”砸得头晕眼花,他发现自己竟无法在这个小女生的诡辩框架内有效反驳。他嘴唇哆嗦了几下,像是想说什么最终却无力地摆摆手,语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虚弱和困惑:“……坐下吧。课后……把那个……那个《非主流》期刊的详细信息写给我。我们……继续上课。”但他接下来的讲解明显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时不时飘向公孙小刀,充满了复杂的疑虑。
公孙小刀从容坐下,深藏功与名。
后排两个男生窃窃私语:
“卧槽,她说的啥?每个字我都认识,连起来一句不懂!”
“听起来好牛逼的样子……观察班现在都这种水平了吗?”
【来自同学甲的震惊值+10】
【来自同学乙的敬佩值+5】(隐藏情绪?)
公孙小刀嘴角微不可查地扬起一个弧度。
搞定。
虽然文化课不行,但忽悠人,她是专业的!这波不仅成功化解了危机,还收获了海量情绪值,顺便在观察班这群废柴……呃,同窗面前,立下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错误)印象。
然而,她没注意到的是,在教室斜后方角落,那个一直安静坐着、气质温婉的女生——苏婉儿,正若有所思地看着她,指尖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轻轻敲击着,眼中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
这节《能量基础概论》,注定要让周老师失眠好几个晚上了。而公孙小刀在青藤学院的“杠精”之名,从理论课正式启航。几天后,公孙小刀甚至真的在图书馆查询处,偶然看到周老师一脸纠结地试图搜索那本根本不存在的期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老弟闪开,让姐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