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天地能量处于特殊的平衡状态。陈三七选择这个时间点,开始了酝酿已久的第四次大型实验——能量聚焦实验。
实验灵感来自于多方启示:先祖笔记中关于“地脉节点”能量异常的描述;古武世家传承中“阵法聚气”的模糊记载;现代物理学中菲涅尔透镜的聚焦原理;甚至还有赵宇练武时无意中提到的“气感在某些方位特别强烈”的体验。
“如果环境中的能量确实存在,那么应该可以通过特定几何结构进行聚焦和放大。”陈七七在实验日志中写道。
实验场地选在赵家提供的一处隐秘山谷。这里的地脉能量本就比平常地点充沛,是进行能量聚焦实验的理想场所。
陈三七设计的聚焦装置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整体布局参考八卦阵的方位排列,但每个“卦位”上放置的不是传统法器,而是精心计算过的特殊几何结构——有的是抛物线反射面,有的是菲涅尔透镜状的透明板材,还有的是根据分形几何设计的金属网格。
“八卦阵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古老的能量场调控技术。”陈三七向协助实验的赵宇解释,“八个方位对应不同的能量特性,就像不同颜色的光需要不同的透镜来聚焦一样。”
赵宇看着那些奇特的装置,半信半疑:“这些铁片和玻璃板...真能汇聚天地能量?”
“试试就知道了。”陈三七微笑,“科学的意义在于验证。”
装置搭建过程异常复杂。每个几何结构的方位、角度、曲率都需要精确调整,差之毫厘就可能完全无效。陈七七利用激光测距仪、经纬仪等工具,反复校准每个部件的位置。
最关键的中央聚焦区,他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多层结构:底层是导电性良好的铜板,刻有精细的螺旋纹路;中间是特殊配比的晶体薄片;顶层则是根据黄金分割比例设计的金属网格。
“这个结构可以同时聚焦不同频段的能量。”陈七七解释,“就像全频谱透镜一样。”
三天后,所有装置安装调试完毕。整个聚焦阵列直径约十米,在夕阳下闪着金属和晶体的光泽,既古老又未来,形成一种奇特的美感。
实验定在子时开始,这是一天中能量最平衡的时刻。陈七七在阵列中央盘膝坐下,周身连接着各种监测设备:脑波仪、心率监测、皮肤电反应检测,甚至还有一台改装过的热成像仪。
赵宇和其他几个赵家子弟在阵列外警戒,既期待又忐忑。
“开始记录。”陈三七轻声下令,闭上眼睛开始按照特定节奏呼吸。
最初的半小时,一切平静。监测数据没有明显变化,阵列似乎没有产生任何效果。
赵宇有些失望,但不敢打扰,只能继续观察。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阵列边缘的几个金属结构突然发出轻微的嗡鸣声,表面泛起一层淡淡的辉光。监测仪器上的数据开始跳动,显示能量场强度正在缓慢上升。
“有效果了!”一个年轻子弟低声惊呼。
陈三七依然闭目端坐,但额头已经渗出细汗。在他的感知中,周围的能量正在以某种奇特的方式流动和汇聚,就像无数细流汇成江河,最终涌向阵列中央。
最神奇的是,不同几何结构似乎真的在聚焦不同特性的能量:有的温暖如阳光,有的清凉如月光,有的厚重如大地,有的轻盈如清风...
这些能量在阵列中央交织、融合,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复合能量场。
“不可思议...”陈三七心中震撼。这种复合能量的品质远超平常,甚至比那些天然能量点更加精纯和强大。
他尝试引导一丝这种能量入体,顿时感到浑身一震!那能量如温和的潮水般涌入经脉,所过之处带来前所未有的舒畅感,连长期修炼留下的一些细微损伤都在快速修复。
监测数据也证实了这种变化:他的体温在微妙波动,脑波呈现特殊的同步模式,皮肤电反应显着增强...
更令人惊讶的是,阵列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开始出现异常现象:草木无风自动,发出沙沙声响;附近的小溪流水声似乎更加清脆;甚至夜空中的星星都显得格外明亮。
“天地共鸣...”赵宇喃喃自语,眼中充满敬畏。这种景象,他只在家传古籍的描述中读到过。
然而,就在实验看似顺利进行时,意外发生了。
阵列中央的能量强度超过了预期,开始出现不稳定的波动。那些几何结构发出的嗡鸣声越来越响,有些甚至开始轻微振动。
“能量过载!”陈三七立即意识到问题。他尝试调整呼吸节奏,引导能量平稳流动,但效果有限。
能量强度继续攀升,已经开始影响周围环境:地面的小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又枯萎;附近石头的温度忽冷忽热;甚至空气都开始产生细微的扭曲现象。
最危险的是,中央聚焦区的多层结构开始过热,表面出现细微裂纹!
“陈先生,快停止!”赵宇焦急地喊道。
但陈三七正处于关键时刻。他发现,在这种高强度能量场中,自己对气的感知和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甚至能“看”到能量在体内的流动路径。
这是一个难得的研究机会,但风险也在急剧增加。
权衡片刻,他决定冒险再坚持一段时间。他调整呼吸和意念,尝试引导过剩的能量向四周扩散,减轻中央区的压力。
这个过程极其精妙,就像在悬崖边跳舞。太多能量会导致阵列崩溃,太少则无法维持能量场的稳定。
在高度专注的状态下,陈三七进入了一种奇特的境界:他的意识似乎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精细调控能量流动,另一部分则在冷静观察和记录整个过程。
这种状态下的每一个发现都极其珍贵:
能量在特定几何结构中的传导遵循分形规律;
不同频段的能量之间存在干涉和调制现象;
意念对能量的引导效率与脑波同步度高度相关;
......
突然,一阵刺耳的碎裂声响起!中央聚焦区的晶体薄片终于承受不住能量压力,裂开了数道缝隙!
能量场瞬间失控,如脱缰野马般四处奔涌!阵列周围的金属结构发出刺耳的嗡鸣,有些甚至开始变形!
“危险!”赵宇惊呼,想要冲进阵列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开。
关键时刻,陈三七临危不乱。他双手结出一个奇特的手印——这是他从古籍中学到的一种能量调控法门,从未在实际中应用过。
同时,他全力运转体内气感,尝试与失控的能量场建立共振,逐步平复能量的暴动。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他感到头痛欲裂,经脉如被火烧,但依然咬牙坚持。
渐渐地,在他的努力下,能量场的波动开始平缓,嗡鸣声逐渐减弱,辉光也慢慢暗淡下来。
当最后一缕异常能量消散时,陈三七瘫坐在地,浑身湿透,脸色苍白如纸。
“陈先生!”赵宇急忙冲上前扶住他。
“没...没事。”陈三七虚弱地摆手,“数据...记录下来了吗?”
“都记录下来了!”一个负责监测的子弟激动地说,“太神奇了!能量强度最高时比平常增强了十倍以上!”
稍事休息后,陈三七仔细检查了阵列的损坏情况。中央聚焦区几乎完全损坏,几个外围结构也需要更换或修复。经济损失不小,但收获更大。
回到临时实验室,他立即开始分析实验数据。结果令人振奋:在能量聚焦最强时,修炼效率提升了惊人的十二倍!能量纯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一系列宝贵的数据:能量聚焦的最佳参数、几何结构的设计要点、能量场稳定的控制方法...
“成功了...”陈三七喃喃自语,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这次实验不仅验证了能量聚焦的可行性,更提供了大量一手数据,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然而,在欣喜之余,他也感到一丝担忧。实验过程中能量场的异常波动,很可能已经被那个未知势力探测到。
果不其然,第二天赵宇就带来消息:实验当晚,山谷附近发现了可疑的无人机活动。
“对方可能已经探测到能量异常。”赵宇担忧地说,“下次实验必须更加小心了。”
陈三七点头,心中却更加坚定。无论外界如何干扰,科学修仙的道路都将继续走下去。
这次实验的成功,让他看到了突破瓶颈的真正希望。只要能够稳定地制造和利用这种高强度能量场,不仅修炼速度可以大幅提升,甚至可能实现一些传说中的能力。
夜深了,陈三七仍在实验室分析数据。屏幕上的曲线和公式,记录着一个探索者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揭开古老的奥秘。
窗外的星空格外明亮,仿佛在注视着这个不平凡的夜晚。而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一场关于知识和力量的博弈,正在悄然升级。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甲辰道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