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健康角
周姐的电话来得很急,背景音里混着场务的吆喝:“灯光再打亮些!”
“小林,你们那平台能不能加个‘剧组模式’?”周姐的声音带着疲惫,“昨天小武在威压上晕过去了,查了才知道他三天只睡了10小时,低血糖犯了。”
林夏心头一紧。她去过剧组探班,知道拍夜戏是常事,演员们常靠咖啡续命,化妆师的包里永远备着速效救心丸。
“我明天过去看看。”林夏说。
第二天一早,林夏带着设备赶到片场。周姐正坐在折叠椅上补妆,眼下的青黑遮都遮不住:“你看那边,”她朝角落努努嘴,几个年轻演员正围着外卖盒吃麻辣烫,“凌晨三点收的工,早上六点又开机,不吃点重口的提不起精神。”
林夏打开平板,调出平台的“能量补给方案”:“其实可以试试杂粮粥配卤蛋,升糖慢,还顶饿。”她边说边记笔记,“你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食谱,是‘即查即用’的指南——比如连续熬夜后怎么快速回血,浓妆久了怎么护皮肤。”
道具组的王哥凑过来:“能加个‘体力管理’不?我扛轨道一天走两万步,膝盖早扛不住了,想知道怎么护着点。”
林夏一一记下,突然被一阵争执声吸引。是个年轻女演员在跟经纪人吵架:“我不吃!吃了脸会肿,上镜不好看!”经纪人手里拿着份三明治,急得满脸通红:“你都三天没好好吃饭了,再这样下去会晕倒的!”
林夏走过去,打开平台的“镜头前健康指南”:“试试全麦面包夹鸡胸肉,低GI还不肿脸,我帮你查了附近有家轻食店,20分钟就能送到。”
女演员愣了愣,接过平板翻了翻,突然抬头说:“能给我也装个手环不?我想知道自己到底缺多少觉。”
一周后,“剧组模式”上线了。周姐发来张照片:片场角落多了个“健康角”,放着平台推荐的低糖能量棒和电解质水,墙上贴着“每4小时必休15分钟”的提醒。配文写着:“小武今天主动去休息了,说手环震得他不好意思硬撑。”
林夏看着照片笑了。傍晚收到周姐的消息,是段小视频:几个演员围着一个演员的手环,看上面的睡眠数据,有人喊“你昨晚居然睡了7小时,太不够意思了”,有人闹着要pK“今日步数”。
“以前总觉得健康是私事,”周姐发来条语音,背景音里是轻快的笑声,“现在才发现,大家一起在意这件事,反而没那么难坚持了。”
林夏点开自己的手环,屏幕上跳出周姐的步数——比昨天多了2000步。她回了个“加油”的表情,起身关掉电脑。窗外的晚霞正浓,她想起周姐说的,今晚剧组收工早,要带演员们去公园夜跑。
“小林啊,快来看看这新鲜的秋葵!”菜市场王阿姨挥着手里的菜,嗓门亮得像喇叭。
林夏笑着走过去,手里的平板正显示着“食材营养速查”界面。自从平台加了“菜市场模式”,她成了这儿的常客——帮摊主们把食材的营养成分贴在价签旁,教阿姨们用手环记录每日运动量。
“王阿姨,您这秋葵含钙量挺高,我帮您在价签上标个‘补钙小能手’呗?”林夏拿出贴纸。
“中!”王阿姨笑得眼角堆起皱纹,“自从贴了这玩意儿,年轻人来买的多了,都说看了就知道怎么做给孩子吃。”
隔壁卖猪肉的李叔凑过来:“我那五花肉能不能标个‘每周建议吃2次’?总有人说吃肥肉不好,其实适量吃点也没事,你说对不?”
林夏点点头,调出平台的“脂肪摄入指南”:“我给您做个小卡片,写上‘搭配青菜炒,解腻又健康’,您看行不?”
正忙着,张奶奶拎着篮子过来,手环突然震动了。她举起手腕给林夏看:“这玩意儿说我今天步数够了,但蔬菜吃少了,你说我买点啥补补?”
林夏扫了眼她的篮子:“您买了鸡蛋和排骨,再买点菠菜吧,补铁还能中和胆固醇,正好搭配着吃。”
张奶奶乐呵呵地去选菜了。林夏看着她的背影,想起刚推广手环时,张奶奶总说“我活了一辈子,还能不知道该吃啥?”,现在却总拉着老姐妹们比“健康分”,谁的步数多、谁的营养均衡,能在凉亭里聊一下午。
收摊时,王阿姨塞给林夏一把秋葵:“拿着,自家种的,按你说的焯水蘸醋吃,我家老头子说比炒着吃爽口!”
林夏接过菜,手环突然弹出条通知,是社区发来的:“明日老年健康讲座,邀请您来教大家用‘家庭菜谱’功能。”
她笑着回复“好”,抬头看见夕阳把菜市场的红砖墙染成了金色,王阿姨正教李叔用手环查“猪肉的最佳烹饪时间”,李叔的老花镜滑到了鼻尖上,却学得格外认真。
原来改变不是轰轰烈烈的,是像秋葵慢慢煮熟那样,温温吞吞的,却透着实实在在的香。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失去控制的体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