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下午时,火车在一个小站停靠,不少乘客纷纷下车休息,还有许多人挤在车窗前往外看,很是热烈地讨论着。
“到玉门关了!”
准确来说,是到了玉门市的火车站,但是对于许多第一次从内地前去新疆的人而言,“玉门关”三个字充满了各种意味,甚至带着某种象征性的意义。
新疆人总是习惯性地将内地称呼为“口里”,这个“口”就是“关口”,是以嘉峪关或者更西边的玉门关为分界线的。
而对于许多内地人而言,过了玉门关,就意味着离新疆更近了一步,也彻底远离了家乡,仿佛就此走向了一片充满未知的蛮荒之地一般。
“春风不度玉门关!”
建国前出生的老谢大约曾经受过些启蒙式的传统教育,盯着站台上站牌“玉门”两个字感叹了起来。
“前面到了星星峡,咱们就到新疆咯!”李世英倒没有什么感怀古今的心情,他笑着说,使劲儿活动了活动胳膊。
午饭和早饭一样都是一个馒头,灌水毕竟不能真顶饿,所以李世英又饿了,他努力不让自己产生任何对食物的联想,与他一样,老谢也将头偏向一旁,因为站台上有人叫卖,卖得是茶叶蛋和热腾腾的油饼。
慢腾腾的火车,几乎每一个小站都要停靠,对于口袋里只剩下八块多钱和两斤全国粮票的李世英而言,每一次火车停靠都是对他的一种考验,饥饿感总会如期而至。
从老家到郑州的路费花了四块钱,郑州到乌鲁木齐的火车票三十六块钱,李世英和大哥在老家存了几个月也不过凑了五十块钱而已,他根本不敢乱花。
虽然饿,虽然口袋里没甚么余钱,但李世英依旧很开心,因为他知道这些困难不过是暂时的,无论如何,这一次他都不会像之前那么窘迫了!
夜色降临之后,依旧是老谢钻到座位下睡前半夜,郭保生白天钻到座位底下睡过了,这会儿也不瞌睡,不住地来回探看,似乎在寻找什么。
“李大哥,我有个老乡是押送货车的。他跟我说,他去年在火车上抓住过一个小偷,铁路警察还专门跟他说那个小偷被判了刑,送到青海劳改去了。你说咱们这趟火车上有没有小偷?”
郭保生的声音很低,李世英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个年代风气还算正,反正据他所知,火车上的小偷并不多见,况且他们这趟火车摆明了都是一群“盲流”,又有什么东西值得被偷窃呢?
“你到了乌鲁木齐有什么打算?”
长夜漫漫,闲着也是闲着,李世英干脆随便找了个话题。
“先到地方了看看再说。我听说新疆人少,工作机会多,也不看家庭成分,总归是能找到正经工作挣工分吧!”
与有些忧郁的老谢不同,郭保生心气倒是很足,他觉得自己练过武,只要吃饱了饭,就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力气,干什么都可以。
李世英并没有说去伊犁的事情,实际上当年的老谢这群人都是一样的,只是听说新疆有机会,就从内地跑来,根本没有任何长远的打算,所以有些话他要等机会再说。
他原本打算后半夜两三点再叫醒老谢,但中途火车停靠某个小站,老谢就醒了,费劲儿地钻了出来,龇牙咧嘴地说:“窝着腿太憋屈,睡着难受!”
“到乌鲁木齐就好了!”李世英安慰地说,老谢比他壮实一些,缩在座位下面确实难受了些,若是他自己在老家能吃饱饭,怕是也钻不到座位下面睡的。
当71次客运列车终于抵达终点站时,李世英扛着行囊、提着布袋、脖子上挂着一个书包,跟随着人流出了站。
他的书包非常重要,因为里面装着刨子、凿子、木尺、墨斗、铅笔这些木匠工具,还有一本《木工简易计算法》,是未来某位大人物所着。
这本书是大哥为了养活一家人特意省钱买的,可以说大哥的木工手艺都是靠自学,并且将木工和同样自学的刻章手艺又教给了李世英。
火车过了哈密之后,老谢变得振奋了起来,因为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没退路了,于是开始认真地考虑起了未来。
况且一路上还结识了李世英和郭保生两个小兄弟,都是实诚人,他自觉得也该承担起被人喊一句“大哥”的责任了。
“咱们先去找个旅馆住下,吃一顿饱的,他妈的,既然到了新疆,肯定饿不死!然后咱们就去找工作,赚他娘的工分!”
老谢用粗口给自己打着气,他心里没有一点儿底气,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表现出来,于是努力地坚定起了眼神。
连续问询了好几家小旅馆后,三个人总算在一条偏僻的街道找到了一家破旧的旅馆,是住宿费最便宜的,仍旧需要介绍信才能办理入住。
介绍信是离开老家前从村委会办的,为的是证明个人身份,三个人发现,这家小旅馆居然住了不少人,操着各种内地口音,显然住客们同他们一样,都是从内地跑来的盲流大军。
三个人凑钱凑粮票在附近的一家国营餐馆吃了一顿饭,尽管饭菜的味道相当一般,但他们吃得狼吞虎咽。
“先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咱们就去到处打听哪里招工,哪里有活儿干,庄稼活儿、体力活儿,咱都能干!”
老谢边走边说,他的语气突然弱了下来,因为他看到两个年轻人,正挨门挨户地讨饭,听口音似乎是豫南地区那一片的。
“先休息好了再说。我刚好去看看我姐,再跟她打听一下,她说不定有门路指点指点的。”
李世英安慰地说,因为他知道,在前世的这个时间里,他受堂姐夫介绍去了火车站当临时装卸工,老谢和郭保生花光了钱,又找不到稳定的活路,也曾经在乌鲁木齐要了几天饭。
不过现在他已经决定直奔伊犁,那么许多事情就不需要经历,可以少走些弯路了。
“中,那可得麻烦老弟了,跟恁姐说,咱们啥活儿都愿意干!”老谢看到那两个讨饭的年轻人刚刚要到两个馒头,顿时满眼心酸,心里默默祈祷,自己千万不要落到这样的地步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