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余波下的暗涌)
皇帝申斥的风波看似平息,却在当事人心中刻下了不同的印记。碎玉轩门庭略微冷清了些,甄嬛却愈发沉静,每日请安读书,仿若无事发生。翊坤宫依旧规矩,年世兰则沉浸在那种被皇后“在意”的酸软情绪中,难以自拔。
前朝,年羹尧一封关于西北军务的奏折,用词稍显倨傲,引来了御史台几句不痛不痒的弹劾。若在往常,皇帝或会一笑置之,或会私下申饬,但此次,因着后宫华妃那封信的余波,胤禛看着奏折,眉头蹙得更紧了些。
这日胤禛来景仁宫用膳,席间似无意提及:“年羹尧在西北,倒是愈发雷厉风行了。只是这性子,未免太过刚硬,不懂转圜。”
宜修布菜的手未停,语气温和平静:“年大将军为国戍边,劳苦功高,性子直率些也是难免。皇上圣明,知人善任,自有驾驭之道。倒是臣妾听闻,年大将军对麾下将士极是护短,可见其并非一味刚硬,内心亦重情义。”她巧妙地将“倨傲”转化为“直率”,并点出其“重情”的优点,轻描淡写地将重点从“跋扈”引开。
她顿了顿,又似想起什么,补充道:“说来,华妃妹妹性子也爽利,但近日沉静不少,还时常向臣妾请教宫规道理,可见也是懂得进退、一心向着皇上的。他们年家兄妹,倒都是直性子,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
她将年世兰的“改变”与年羹尧的“直率”并列, 巧妙将皇帝对前朝的些许不满与后宫联系起来,又暗示华妃已在其“教导”下收敛懂事,无形中化解了皇帝因那封信可能对年家产生的更深疑虑。
胤禛听罢,若有所思,未再多言,但紧绷的神色似乎缓和了些许。
过了两日,一本装帧普通、看似寻常的话本子,通过剪秋之手,“无意”间混入了几本送给华妃解闷的闲书中,送到了翊坤宫。
这话本讲的并非才子佳人,而是一个看似离奇的故事:前朝一位骁勇善战、性情刚烈的女将军,因缘际会结识了一位深居简出、智慧超然的隐士。女将军起初只为向隐士请教兵法谋略,却不知不觉被其学识气度折服,心生仰慕。
她愿为隐士冲锋陷阵,扫平一切障碍,却懵然不知这份愿为之赴汤蹈火的情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敬慕。话本笔墨含蓄,却将女将军那种纠结、炽热、甘愿臣服又不知所措的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年世兰初时只当寻常故事看,看着看着,却渐渐痴了。那女将军的率直勇猛、被斥责后的委屈不甘、得到隐士些许指点关怀后的欣喜若狂…那般心境,竟与她近日经历如此相似!
她看到女将军为隐士一句话而苦思冥想,看到她因隐士一个眼神而心潮澎湃,看到她宁愿违背本性也要努力达到隐士期望的模样…
“这…这写的是什么胡话!”年世兰看得脸颊发烫,心跳加速,猛地合上书册,仿佛被窥破了什么隐秘心事。她下意识觉得这故事“不对劲”,那女将军对隐士的感情…似乎超出了常理。
可过了一会儿,她又忍不住重新翻开,一字一句地细读,尤其是隐士对待女将军那种看似疏离、实则暗含引导与掌控的态度…像极了皇后娘娘对她!
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躁动与迷茫。她对皇后娘娘…难道也…?
这个念头刚一冒头,就被她迅速压了下去,心中慌乱不已。不可能!那是皇后娘娘!她只是崇敬娘娘,依赖娘娘,想为娘娘分忧而已!定是这胡编乱造的话本误导了她!
她将话本塞到枕头底下,不敢再看,却又在夜深人静时,忍不住拿出来摩挲封面,心乱如麻。那种隐隐约约、呼之欲出的不对劲感,缠绕着她,让她既害怕又有一丝诡异的…悸动。
碎玉轩内,甄嬛的伤自尊并未转化为怨怼,而是沉淀为一种更为清醒的认知。帝王恩宠如空中楼阁,家族势力远水难救近火,她必须为自己寻一条更稳妥的路。
皇后…是目前看来最粗壮的大树。但直接投靠,显得过于急功近利,且易成为皇后与华妃或其他势力斗争的棋子。
她需要一种更巧妙、更能体现自身价值的方式。
这日,她绣了一副极精致的《心经》绣品,用的是罕见的双面绣技法,字体端庄,配色雅致。请安时,她恭敬地呈给皇后:“臣妾闲来无事,绣了这副经书,听闻太后娘娘凤体欠安,可否请皇后娘娘代为转呈,聊表臣妾祈福之心。”
她未直接攀附皇后,而是借关心太后的名义,展示了自身的女红才华与虔静心思,更显得不卑不亢,心思玲珑。
宜修接过绣品,仔细看了看,眼中掠过一丝赞赏:“莞贵人有心了,手艺精巧,心意更诚。本宫代太后谢谢你了。”她自然看得出甄嬛的试探与展示,却也乐得接收这份投诚的信号。
“能为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分忧,是臣妾的本分。”甄嬛垂首,态度恭谨。
两人目光短暂相接,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日午后,小雪初霁,碎玉轩的庭院覆着一层薄薄的白。甄嬛心绪有些低沉,坐在窗边看着院中那几株光秃的石榴树发怔。
沈眉庄抱着一个小手炉来了,见她模样,便知她心中仍因前几日被申斥之事郁郁。她也不多问,只笑道:“整日闷在屋里有什么趣味?我瞧你院里这白雪甚好,不如我们效仿古人,收些梅花上的雪水来烹茶?虽不及旧年蠲的雨水,也别有一番清新滋味。”
甄嬛回神,见眉庄笑容温婉,眼中是纯粹的关切,心中微暖,点头应好。
两人也不叫宫女,亲自拿了小巧的玉碗和瓷瓶,走到院中那株孤零零却开着几朵瘦弱黄梅的树下。眉庄小心翼翼地拂去梅花瓣上的浮雪,甄嬛则用玉碗承接那晶莹剔透的雪水。
“你慢些,这雪干净,莫要沾了尘。”眉庄轻声提醒,呵出的白气氤氲了眉眼。
“知道啦,沈大小姐。”甄嬛莞尔,心情莫名松快了些。
收集了小半瓶,两人回到暖阁,命流朱生了红泥小炉,亲自看顾着煮水。水沸后,眉庄取出自己带来的上好龙井,冲泡开来,茶香四溢。
“尝尝,这茶需得雪水烹,方不辜负它的清冽。”眉庄将一盏茶推至甄嬛面前。
甄嬛捧起茶盏,暖意透过瓷壁传入掌心。她轻啜一口,茶汤清润,带着雪水特有的甘甜,确实与众不同。
“真好喝。”她轻声道,不仅仅是说茶。
眉庄也端起茶盏,微笑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总有些细微的美好,值得珍惜。譬如这盏茶,譬如你我院中共度的这个午后。”
她顿了顿,看向甄嬛,眼神真诚而坚定:“嬛儿,无论发生什么,你只需记得,我总是在你这边的。咱们姐妹之间,不必那些虚与委蛇,相互扶持着,总能在这深宫里走下去。”
甄嬛望着眉庄清澈的眼眸,心中那点因帝王无常而生的寒意被彻底驱散。她反手握住了眉庄的手,用力点了点头:“嗯,我知道。眉姐姐,有你真好。”
窗外小雪又悄然飘落,室内茶香袅袅,暖意融融。两人不再多言,只静静品茶,偶尔相视一笑。这一刻,无关权势恩宠,只有姐妹间最真挚的情谊,成为这深宫寒日里最温暖的慰藉。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综穿之娘娘她总在拆CP更新速度全网最快。