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暖意渐浓,仁宗见太后近来少了些热闹,便下旨设春日宴,邀朝臣家眷入宫相聚。
请柬送抵各家时,烫金的 “春日宴” 三字衬着朱红封皮,格外显目。
寿华对着镜子理了理藕荷色宫装的领口,点翠簪斜插在发间,衬得她眉眼愈发温婉。
好德那边,沈老夫人早让嬷嬷抱了沈清晏过来,自己先上了马车;好德则挽着沈慧照的手,指尖轻轻捏了捏石青色裙摆,跟着上了另一辆车。
车队刚至宫门口,就见杨家的马车驶过来。
自杨昭仪生了小皇子晋了淑妃,杨家连带着恢复了永宁侯爵位。
杨母罗氏身着诰命夫人朝服,头戴衔珠凤冠,气派十足。
杨珠娘一看见乐善,就撇着嘴走过来:“弟妹今日这身蔷薇色宫装倒是好看,只是穿得再体面,也掩不住家里冷清的模样。”
乐善抬眸,语气淡淡的:“我与夫君日子过得安稳,总好过有些人整日盯着别人的家事,倒显得自家无趣。”
杨珠娘被噎得脸色发白,杨母罗氏沉了脸,目光落在乐善小腹上:“你嫁入杨家也有些年头了,肚子怎么还没动静?若再这般,旁人该说我们杨家苛待儿媳了。”
“母亲!” 杨婉娘忙上前拉了拉她的袖子。正僵着,身后传来脚步声。
折母穿一身深青织金宫装,气场压人;琼奴跟在旁边,月白裙子上绣的海棠花轻轻晃着。折母对着杨侯爷夫妇颔首,琼奴也屈膝行了礼。
罗氏见了,脸色瞬间缓和,忙笑着回礼:“折夫人、折少夫人客气了。”
又看向两人:“时候不早了,咱们该先去给太后请安,别误了时辰。”
折母点头应下,琼奴则自然地牵过乐善的手,轻声道:“走吧,大姐姐该等急了。”
杨羡盯着杨珠娘,沉声道:“二姐若再对乐善言语不敬,别怪我不顾姐弟情分。”
说完甩袖跟上几人的脚步,留下杨家众人僵在原地。
到正殿时便看见寿华与好德端坐在席位上,忙笑着走过去:“大姐姐、四姐姐,方才在宫门口耽搁了,竟没看到你们先到了。”
好德抬头笑道:“我们也是刚进来,祖母带着清晏去偏殿看金鱼了。”
寿华见折母与琼奴一同进来,忙起身见礼:“折夫人”
折母笑着摆手:“不必多礼。” 四人围坐在一起,低声聊着家常。
不多时,内侍高声唱和:“陛下、太后、淑妃驾到 ——”
满殿人皆起身,垂首行礼。只见仁宗身着明黄锦袍,袍上五爪金龙栩栩如生,步履沉稳。
太后穿着绣满凤凰的朱红凤袍,身旁跟着新晋的淑妃,淑妃身着粉色宫装,怀中抱着两岁的小皇子。
小皇子穿浅杏色小袄,被乳母护在怀里,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咿呀地四处张望。
“都平身吧。” 仁宗的声音带着暖意。“今日设这春日宴,一为赏这满园春色,二为让太后热闹些,不必拘着礼数。”
太后也笑着道:“是啊,今日是家宴,只管放宽心说话。”
宫女们陆续奉上御膳,官员们围坐在一起,或聊朝堂趣事,或论诗词歌赋,席间还伴着乐师奏乐,好不热闹。
另一边,世家夫人们的目光却频频落在殷瑶身上。
殷瑶与萧将军定亲后,首次以 “萧将军未婚妻” 的身份参加宫宴,宝蓝色襦裙,长发挽成简洁的发髻,只插了支羊脂玉簪,正与乐善低声说着话。
李夫人端着茶杯,用帕子掩着嘴,对身旁人道:“这殷姑娘常年跑码头,抛头露面的,哪有半点大家闺秀的样子?萧将军怎么就选了她?”
乐善恰好听见,悄悄握了握殷瑶的手,轻声道:“别理她们,她们不过是羡慕你罢了。”
殷瑶笑着摇摇头,捧着茶盏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杯沿,她早料到这些世家夫人会看不上自己的经商出身。
可如今为了萧云舟,这点议论又算得了什么?忽然,小皇子从乳母怀里挣出来,跌跌撞撞往殿柱跑。
眼看要摔,殷瑶快步上前,一把扶住了他。小皇子抓着她的袖子,咿呀地叫着。
淑妃忙上前抱起小皇子,对殷瑶温声道:“多谢殷姑娘,这孩子太淘气了。”
太后见状,也笑着道:“殷姑娘心细,难怪能打理好家里偌大的海贸生意,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这话明着是夸赞殷瑶,实则是说给那些世家夫人听的,几位夫人脸色微变,却不敢再多说一句。
宫宴过半,内侍端上御酒,众人纷纷举杯,敬仁宗与太后。
淑妃抱着小皇子,轻轻晃着他的手,跟着众人一同行礼。仁宗忽然看向萧将军,笑着问道:“萧将与殷姑娘的婚期可定了?”
萧将军忙起身,躬身答道:“回陛下,已请人择了吉日,定在五月廿八,届时还请陛下与太后赏脸。”
仁宗笑着点头:“五月廿八,正是榴花满院的好时候,是个好日子。”
淑妃也在一旁笑道:“陛下,到时候要给殷姑娘添些妆,也好让旁人知道,陛下有多看重萧将军与殷姑娘。
萧将军,你可不能辜负了殷姑娘这般好的人啊。”
萧将军郑重地行了一礼:“多谢淑妃娘娘,臣定不负殷姑娘,此生定护她周全。”
说着,他转头看向殷瑶,眼底满是温柔;殷瑶也抬眸望他,嘴角漾开一抹浅笑,满殿的灯火映在两人眼中,竟比殿外的春色还要动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五福临门之:烟火长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