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的嗡鸣如永不疲倦的心跳,在矿坑深处规律回荡,为“漫游者号”注入久违的生命力。LEd灯条淌下冷白光线,将车厢每一处角落照得纤毫毕现,却照不进林凡眼底那片愈发浓重的阴影。他仍靠坐在车门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早已焐热的矿泉水瓶,瓶身残存的冰凉触感,成了此刻唯一能攥住的真实。
艾莉的话语,恰似投入死寂潭水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屏幕上那些残缺却骇人的词汇——“普罗米修斯-方舟”“创世纪”“净化协议”“伊甸主控”——宛如无形幽灵,在狭小空间里盘旋不散,彻底撕碎了他们此前对末日的浅薄认知。
威胁不再仅仅是獠牙、利爪与饥饿,更来自迷雾之后那庞大、精密、目的不明,却又冰冷彻骨的巨大阴影。
漫长的沉默终被林凡沙哑的嗓音打破:“所以……‘伊甸’根本不是希望之地?”他没有看艾莉,目光穿透车窗,试图刺破矿坑外翻滚的浓雾,仿佛能窥见雾中隐藏的、更为狰狞的轮廓。
“至少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希望。”艾莉的声音恢复了工程师特有的冷静,可紧绷的下颌线与紧抿的唇角,却暴露了她内心的滔天巨浪。她走到控制台前,指尖轻触屏幕,将那段令人心悸的残缺信息再次调出,锐利目光扫过每一个尚能辨认的字段:“‘环境适应性阈值’‘神经突触活性’‘基因序列稳定性’……这些术语,只该出现在最高级别的生物工程与意识接口研究中。而‘净化协议’……”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裹挟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在任何官方或军事术语里,都绝非善意。”
林凡闭上眼,深吸一口车内混合着柴油、金属与尘埃的空气。胸腔里因杀戮翻涌的恶心与负罪感,似被一种更深邃、更宏大的寒意暂时压制。个人罪孽在可能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冰冷实验面前,显得渺小却未消散,反而化作更复杂的沉重,沉沉压在脊梁之上。
“我们该怎么办?”他问道,声音里藏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依赖。在技术与对“旧世界”庞大计划的认知上,艾莉是他唯一的向导。
艾莉转身背靠冰冷的控制台,双臂交叠于胸前——这是下意识的防御姿态。她的目光扫过车内那些来之不易的物资:柴油箱、码好的食物、倚在一旁的复合弩,它们带来的微弱安全感正迅速消退,如同纸盾面对洪流。
“首先,不能慌。”她语气坚定,像是在说服自己,又像是在制定唯一的行动纲领,“信息太少,还残缺不全。这只是张偶然得到的存储卡,或许只是气象监测节点记录的零星数据。‘伊甸’究竟有多庞大?‘净化协议’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一无所知。盲目行动,尤其是朝着可能存在的‘伊甸’方向去,风险太大。”
林凡点头,目光落在那箱柴油与码放整齐的罐头食品上:“也就是说,原先的计划……要变。”
“必须变。”艾莉语气不容置疑,“生存依旧是第一位,但现在,生存的定义需要扩展。我们不仅要对抗怪物与饥饿,还要防备一个可能拥有远超我们想象的技术力和组织力的……‘存在’。”她似乎找不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伊甸”。
她走到车厢中央,目光环视“漫游者号”内部,:“我们需要变强,不只是武器,而是全方位的强化。能源、水、防御、信息……必须利用手头一切,尽快提升生存资本与应变能力。”
“开个小会吧。”林凡撑着车门,有些吃力地站起身。身体的疲惫仍未消散,但极致危机感催生的力量,正重新注入四肢百骸,“就现在,把所有事理清楚。”
无人异议。艾莉立刻将存储卡从读卡器上小心取下,放进防静电密封袋,妥帖收进带锁抽屉。随即,她将控制台主屏幕切换到空白日志页面,准备记录。
一场只有两人的紧急会议,在矿坑的绝对寂静与发电机的单调嗡鸣中,悄然拉开序幕。
第一步:彻底清点
他们将所有物资重新取出,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精细清点。不仅统计数量,更记录状态、保质期与潜在用途。过程沉默而高效,唯有物品搬动的轻响与艾莉偶尔报出的数据声。
能源:柴油共35升,预计可支持发电机满载运行约60小时,低负荷运行更久。车辆主电池组电量恢复至78%,三块备用电池组电量均低于50%。受持续紫雾影响,太阳能充电板效率仅为设计值的15%-20%。
水:过滤后净水约40升,收集的雨水\/冷凝水15升(需煮沸)。寻得数个空容器,提升了未来集水能力。
食物:压缩饼干24包(每包500克)、肉类罐头18罐、蔬菜罐头12罐、谷物类罐头8罐,另有发芽土豆5个、洋葱3个,及少量剩余肉干与能量棒。艾莉估算,极度节省下可维持两人三周左右。
武器与工具:复合弩1把、弩箭22支(含可回收利用的)、9mm手枪1把(弹药24发)、消防斧1把、多功能工兵铲1把、林凡的猎刀、艾莉的工具箱(含各类扳手、螺丝刀等)、信号枪1把(弹药仅2发)。医疗包内药品所剩无几,尤其缺乏抗生素与止痛药。
其他:从气象站带回的纸质文件若干,多为晦涩气象数据与值班记录,暂未发现异常。那张黑色存储卡被单独列为最高优先级待分析物品,另有绳索、胶带、基础焊接设备、备用衣物等杂项。
清单一条条列在屏幕上,冰冷数据赤裸揭示着他们依旧脆弱的处境。物资解了燃眉之急,却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
第二步:制定升级计划
结合清点结果与“伊甸”带来的新威胁,计划围绕三大核心展开:
1. 能源升级(优先级:高):柴油发电机是生命线,但燃料有限且难补充。首要任务是最大化利用太阳能——艾莉提出清理检查现有太阳能板连接是否存在线损,利用车内金属框架与矿坑口有限日照区域,搭建可调整角度的扩大太阳能板阵列,哪怕提升5%效率也是胜利。其次规划柴油极端节省方案,非必要不启动发电机,依靠电池组与提升后的太阳能供电。
2. 水源保障(优先级:高):增加集水装置数量与面积,利用所有可用容器;优化雨水过滤系统(艾莉提议制作多层沙滤装置);严格执行水循环使用(如洗漱用水冷却发电机)。寻找稳定地下水源的计划被提上日程,但需谨慎评估外出风险。
3. 防御升级(优先级:极高):分为主动与被动两方面。
被动防御:立即加固“漫游者号”停靠点,用矿坑内废弃建材、碎石在车辆周围构筑简易障碍与预警陷阱(如绊线连接空罐头发声),确保车辆始终处于可随时发动状态。
主动防御:林凡负责熟练掌握复合弩,尤其适应后坐力与昏暗环境下的瞄准;艾莉研究利用现有工具材料,制作更多预警装置(如简易震动传感器)与被动防御陷阱(如废弃金属尖刺障碍)。信号枪被定为最后手段的非接触预警方式(制造声响引开敌人或变异生物)。
第三步:信息破译与后续行动原则
“关于这个,”艾莉指向密封袋,“我会尝试破译,但需要时间,且不能保证成功。数据损坏太严重,我们的设备也有限。”她语气凝重,“每次读取都可能加剧数据损坏,必须谨慎。”
林凡点头同意:“这是目前唯一关于‘伊甸’的直接线索,不能弄丢,也不能贸然让它失效,慢慢来。”
两人达成最重要的共识:在完成自身基础强化、获取更多“伊甸”确切信息前,绝对暂缓任何主动寻找“伊甸”或相关大型避难所的计划。行动半径严格限制在以矿坑为中心、短时间可往返的区域,首要目标是搜集生存资源、执行上述升级计划。
“我们就像在黑暗森林里点起一小堆篝火。”林凡看着刚制定的计划清单,声音低沉,“火光能取暖、看清彼此,却也可能引来无法想象的东西。现在我们不知道森林里还有什么,所以弄明白之前,必须让火更旺,同时把自己藏得更好。”
艾莉深深看他一眼:“很贴切的比喻。所以第一步,就是让我们的‘火’更旺,‘篱笆’更结实。”
会议结束,目标明确,沉重却不再迷茫。
林凡拿起复合弩,仔细擦拭保养,每一寸金属、每一根弓弦都检查得格外认真。冰冷的触感与精密的结构,让他能暂时专注于眼前事,而非纠缠内心波澜与未来恐惧。
艾莉坐回控制台前,接上多合一读卡器,却未立刻插入存储卡。她先在电脑上快速编写小程序,试图建立缓冲区与数据校验机制,最大程度减少直接读取对原始数据的损害。她神情专注严肃,屏幕上跳跃的代码光芒映在眼底,仿佛在与无形且危险的幽灵,进行第一次小心翼翼的接触。
当她终于深吸一口气,将黑色存储卡再次小心插入读卡器接口时,林凡擦拭弩箭的动作下意识停顿。
读卡器指示灯稳定亮起,无一丝闪烁。主屏幕上,读取进度条缓缓移动。艾莉手指悬在键盘上方,随时准备中断操作。
车厢内只剩发电机的嗡鸣,以及两人几乎屏住的呼吸。进度条读满,屏幕未立刻显示内容,反倒弹出对话框:【发现未知加密数据流。尝试基础解码?Y\/N】
艾莉看向林凡,林凡点头示意。
她按下“Y”。
屏幕瞬间被高速滚动的乱码与残缺字符覆盖,其间偶尔闪过几个可辨认的字母组合——“pRm”“ARK”“GEN”“EdEN”……
每一次这些词汇闪现,两人的心脏都像被无形之手攥紧。
他们正试图撬开潘多拉魔盒的一丝缝隙,而从盒中溢出的第一缕气息,已然冰冷刺骨。
矿坑之外,迷雾依旧;矿坑之内,“漫游者号”中的两人,已做出抉择:活下去,变强,然后……直面那沉重到足以压垮世界的真相。
他们的归途,注定愈发迷雾重重,而每一次前行与收获,或许都将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沉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的移动堡垒拒绝伊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