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基金会显然并非毫无防备。沈懿的调查很快引起了对方的警觉。
一天傍晚,沈懿从邻近村庄返回基地的途中,她乘坐的越野车遭到了不明身份武装分子的伏击,子弹如同雨点般打在车身上,司机当场身亡。
沈懿反应极快,在车辆失控翻滚的瞬间,踹开车门,借势滚入路旁的灌木丛。她拔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凭借超凡的身手和精准的射击,与伏击者展开激战。
这些武装分子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绝非普通土匪。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要置她于死地!
沈懿在灌木和土丘间灵活穿梭,利用地形优势,逐个击毙敌人。她的眼神冰冷,动作没有丝毫犹豫。之前的经历让她明白,对这些毫无人性的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最终,她以一人之力,击毙了四名伏击者,自身仅受了一些轻伤。她迅速检查了尸体,没有发现任何能表明身份的文件,但他们的武器装备制式统一,带有某些私人军事公司的特征。
这无疑是一次警告,或者说,是基金会及其背后势力,试图清除她这个碍事的调查者。
沈懿没有将遇袭的真相完全告知伊莎贝拉,只说是遭遇了劫匪。她不想将整个who项目组卷入过度的危险之中。但她加强了自身的警戒,并悄悄提醒伊莎贝拉注意项目组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伏击事件反而更加坚定了沈懿的决心。对方越是急于灭口,越说明她的调查方向是正确的,触及了他们的痛处。
她继续顶着压力,推进明暗两条线的工作。在医疗站,她的治疗方案显现出一定的效果,稳定住了部分重症患者的病情,甚至有个别轻症患者出现了好转迹象。这极大地鼓舞了医疗团队的士气,也让沈懿在基地内赢得了更高的威望和信任。
在调查方面,她变得更加谨慎和巧妙。她不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本地线人和其他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迂回地收集信息。她发现,基金会的活动范围正在向刚果和南苏丹等更动荡的地区扩展,其所谓的“医疗援助”背后,似乎总伴随着一些难以解释的、小范围的“异常疾病”爆发。
她意识到,自己在基洛瓦面对的,可能只是“窃火”计划在飞洲庞大冰山的一角。基金会就像一个移动的、分散的“实验平台”,在广袤的大陆上,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各种危险的数据采集和效果验证。
前景不容乐观,但她没有退缩。她知道,每阻止一次局部的“实验”,每拯救一个可能受害的生命,都是在延缓“窃火”计划的推进,都是在为最终粉碎这个阴谋积累力量和证据。
基洛瓦医疗站的工作繁重而充实,沈懿凭借其高超的医术和对疾病独到的见解,逐渐成为了站内的核心人物之一。
一次,她被临时抽调,支援位于邻国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一家大型私立儿童医院——“天使之翼儿童医学中心”的疑难病例会诊。
这家医院以其先进的设备、优美的环境和来自欧美顶尖医学院的专家团队而闻名,是飞洲乃至全球许多富豪家庭为孩子寻求医疗帮助的首选之地。
初到“天使之翼”,沈懿确实被其现代化的设施和表面上的专业有序所震撼。
但很快,她察觉到一丝不和谐的气息。
医院的死亡率,尤其是涉及复杂先天性疾病和罕见病的儿童死亡率,似乎……高得有些不正常。
而且,许多死亡病例的最终诊断报告写得语焉不详,病因千奇百怪,有些甚至违背了基本的医学逻辑。更让她注意的是,医院内部有一个独立运营、安保极其严格的“特殊项目中心”,据称是与一家名为“普罗米修斯再生医疗”的国际机构合作,进行“前沿细胞疗法和基因干预”的研究。
“普罗米修斯……”
沈懿心中默念,这个与陈永源所在的基金会同源的名字,让她瞬间警觉。
她以who专家和参与会诊的名义,获得了部分病历资料的查阅权限。她利用夜晚时间,将自己关在临时办公室,如同一个耐心的考古学家,开始梳理那些被尘封的死亡记录。
她发现,许多死去的孩子都患有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或是原因不明的免疫系统崩溃、器官纤维化加速等怪病。表面上看,这些疾病本身就致命,医院也似乎尽力救治了。但她通过交叉比对用药记录、生命体征监控数据和最终的病理报告,发现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共同点。
许多孩子在死亡前都接受过多次骨髓穿刺、淋巴活检甚至是一些概念模糊的“细胞采集”或“免疫激活”治疗,这些操作与他们的核心病症关联度不大,却显着增加了他们的痛苦和感染风险。
部分孩子的生命体征在死亡前出现过不符合疾病自然进程的、短暂的、异常的“稳定期”甚至“好转期”,随后便是断崖式的崩溃,仿佛某种支撑被突然抽离。
有限的几份留存血液样本在她设法获取了少量进行秘密检测后显示,这些孩子体内存在外源性干细胞、基因编辑载体碎片,甚至……检测到了与健康儿童截然不同的、经过“优化”的基因序列片段,但这些“优化”似乎极不稳定,最终导致了系统的全面崩溃。
一个可怕的图景在沈懿脑海中逐渐清晰。
这家光鲜亮丽的“天使之翼”,根本不是一个纯粹的救治中心,它是奎恩旗下“普罗米修斯”网络的一个高端“实验场”和“资源采集点”!
那些患有罕见病、被家庭寄予厚望送来的孩子,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根本就是被刻意“收集”来的实验对象!
所谓的“前沿治疗”,很可能是在测试各种未经充分验证的基因编辑技术、细胞重编程方案,或者……更黑暗的——将他们作为“生物材料”的来源!
“富人的摇篮……”
沈懿想起这个词,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对于那些追求永生、青春和极致健康的顶层富豪而言,还有什么比利用儿童——这些生命活力最旺盛的个体——的血液、干细胞甚至基因信息,来进行“换血”、“细胞疗法”或者更激进的“基因嵌合”,更具诱惑力呢?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吸血鬼”传说,披着科学外衣的献祭!
就在沈懿深陷于“天使之翼”的黑暗秘密,并开始利用who渠道和隐秘方式,尝试接触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搜集更多证据时,她收到了“渔夫”的紧急通讯。
这次的通讯渠道似乎更加不稳定,信号时断时续,“渔夫”的声音也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急促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大夫’,你在南米和飞洲的活跃度已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基金会事件和你在‘天使之翼’的初步调查,风险极高。根据最新评估,你的身份存在暴露风险。”
沈懿心中一动,“渔夫”竟然知道她在“天使之翼”的调查?这说明组织在飞洲仍有眼线,或者……“渔夫”的消息来源比她想象的更广。
“你如今医学院的学业并未正式完结,缺少最终的执业资格认证文件。这在who高层背景审查中可能成为问题。”
“现在,有一个机会。”
“渔夫”继续说道:“美国总部那边,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为你这批因特殊任务中断学业的学员,开启了一个快速通道。你需要在两周内返回波士,完成最后的答辩和文件办理,将履历彻底‘洗白’。这是命令,也是为了你长期潜伏的必要投资。”
返回米国?在这个关键时刻?
沈懿的眉头紧紧皱起。她几乎可以肯定,“渔夫”这个指令的背后,绝不仅仅是完善履历那么简单。这更像是一种调虎离山,或者是一种保护性的隔离——要么是组织认为飞洲的局面已经过于危险,要么就是……“渔夫”本身可能也感受到了来自奎恩渗透网络的压力,试图将她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但是,她怎么能走?
“天使之翼”里那些枉死的孩童冤魂未散,基金会的毒害仍在蔓延,奎恩在飞洲的“窃火”网络刚刚露出冰山一角。她此刻离开,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发现都可能付诸东流,更多的生命可能因此消逝。
短暂的沉默后,她对着通讯器,用一种经过伪装的、带着些许遗憾和强烈事业心的语气回应。
“感谢组织的考量。但我认为,此刻离开并非最佳选择。”
她顿了顿,仿佛在仔细斟酌措辞:“who飞洲区的工作,尤其是基洛瓦项目和目前接触到的‘天使之翼’疑难病例,为我积累了极其宝贵的一线经验和人脉。这些实战经历,比一纸完美的毕业证书,更能巩固我在who内部的地位和话语权。我认为,一个扎根于飞洲、拥有丰富实地经验的who专家身份,对未来执行组织的任务,无论是情报收集还是行动展开,都更具战略价值。”
她让自己的语气变得更加坚定:“请相信我判断。我会处理好履历的潜在问题,目前who方面并未对此提出质疑。我请求继续留在飞洲,深化目前的调查。我认为,我们已经非常接近奎恩在飞洲的一个核心节点了。”
通讯器那头陷入了更长的沉默,只有电流的滋滋声。沈懿能感觉到“渔夫”在权衡。
最终,“渔夫”的声音传来,听不出什么情绪,但语速放缓了许多:“你的理由……有一定道理。组织尊重一线人员的判断。但是,你必须清楚,留在飞洲的风险系数正在指数级上升。奎恩……不是单纯的地方势力,他们在飞洲的根基更深,手段更无所顾忌。”
“我明白。”
沈懿平静地回答:“我会加倍小心。”
“保持最低限度的必要联络。除非获得直接指令,否则暂停一切主动情报输送。你的首要任务是保全自身,巩固who身份。‘窃火’计划的对抗,是长期且全局的,不必争一时之得失。”
“明白。”
通讯中断。沈懿缓缓放下通讯器,手心微微出汗。
她知道,自己违抗了一个可能是出于保护她目的的指令。她也知道,自己将“渔夫”的注意力引向了她对who身份的“功利性”追求上,这或许能暂时掩盖她追查“天使之翼”真相的真正动机。
这是一步险棋。但她别无选择。
拒绝了“渔夫”的撤离指令后,她更加专注于对“天使之翼”的调查。她知道自己时间有限,必须尽快找到确凿的证据,将这家藏污纳垢的医院及其背后的奎恩势力暴露在阳光之下。
她利用who专家的身份,以“探讨罕见病国际合作研究”为名,尝试接触“天使之翼”内部那位与“普罗米修斯再生医疗”对接的项目负责人——一位名叫阿尔琼·达斯的医学博士。
达斯博士表面热情,但眼神中总带着一丝审视和距离感。他自豪地介绍着与“普罗米修斯”合作的“突破性”成果,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正”先天缺陷,如何利用干细胞“重建”受损组织,甚至含糊地提及了在“生命活力转化”方面的前沿探索。
沈懿假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时提出一些专业而深入的问题,让达斯博士觉得遇到了“知音”。在一次看似随意的交谈中,沈懿“无意间”提到了自己在雨林的研究,以及在那里发现的一些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可能对稳定基因编辑后的细胞状态有奇效。
达斯博士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但很快掩饰过去。他对沈懿的“研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并暗示“普罗米修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如果沈懿愿意分享她的发现,或许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沈懿知道,鱼饵已经抛出。
她谨慎地表示需要时间整理数据,并希望能有机会参观一下“普罗米修斯”在这里的合作实验室,以便更好地评估合作可能性。
达斯博士没有立刻答应,但表示会“认真考虑”。
沈懿清楚,与虎谋皮,危险至极。
达斯博士和“普罗米修斯”对她所谓的“植物提取物”感兴趣,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基因编辑的稳定性方面遇到了瓶颈,而这正是导致许多实验体最终崩溃的关键原因之一。
他们想利用她的知识。
而这,也正是沈懿的机会。她要利用对方的需求,打入其核心区域,拿到那份记录着无数罪证的数据和样本。
她回到临时住所,开始精心准备一份“诱饵”——一份看似成分复杂、数据详实,实则暗藏玄机的“植物活性成分分析报告”。
报告中的某些“有效成分”,是她根据前世毒经和现代药理学知识虚拟的,它们单独检测可能无害,甚至有益,但一旦与“普罗米修斯”正在使用的某些基因载体或催化酶结合,就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干扰效应,甚至……触发她预设的数据追踪程序。
这是一场走在刀尖上的赌博。
她要将自己伪装成一件对方急需的“工具”,在被利用的价值耗尽前,找到致命一击的机会。
窗外,内罗毕的灯火璀璨夺目,掩盖了这座城市光鲜外表下的暗流汹涌。
沈懿坐在灯下,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布满荆棘,但为了那些无声消逝的幼小生命,为了阻止更庞大的悲剧,她义无反顾。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之我是神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