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书社”如同一株刚刚破土而出的新苗,在阳光雨露和众人的呵护下,开始舒展枝叶,焕发出勃勃生机。
它很快便成为了社区里一个独特的、充满温情的存在。
工作日白天,这里多是悠闲的老人和推着婴儿车的全职妈妈。
老人们会点一壶茶,坐在窗边看报下棋,一待就是一下午;
妈妈们则聚集在儿童绘本区,孩子们在柔软的地垫上爬行、翻阅图画书,大人们交流着育儿经,分享着生活中的琐碎与美好。
书社提供的不仅仅是书籍,更是一个逃离日常琐碎、喘息和交流的公共客厅。
到了傍晚和周末,书社则换了一副面孔。
下班放学的白领、学生会涌入这里,点一杯咖啡,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或埋头工作学习,或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世界里。
书架间穿梭着寻找心仪读物的身影,偶尔能听到低低的、关于某本书的愉快交流。
我策划的系列活动也陆续推出。
第一场“周末亲子故事会”,由我和兰凤轮流担任主讲,为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绘本故事。
没想到反响异常热烈,十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睁着大眼睛,随着故事情节或惊或喜,那纯真的反应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承煜、瑾妍和启辰也混在其中,虽然他们还不太懂故事内容,但那种集体活动的氛围让他们兴奋不已。
我们还尝试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文学午后茶话会”,主题是“重温经典”。
来的多是附近高校的学生和一些文学爱好者。
大家就一本共同读过的小说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解读和感悟。
没有高下之争,只有思想碰撞的火花和心灵相通的愉悦。
看着那些年轻而专注的面庞,我仿佛也回到了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大学时代。
子豪虽然不直接参与日常运营,但他却是书社的“定海神针”和“超级后勤”。
网络出了问题、灯具需要更换、甚至咖啡机闹脾气,一个电话他就能想办法解决。
他还利用自己的生意渠道,帮我们以更优惠的价格采购办公用品和咖啡豆。
周末他常常带着三个宝宝来“视察”,孩子们在书社里摇摇晃晃地走路,成了最萌的“活招牌”。
然而,创业并非总是坦途。
开业三个月后,新鲜感过去,客流进入了一个平缓期。
偶尔会有那么几天,营业额仅仅能覆盖当日的成本。
兰凤和林少莲开始有些焦虑,我们四个人坐在书社打烊后的灯光下,对着账本,气氛有些沉闷。
“是不是我们的选书不够吸引人?”林少莲皱着眉头。
“或者活动不够有特色?”兰凤也陷入思考。
“别急,”我给大家倒上热茶,试图缓和气氛。
“任何事业都有起伏。我们需要时间沉淀,也需要更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
子豪拍了拍手,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问卷,放在收银台,征集读者们希望我们增加哪些品类的书,或者想参加什么类型的活动。另外,我们可以和附近的企业、学校联系,看看能不能承接一些小型的图书团购或者活动合作。”
子豪的建议像一阵风,吹散了暂时的迷雾。
我们立刻行动起来,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分头联系潜在的合作单位。
慢慢地,我们根据反馈调整了部分书籍的品类,增加了更多生活、旅行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我们也成功地为附近一家科技公司的员工书屋提供了一批图书,并与一所小学达成了合作,在书社定期举办“课后阅读角”活动。
就在书社的运营逐渐重新步入正轨,并且呈现出更稳健态势的时候,一个周末的下午,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客人来了。
是何志明。
他比之前黑了些,也瘦了些,但眼神里的浮躁之气褪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历风雨后的沉静。
他穿着一件简单的夹克,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像是特产的点心盒子,站在书社门口,有些迟疑地向内张望。
当时正是下午茶时段,书社里坐满了人。
兰凤在吧台后忙碌,林少莲在整理书架,我正带着刚睡醒午觉的三个宝宝在儿童区玩。
是子豪最先看到他的,他愣了一下,随即用手肘轻轻碰了碰我。
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也怔住了。
然后,我拍了拍孩子们,站起身,向他走去。
“何志明?什么时候回来的?”我尽量让语气显得平常。
何志明看到我,露出一丝有些拘谨的笑容:“华华。刚回来没两天。听慧茹说书社在这里,就……过来看看。”
我将他引进来,兰凤和林少莲也看到了他,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表情复杂。
空气有那么一瞬间的凝滞。过往的种种,尤其是兰凤与他之间那段不愉快的纠葛,似乎又隐隐浮现。
何志明显然也感受到了这份尴尬,他深吸一口气,将点心盒子放在一旁的空桌上,目光真诚地看向我们,尤其是看向兰凤的方向,声音不高但清晰地说:
“兰凤,少莲,子豪哥,华华。以前……我做了很多糊涂事,说了很多混账话,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他的道歉来得突然,却又显得水到渠成。
兰凤别开了脸,但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了一些。林少莲轻轻叹了口气。
子豪走上前,打破了沉默:“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来了就是客,看看我们这书社怎么样?”
何志明这才放松了些,认真地环顾四周,看着满架的书,温馨的布置,安静阅读或低声交谈的人们,眼中流露出 真诚的赞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真好,”他由衷地说,“真的很好。有一种……很安定的力量。”
他并没有多待,喝了杯我们招待的咖啡,又逗了逗好奇打量他的三个宝宝。
孩子们对他似乎没什么印象,只是觉得是个新面孔的叔叔。
他留下那盒点心,便告辞离开了。
临走前,他再次对我们说:“祝书社越来越好。”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兰凤终于转过头,轻声说:“他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我点点头。是啊,时间的河流冲刷着每一个人,有人被磨去了棱角,有人沉淀了智慧,也有人,像何志明一样,在跌跌撞撞中,终于开始学习如何真正地行走。
生活继续向前。
书社在磕磕绊绊中成长,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开始清晰地叫“爸爸”、“妈妈”,开始有自己的小脾气和小秘密。
荣清和慧茹的小家庭也传来了好消息,慧茹怀孕了,我们全家都沉浸在又将迎来新成员的喜悦中。
又是一个黄昏,书社打烊后,我独自留下来做最后的整理。
夕阳的余晖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整个空间染成温暖的金色。
书架投下长长的影子,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咖啡香和纸墨的清芬。
我抚摸着光滑的书架,走过安静的阅读区,心中充满了平静的满足。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生意,它是我们一群人用热情、汗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构筑起来的一个梦,一个可以安放书籍、交流思想、温暖彼此的角落。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子豪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三个宝宝在自家院子里玩沙子的照片,配文:“孩子们想妈妈了,什么时候回来?等你吃饭。”
我看着照片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又抬头看了看这满室的宁静与书香,脸上不自觉地浮起笑容。
这就是生活吧。
有事业起步的艰辛与喜悦,有家庭琐碎的温暖与牵挂,有故人重逢的感慨与释然,也有迎接新生命的期待与祝福。
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们平凡却又无比丰盈的人生。
我关上灯,锁好门,将这一室的静谧与美好留在身后,满怀温暖地,走向那个同样点亮着灯光、充满了爱与烟火气的家。
未来的日子还长,青禾书社的故事,我们一家的故事,都还在继续。
而我们知道,只要心怀热忱,携手同行,每一步都会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赌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