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坐标和“钥匙”的谜团在陈三七心中萦绕不去,但眼前的危机让他无法立即前往探索。那个悬浮在地球上空的未知物体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他时间的紧迫性。
“根据最新监测,目标物体的能量特征正在发生变化。”张院士指着全息投影上的数据曲线,“频率在稳步上升,像是在进行某种充能或预热过程。”
陈三七凝视着屏幕,筑基期的感知让他能直观地理解这些数据的含义——那不是简单的能量积累,而是一种精准的调谐过程,就像枪手在瞄准目标前最后的调整。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一位将军沉声问道。
“不确定,但不会太长。”陈三七回答,“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周。对方的技术水平远超我们,难以预测。”
会议决定加速所有防御项目的进度。陈三七知道,必须尽快将筑基期的能力转化为实际可用的技术。而这意味着,他需要对自己掌握的法术进行系统化的科学建模。
实验室里,陈三七站在重新设计的测试场中央。与之前不同,这次周围布设了更加精密的测量设备,能够捕捉能量场的微观变化。
“从基础开始。”他对自己说,“御物术、火球术、轻身术——这些基础法术的现代化建模。”
首先是御物术。陈三七释放出一缕真元,精准地控制着一个标准测试物体在空中做出复杂运动。高速摄像机和多谱段传感器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能量输出稳定在3.7‘灵能单位’,作用范围2.4米,精度达到微米级。”研究员报告数据时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
陈三七闭目感知着真元的流动方式,同时在脑海中构建数学模型:“不是简单的力场作用,而是通过精微的能量丝线与目标物体建立连接,模拟神经肌肉控制机制...”
经过数小时测试和计算,他推导出了御物术的能量-距离-精度关系式:
F = k * (E\/d2) * exp(-λt)
其中F是控制精度,E是真元输出,d是距离,t是时间,k和λ是与人-环境有关的常数。
“这个模型表明,御物术的能耗随着距离平方增加,且有时间衰减效应。”陈三七向研究团队解释,“要想实现远距离或长时间控制,需要指数级增加能量输出。”
接下来是火球术测试。陈三七掌心凝聚真元,逐渐形成一个橘红色的火球。热成像仪显示其表面温度达到1700摄氏度,内部甚至有更高温度的核心。
“能量转换效率惊人!”能量学家惊叹道,“几乎百分之百的真元转化为热能,而且集中度极高!”
通过频谱分析,陈三七发现火球术的本质不是简单的燃烧,而是通过真元激发空气分子产生等离子体,并维持其稳定存在。
他建立了火球术的温度-能量-持续时间模型:
t = a * E^(1\/3) \/ r
t = β * E \/ t?
其中t是温度,E是真元输入,r是火球半径,t是持续时间,a和β是常数。
“这意味着火球术的能量利用效率随规模增大而提高。”陈三七指出,“一个小火球比多个小火球更节省能量。”
最后测试的是轻身术。陈三七真元流转,身体缓缓离地,悬浮在空中。重力传感器显示他的体重减少了87%,但能量消耗极大。
“不是真正的反重力,而是通过精微能量场与地球引力场产生干涉效应。”陈三七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就像用精确的振动抵消另一个振动。”
轻身术的模型最为复杂,涉及引力场、能量场和生物场的多重相互作用:
Δg = γ * E * cos(wt + φ)
其中Δg是重力变化,E是真元强度,w和φ是频率和相位参数,γ是耦合系数。
完成基础法术后,陈三七开始研究更复杂的“能量结构”。首先是持续性护盾——与之前演示的瞬时护盾不同,这是一种能够长时间维持的防御系统。
经过多次失败,他发现关键在于能量回路的自持性和稳定性。最终,他设计出一种基于分形结构的能量循环模式,能够极大降低护盾的维持能耗。
“就像用不断循环的水流组成屏障,而不是持续不断地倒水。”他形象地解释。
能量刃的研究更加困难。尝试将真元压缩成刃形时,总是很快失稳消散。直到陈三七借鉴了粒子加速器的原理,设计出了一种动态平衡结构——
“通过高速旋转的能量流产生向心力,抵消自身的扩散倾向。”他演示着一把长约半米的金色光刃,轻松切开了特种钢板,“就像用水流做成的水刀,但是用能量实现的。”
研究过程中,陈三七注意到一个奇怪现象:所有能量结构在特定参数下,都会与西藏那个坐标点产生微弱共振。
“就像调音叉之间的共鸣。”他记录下这个发现,“那个地方可能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能量特征,或者...人工的能量基础设施。”
更令人不安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自己推导出的某些公式和模型,与云胤长老传授的知识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只是用现代科学语言重新表述。
“科学和修仙,或许只是描述同一真理的不同语言。”他在实验日志中写道。
一周后,陈三七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新的能量模型,研究团队开发出了第一代“灵能武器”和“灵能护盾”原型。
然而,就在原型测试当天,紧急警报再次响起——
“目标物体能量读数急剧上升!检测到多个小型物体分离!疑似攻击性动作!”
陈三七立即赶到指挥中心。屏幕上显示,那个悬浮物体表面打开了数个发射口,三个小型飞行器正从中飞出,朝着不同方向飞去。
最令人担忧的是,其中一个飞行器的轨迹直指罗布泊基地。
“预计抵达时间:17分钟!”预警系统发出最高级别警报。
基地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所有人都看向陈三七——新研发的灵能防御系统还没有经过实战测试。
“启动‘龙鳞’护盾系统!”陈三七毫不犹豫地下令,“所有灵能武器准备!让我来指挥这次防御!”
控制室内气氛紧张得几乎凝固。陈三七闭上眼睛,筑基期的感知全面展开,与“龙脉”阵列和防御系统连接在一起。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那个飞行器的能量特征——冰冷而高效,充满敌意。
“距离50公里,速度 8马赫!”监测员报告。
陈三七心神沉静,真元与控制系统完美融合。在他的感知中,整个基地变成一个延伸的身体,每一件武器都是可以灵活运用的肢体。
“10公里!即将进入拦截范围!”
“发射‘灵箭’一号、二号!”陈三七下令。
两枚基于御物术原理的制导武器腾空而起,精准地迎向目标。但在接近目标时,突然失去控制,坠向地面。
“目标有某种反制手段!能量签名分析中...”
陈三七立即调整策略:“启动‘火羽’系统!用范围攻击!”
基于火球术原理的能量武器发射出密集的能量弹幕,形成一道火焰屏障。飞行器灵活地规避着,速度稍减但仍在逼近。
“5公里!即将进入最后防御圈!”
时间不多了。陈三七深吸一口气,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他要将自己的真元直接注入防御系统,进行精确操控。
“所有单位,将系统控制权转交给我!现在!”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陈三七双手按在控制台上,液态真元如潮水般涌入系统。整个基地的防御网络瞬间被激活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他的感知中,那个飞行器就像一个清晰的靶子,每一个动作都在预料之中。
“就是现在!”
陈三七心念一动,所有防御武器同时开火,形成一个完美计算的拦截网络。飞行器无处可逃,被多股能量同时击中。
太空中爆出一团耀眼的火光。
控制室内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欢呼声。但陈三七没有放松——他能感觉到,那个母体物体的能量正在急剧聚集,准备下一次攻击。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能量对抗的瞬间,他感知到了那个飞行器内部的结构和能量签名——与血魂殿的技术特征完全吻合,但又有某种微妙的差异。
就像同一个学派的不同分支,或者...仿制品?
就在这时,通讯系统接收到一段奇怪的信号,不是来自太空,而是来自地球——
“古老守护已激活。钥匙持有者,速来圣地。”
信号源正是那个坐标点。
陈三七面色凝重。他知道,自己必须前往那个地方了。不仅为了寻找“钥匙”,更为了解开血魂殿与地球之间纠缠的谜团。
星空中的威胁暂时退去,但陈三七能感觉到,这仅仅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而答案,可能就藏在西藏那片神秘的土地之下。
他望向西方,筑基期的感知能隐约感受到那里正在苏醒的力量——古老而强大,既熟悉又陌生。
就像地球本身的心跳,正在缓缓加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甲辰道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