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初始,混沌一气,形与质尚未分离,此时哪有阴阳之分?
太始开辟之后,混沌之气一分为三,天地人迅速分化,天获得清轻之气而成为阳,地获得重浊之气而成为阴,人处在天地之间,秉承阴阳冲和之气。
所以这清轻的气化为十天干,主掌禄运,称为天元;重浊的气化为十二地支,主掌自身,称为地元。天地各自安于其位,在天地之间成就自身的,就是所谓的人。所以地支中所藏的内容主掌命运,称为人元,也叫司事之神,从命理学角度而言就是月令。
《用神经》说:“用神不可受到损伤,日主最适宜健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正月建寅,寅中包含艮土,艮土主事五日,丙火处于长生状态五日,甲木主事二十日;
二月建卯,卯中甲木主事七日,乙木主事二十三日;
三月建辰,辰中乙木主事七日,壬水处于墓库状态五日,戊土主事十八日;
四月建巳,巳中戊土主事七日,庚金处于长生状态五日,丙火主事十八日;
五月建午,午中丙火主事七日,丁火主事二十三日;
六月建未,未中丁火主事七日,甲木处于墓库状态五日,己土主事十八日;
七月建申,申中坤土主事五日,壬水处于长生状态五日,庚金主事二十日;
八月建酉,酉中庚金主事七日,辛金主事二十三日;
九月建戌,戌中辛金主事七日,丙火处于墓库状态五日,戊土主事十八日;
十月建亥,亥中戊土主事五日,甲木处于长生状态五日,壬水主事二十日;
十一月建子,子中壬水主事七日,癸水主事二十三日;
十二月建丑,丑中癸水主事七日,庚金处于墓库状态五日,己土主事十八日。
这十二地支按照十二月,各自藏有五行作为人元,以此与四季相配,于是就有春暖、秋凉、冬寒、夏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一年的时光结束,新的一年又开始。
再考察《玉井》的说法,甲、丙、庚、壬各主事三十五日,乙、丁、辛、癸各主事三十五日,戊、己各主事三十日,总计三百六十日。
醉醒子说:“时节运行,万物生长,这是自然的常理。”
一年之中,虽然五行之气有进有退,但在四季之内,原本不应有轻重之分。
所以让金木水火分别在四季中当令旺相,各得七十二日。
土在四季的最后一个月各旺十八日,总共三百六十日,构成一年。
立春之后,阳木主事三十六日。
艮土在相应区域,丙火、戊土处于长生状态。
惊蛰后六日,阴木主事三十六日。
癸水在清明后十二日寄生于其他地支,戊土主事十八日,阳水归入墓库,阴水返魂复苏,夏季、秋季、冬季也是如此。
《渊源》《渊海》认为立春之后巳土的余气留存几日,艮土在相应区域主事几日。
丙火、戊土长生,先后各得几日。
卯月癸水寄生几日,辰月阳水归入墓库,阴水返魂也各有几日。
却不曾思考,丑月的气数已经足够,立春之后又何来余气呢?
所谓分野,是聚集一方的气。长生,是回归本位孕育生机。
先后,是因为有寅而后有丙,有丙而后戊土产生。
寄生,徒有虚名,并没有实际的位置。
归库,是断绝生气而收藏。
返魂,是延续死气而变化。
这是五行生死进退的深奥玄机,怎能以几日为限制呢?
况且春季用木,秋季用金,本是固定的道理。如果将杂处其中的神煞,规定占用几日,那么本宫主气的气数,就必然会缺失亏损,又怎能体现春木夏火,一气流行,各旺七十二日的气数呢?
以四季配合五行的运用,就如同主人接纳客人,客人没有胜过主人的道理。只是土气掌权,自然有初、中、末三气的深浅变化。运用的人尤其应该权衡轻重,又怎能以三五七日为限制呢?
这种说法足以打破《渊源》的错误观点。而且地支中所藏的内容,只以月令来论,年、日、时则不论,人命以月令提纲最为重要,这是有深刻意义的!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一、天地人三元概念:天地未分之时混沌一气,后清气为天、浊气为地,人处天地间禀阴阳冲和之气。十天干主禄,称天元;十二地支主身,为地元;地支所藏主命,是人元,又叫司事之神,即月令,用神宜健旺。
二、十二支人元逐月分布: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月,各藏五行人元。如正月建寅,寅中艮土用事5日、丙火长生5日、甲木20日 。各月地支所藏五行,依五行特性与节气变化,按不同时长主事。
三、人元司事不同观点:一种以甲丙庚壬各35日,乙丁辛癸各35日,戊己各30日,共360日来分配;另一种按金木水火分旺四季各72日,土旺四季各18日,共360日。后一种观点认为,前说以固定几日界定地支藏干主事时长,会致本宫主气缺失,不符五行一气流行及各旺72日之理。土气司权有初、中、末深浅变化,不应以固定天数限制,此说可破《渊源》等书相关谬误。同时强调,人元司事只论月令,年、日、时不论,人命重月令提纲。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白话文:三命通会全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